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04年7月,广州申亚成功;同年9月,首届WTA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呱呱坠地。这项WTA职业巡回赛三星级赛事从此在广州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今年9月,她将满十周岁,而第十届广网也将如约与球迷在金秋相会。
今天距离第十届广网揭幕还有一个月整,从今日起,南都体育将通过对官员、工作人员、观众、媒体、球员的采访,推出连续五周、每周一期的广网十年志,与读者一同回顾广网走过的十年风雨。本期为第一期官员篇,广州市体育局党委副书记方达儿(右图)将带你回顾广网的成长。
广网的诞生源于广州申亚。申亚成功促使广州需通过举办更多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以积累办赛经验,而广州作为中心城市,举办更多与城市定位匹配的、市民喜闻乐见的国际大赛,也是市场需求。历年来,广州不乏体育赛事运营的经典,从九运会实现全国运动会市场化运作并实现赢利,到2004年中巴足球对抗赛这种纯商业赛事的成功,广州当时在大赛的市场开发和运营上已累积了一定经验。
初生婴儿多病痛
如所有婴孩的诞生一样,首届广网的整个孕期不足十个月。伴随着申亚,广州市体育局向中国网协正式提出了申办W T 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巡回赛事。2004年1月,中国网协秘书长张小宁前往澳大利亚观看澳网期间,特向W T A董事会主席拉里·斯科特提出申请。当时,中国女网选手在一系列国际大赛中的表现优异,W T A有意拓展中国市场,广州方面表现出的诚意也打动了斯科特先生。于是3月份,斯科特破例把已迟到的广州申请提交至W T A董事会讨论和复议。经过慎重审查和实地考察研究,W T A破天荒地做出决定:增加W T A广州站赛事,并同意将该站比赛永久落户广州,正式列为W T A的传统赛事。
3月通过申请,5月与WT A签约,9月开赛,第一届广网在极短的时间内筹办了起来,“WT A分站比赛的筹备以往很多地方都需要一年,而你们仅用了三个月,不简单。”当时的赛事监督东娜·科尔索说。但“短时间实现”也有它的潜台词,那就是需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首届广网在广州芳村网球中心举行,那里曾是九运会网球比赛的赛场,但九运会后便一直闲置。芳村网球中心共有四块比赛场和四块训练场,从数量上说勉强符合W T A巡回赛的标准,但仅能容纳1000人的中央场就显得太过狭小了,其余比赛场也基本没有观众席;中央场没有电子记分牌,仍需人工翻牌记分;没有球速器;赛后没有技术统计;球童也显得比较“业余”……由于场地就在大路边,车辆经过很吵,加上上空是飞机航路,噪音影响球员比赛曾在那届赛事引发热议。
由于时间仓促、宣传力度不足,广州的首届W T A职业网球盛事却门庭冷落,预赛时观众常常100人不到,最冷清时竟不足50人,直到决赛上座率也才达到五成。观众反映赛场位处城市边缘,交通不便,且宣传工作不到位,很多网球爱好者都不知道广州正在办大赛。而对赛事组委会的组织接待来说,芳村区地处偏僻,赛场附近连找一家符合标准的官方酒店都难。
十年三易地,硬件将升级
广网十年,赛场选址曾一度是办赛的头等大事。过去的九届赛事,广网几易其场,头两年在芳村,2006年转移至天河体育中心,2009年又改到萝岗的国际网球中心,2011年再回迁至天河,难免令人感觉不够职业。W T A也曾向广州主办方提出过意见。
广州市体育局党委副书记方达儿自2010年接手主管广州网球项目,当年在萝岗举行的广网人气冷清,让他深感广网在办赛市场化上的不足,“萝岗的场地是国际化标准,非常专业,但跟芳村同理,地点太偏远,很难吸引观众。”2011年,广网赛事随即被回迁至城市中心的天河体育中心。
“从最早的芳村网球中心、到萝岗开发区网球中心、再到天河体育中心,不管是球员、观众,还是W T A都觉得还是天河体育中心网球场最好。”天河体育中心是W T A每年50多个分站赛唯一一个位处城市中心的比赛场,周遭星级酒店林立,球员的官方酒店楼下就是购物中心,“参赛的都是女运动员,女运动员都喜欢shopping。”方达儿说。
