10日,田径世界锦标赛在莫斯科的卢日尼基球场盛大开幕,这座1980年奥运会以及2018年世界杯的主赛场,注定又要迎来一场狂欢。
作为俄罗斯最富有盛名的球场,卢日尼基绝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平常之地。我们不仅要追忆在这片土地上沐浴过的欧冠光芒,体会那些被政治影响的奥运荣辱,其实更需要静心聆听——— 聆听在那场鲜为人知的足球灾难中,压制多年的呜咽和沉默太久的悲伤……
1980,
特殊且略带诡异的奥运开幕式
风景如画的莫斯科河畔,卢日尼基体育场在风雨中,已经屹立了57个年头。
这里记录了许多的荣光:1957年的世界冰球锦标赛决赛在苏联和瑞典之间举行,观众人数达到了55000人,创下了该项赛事的观众出席人数世界记录,2008年欧冠决赛,曼联和切尔西的巅峰对决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它的风姿和壮阔。
这里承担了众多的使命:2013年田径世锦赛,2018年足球世界杯……
当然,关于卢日尼基,不能不提的是,曾在这里开幕的1980年奥运会。当年7月19日,莫斯科奥运会揭幕,盛大而隆重的开幕式掀开了卢日尼基体育场新的篇章,也记录着一段令人回味的、极为特殊的奥运历史。
那是奥运史上无法回忆的一段尴尬。莫斯科奥运会前,主办国前苏联突然出兵阿富汗,公然违背和平、友谊的奥运宗旨。包括中国在内,美国、日本、加拿大等64个国家及地区拒绝来到莫斯科。结果,仅有81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本届奥运会。而在卢日尼基那场“尴尬的开幕式”上,有16个队在入场式上没有打本国国旗,以奥林匹克五环旗替代;有10个队只有旗手一人,运动员并没有出场。等到奥林匹克会旗交接仪式,因加拿大属抵制国家行列,上届主办城市蒙特利尔市长只派了代表将奥林匹克会旗交给了莫斯科市。
这发生在奥运会上的一幕幕,都是当年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留下的注脚。
1 痛彻心扉的“莫斯科惨案”
很少有人会后悔自己为球队进球。谢特索夫,前莫斯科斯巴达球员,却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悔意中,他觉得正是自己于1982年10月20日在卢日尼基体育场(当时还未改名,还叫中央列宁运动场)的进球,才导致了那场“足球史上最大灾难”。
在足球灾难史上,令我们铭心刻骨的有海瑟尔惨案、希尔斯堡惨案……但要说最痛彻心扉的,却是谢特索夫亲身经历的“莫斯科惨案”。
31年前,欧洲联盟杯,莫斯科斯巴达对阵荷兰球会HFC哈勒姆队,首回合在卢日尼基体育场进行,当谢特索夫的进球把比分定格在2∶0时,悲剧发生了。
那一天,莫斯科受到了寒流的袭击,让通向看台的楼梯变得十分滑。比赛临近终场,莫斯科斯巴达克以一球领先,球迷见大势已定,纷纷开始退场,一些报告说警察引导着球迷走上一条湿滑的楼梯,另外一些报告则说球场中有15000名斯巴达队的球迷,但是卢日尼基当时只开放了一个出口。谢特索夫最后时刻又攻入一球,赛场上传出了海啸般的欢呼声,兴奋的球迷冲回看台,上万球迷在狭窄湿滑的过道上发生挤压,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根据前苏联官方统计,有66人死于那场混乱,但许多独立的研究机构认为死亡人数可能高达340人——— 这个刺目的数字创下了足球灾难史之最。
2 被掩盖了7年的真相
场外发生的悲剧,球员第一时间并不知晓。谢特索夫和队友们赛后从卢日尼基球场回到训练基地,看到许多救护车从身边飞驰而过,球队主席斯达罗斯丁只是轻描淡写,“好像有几个球迷受伤了。”
同样被蒙在鼓里的还有整个世界。因为,当时维持秩序的警方被认为在这一事故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为了降低影响力,前苏联政府当时掩盖了真实死亡人数,也责令媒体尽量淡化报道这次事件。“莫斯科惨案”的真相被压制了多年,直到1989年,一个独立调查小组重新将事故死亡数字认定为340人,并在欧洲媒体上曝光,整个世界才哗然一片。一名曾目击这一事件的前苏联网球选手接受荷兰媒体采访说,“我当时看到遇难者的尸体足可覆盖两个网球场。”
荷兰名帅艾德沃卡特则说:“直到1989年,我们才知道比赛结束之后发生了什么。”
为了缅怀遇难者,斯巴达和哈勒姆队曾两次在卢日尼基球场举办纪念赛,双方俱乐部也设立了一个名叫“怀着爱去俄罗斯”的基金会,旨为遇难者家属募集善金,这个基金委员会成员包括古力特(出道于哈勒姆队)等著名人士。
不过,正是因为这场灾难,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俄罗斯和荷兰两国的足球纽带愈发紧密,希丁克和艾德沃卡特也先后曾出任过俄罗斯国家男足队主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