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派记者 许蓓
本报莫斯科8月11日电
10.00秒!张培萌在莫斯科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半决赛中刷新了由他自己保持的10.04秒的全国纪录,追平了该项目的黄种人纪录(目前黄种人的男子100米纪录为日本名将伊东浩司在1998年创造的10.00秒),可惜与创造中国体育历史的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擦肩而过。最终张培萌的半决赛成绩是第9名,与他同组、几乎同时冲线的法国人勒梅特经裁判判定获得了最后一个决赛席位。与冲进10秒大关、作为一名中国人首次站上世锦赛男子百米决战跑道,张培萌只差了一条头发丝的距离。
赛后张培萌面对记者号啕大哭,“非常的遗憾,非常遗憾。”他说,“我只有一个希望就是能进入决赛,只希望成为世锦赛决赛中的第一个亚洲人,可惜没有做到。”
无论结果如何,张培萌都成为本届世锦赛上中国队的“奇迹”,从预赛到半决赛,日本、美国的记者多番向中国记者打听这位中国田径新星的诞生经历,作为一名黄种人能在百米跑道上跑到10秒,本身就是一件可以写入中国田径历史的壮举。
今年中国男子百米选手进入了有机会缔造辉煌的一年,张培萌和苏炳添都处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期。100米与110米栏的区别在于后者更考验选手的技术,黄种人在爆发力上无法与黑人选手相比,但技术水平可以远超对手,所以才有了刘翔。在百米这种身体素质决定成绩的项目上,黄种人的崛起简直是基因进化的科学“神话”。
重视基础训练
缔造“新黄种人”
张培萌与苏炳添的“爆发”不是基因改变的结果,而是中国短跑选手开始革新训练手段的成果。
广东队近两年与迈克尔·约翰逊体能训练机构(简称MJP)展开合作,体能教练布莱恩·阿巴迪被派到二沙岛跟队,“我一来到这里就惊喜地看到中国运动员们的潜力,但这些潜力过去无法被有效开发。除了训练的硬件设施以外,另一个有待改进的是运动员摄取营养的办法,在美国很多运动员会服用合法的营养品来增强肌肉力量、保持活力,辅助伤势恢复,现在中国与美国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差距还很大。”布莱恩说。
布莱恩带来的体能训练方式更有趣,他会使用很多器材,进行各种动作的训练,光哑铃就有十来种动作,用以塑造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我们帮助运动员们更有效地使用他们的体能。”布莱恩说。
苏炳添的教练袁国强和张培萌的教练李庆都越来越重视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提升,现在他们愿意给运动员更多时间打好身体基础,如果让运动员在还未发育完全时就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极有可能对其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其未来发展和职业寿命都会非常有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