天河体育中心有其地利优势,但从专业化角度看,体育中心网球学校的场地由于没有观众席,并不能满足国际大赛的需要。每届的广网,其中心球场都是在网球学校旁搭起的一个临时建筑,比赛结束即会被拆除。如今,天河体育中心网球学校将成为广网的固定比赛场地,广州市体育局已计划在临时中心球场原址修建一座可以容纳3000名观众的永久球场,新球场设有包厢,布局设计完全符合W T A的要求,还预留了鹰眼系统,为比赛进一步升级做准备。该工程预计投资不超过3000万,争取在明年广网开赛前完工,球场除满足每年的广网赛事外,在剩余的时间将成为全民健身综合运动场,提供给市民使用。
广网肩负着培育广州网球市场的重任走到了第十年,过去十年间,广州乃至全国的网球人口都在大幅增长,网球从以前的贵族运动变成如今的平民运动,许多人从看网球转变到打网球。不过,就如广网诞生时就被拿来跟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比较一样,广州的网球氛围较以上两大城市仍旧有不少差距,“因为赛事级别不同,广网一场比赛的票房顶多3万,中网一场就二三十万。”方达儿表示,十岁的广网依靠票房盈利依旧很困难。
求进步,转变运营体制
广网过去的九个年头,每年都为吸引观众竭尽全力,例如变换比赛场地,再例如增加奖金数目,吸引世界排名更高的球员参赛。广网至今世界排名最高的参赛者是去年的巴托丽(世界排名第9),而以李娜为首的中国金花则基本保持每年参赛,其中李娜还是广网的首届冠军。
关于让世界排名靠前的球员前来参加三级赛事,W T A曾出台过相关规定,承诺每年都会有1名世界排名前10位、3名世界排名前20位的运动员参加广网,不过,此规定在近年却发生变化,承诺未能兑现。W T A总裁向广州方面解释,球员是否参赛,主要取决于赛事本身够不够吸引。于是,广网又重新回到依靠总奖金和出场费吸引高排位球员的路子上,但先天不足的是广网仅为三级赛事,总奖金25万美元,今年提升至50万美元,对比超过700万的皇冠级赛事中网着实差距不小。
发现差距便要努力学习、缩小差距,方达儿接手广网事务后曾到北京中网和上海大师赛取经,他认为广网与中国其余两大网球大赛的差距并不只在规模和级别,更多体现在赛事的专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操作上。过去的9届广网,赛事运营团队都由市体育局及网球协会人员组成,大多是政府公务员,对整个世界网球的发展了解不深,工作上也难免欠缺精细。
反观中网和上海大师赛,两者都由庞大的专业化团队负责整个赛事运营,团队中不乏具有国际网球赛事背景的职业推广人,无论是赛事组织、经营、推广和包装都与国际接轨。由此,广网从今年开始采取新的运营体制,通过市场公开招选,与广东南都安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由具有媒体背景的专业推广公司负责整体运营,配合广州市体育局和网球协会的官方资源和办赛经验,让广网具有良好的成长性,进一步市场化和专业化。
实际上,早在2004年首届广网成功举办后,就陆续有香港、北京等地的赛事推广公司接洽,希望参与合作,不过,在合作单位的公开招选中,广州市体育局一直强调要本地国有企业。“因为外地公司沟通比较困难,不能面对面沟通往往会影响筹备工作。”曾任广州亚运会市场开发部部长的方达儿对此深有体会,选择国企,也因为他认为国企更有社会责任感。与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文化推广公司合作,广网这是完全借鉴中网———负责中网整体运营的公司原属北京青年报报业集团,有效的宣传平台让赛事的全方位推广更顺利。
十年广网,体制转变,方达儿对这一广州的品牌赛事有着憧憬,“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始终是我们的运作方向。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广网能在五年内提升至W T A顶级巡回赛,十年内可打造出超五巡回赛。”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丁淑莹 专题图片:C FP、O sports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