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体坛周报》的张路平老师曾在一篇名为《一枚金牌的模糊数学分析》的文章中提到,依照财政公开数据与奥运金牌数,保守估算,一枚奥运金牌背后涉及的资金投入超过6亿元。
如果我们完全不考虑一名运动员从小培养到进入国家队这个过程中的花费,仅以射击国家队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北京奥运会这7年备战为例,有媒体曾作出具体估算,24名队员训练枪弹费用就超过了3000万元。
有人可能要问,射击这么费钱,那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并不是我想引出的逻辑,不单单射击,很多项目都费钱,费钱与否不是衡量一项运动存在价值的标准。竞技体育作为人类对自身各项素质不断挑战的过程,射击运动是对精确与稳定的极致追求,有其独特的魅力,本身的存在自然是合理的,我们想探讨的只是其存在形式的合理性。
这些年来,对体育举国体制的终极质疑始终围绕着两个问题:谁付出成本?谁得到产出?如果付出与收获的是统一的行为体,即使这个比例再夸张,那也是自愿,与他人无干。然而恰恰不是如此,巨额的成本之下,往往是项目无人关注的境遇,是几年才能通过媒体看到一眼的怪异。即便拿了金牌,你HIGH了吗?跟你有关系吗?更不用说花了大力气最终一无所获了。
让一项运动自谋发展听上去很残酷,但对于公众来说却是最合理的,如果迈不出这一步,竞技体育在国内永远难以摆脱豢养的本质,最终彻底失去生存能力。
无论什么项目都不能成为“小众的游戏”,否则,这就背离了体育高层刚提出的“让民众共享竞技体育带来的快乐”全运改革方向。如果一个项目完全依赖财政砸钱才能每四年在奥运会上看到一枚金牌,听到一次名字,那我认为这种金牌不仅是尴尬的,而且是丑陋的。反之,如果因此导致该项目水平下滑,我认为完全可以接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