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正能量](https://photocdn.sohu.com/20130903/Img385761627.jpg)
昨天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冰雹,造成沈阳多处积水,下班一族无奈“破浪前行”,再加上中小学开学首日,全城出现大拥堵。
从市区返回媒体村,必经之路的大桥洞完全被淹。为尽早把记者送达驻地,出租车司机小钟调头绕路,一路上发动机两次因进水而熄火。司机浓浓的东北口音,向记者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我看到你胸口有牌牌,是远道而来的全运客人,怎么也要把你送到。”
一场暴雨固然会把原本埋下的问题冲上岸,却也能掘出人性内在的真善美。同理,如何对待运动员的伤病,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应对。
昨天的全运乒乓赛场,出现让人揪心的一幕:初次亮相的东道主名将郭跃,在女团比赛拿到赛点、胜利在望的情况下,忽然踉跄摔倒,爬起来后还向教练示意继续比赛。教练组最终选择将郭跃送往医院,她基本无缘余下赛事。
这边厢是选手上阵后伤病复发,那边厢是选手有伤病拒绝登场。这两天,天津体操名将陈一冰的微博炮轰引发热议。由于拒绝带伤参加全运会,陈一冰遭到冷遇,他在微博上连续发“炮”,称自己“好像被抛弃了”。
全运四年一次,郭跃带伤作战,意志品质确实顽强;陈一冰婉拒登场,也是对自身健康的保护;教练组不让郭跃继续比赛,是对她的未来负责;陈一冰自感被打入冷宫,初尝人情冷暖终悟甘苦自知。
中国如今正进入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拥有求同存异的空间,体育同样如此。全运会前,当上海最终同意吴敏霞好好养伤“放弃”全运时,肯定也曾遭遇过无奈和纠结,但更多还是出于对运动员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考虑。
事实上,在有人诟病全运会的瑕疵时,很容易忽略体育、全运会对社会的基本教化内容。全运会可以通过展现运动员的健康体魄、阳光形象、拼搏精神,来激励更多年轻人,向社会输出更多正能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