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hange?”走在亚青村里,耳边不时就会听到这么一个单词,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已经把这句话当成了问候语,有点像我们见面会问“吃过没?”
“亚青村里确实很流行交换徽章,总会有人主动要求交换。”中华台北手球队的队员邓为仁告诉记者,“这也成了大家相互结识的一个好方法,就算语言不通,通过肢体交流,交换个徽章也不是什么难事!”
为了多换几个徽章
阿联酋小伙见人就“交换”
亚青村里的亚洲文化村内,一名穿着阿联酋代表团服装的小男孩身边围着不少人,不少人经过时忍不住多看几眼,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这个男孩名叫阿扎齐·纳哈扬,是一名击剑运动员,在他佩戴的证件带子上,别着10多枚各种各样的徽章。而此时的阿扎齐正在向自己的同伴显摆着自己的胜利成果。
阿扎齐说,他自己对收集各种徽章很感兴趣,“到南京之前,我专门去找代表团团长,要了很多阿联酋奥委会的徽章,就是想着到这里交换徽章。”
阿扎齐每天除了比赛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文化小屋或是运动员餐厅门前转悠,看到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而他还没有这个国家奥委会的徽章,他就会主动上前打招呼,然后询问是不是可以交换徽章,“其实很多运动员都喜欢交换徽章,我还没有被拒绝过呢。”阿扎齐还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找一名阿曼的运动员交换徽章,结果对方身上的徽章换完了,“他专门去找了自己的同伴要徽章,然后和我交换了。”
换徽章能结识朋友
这也是种文化交流和分享
阿扎齐说,他从开村到现在已经交换到了20多枚各国(地区)代表团的徽章,“很开心!不过更开心的是,因为换徽章我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文化小区或者餐厅是他们结交新朋友最好的平台,“交换徽章的时候,我们都会进行简单的交流,有些聊得比较投机的,现在都成了好朋友,我们会约在文化小屋碰头,然后大家一起聊天、做游戏。”
像阿扎齐这样收集了这么多徽章的运动员不是很多,但在亚青村里,几乎每个运动员的证件带子上都能看到三四个不同样式的徽章。“我也没有刻意去收集,但是看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徽章,也会跟其他运动员交换。”中华台北手球队的邓为仁说,“其实我觉得这种交换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分享。因为每个代表团的徽章都有着不同的设计以及背后的故事,通过徽章也能简单了解那个国家的文化,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