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荒一亩田,不输一条船”。
这句话在贵州铜仁流传已久,可见,龙舟运动在当地是多么火热。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划龙舟已经是这座“大明边城”的民间体育活动,中华龙舟大赛选择贵州铜仁,还是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渊源的。
9月21日,2013年中华龙舟大赛来到贵州铜仁碧江,来自全国各地的14支男队和6支女队锦江竞渡,传统龙舟文化与青山绿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趣,加上数万名当地百姓江边助威,仿若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顺德乐从、东莞麻涌等多支传统劲旅均轻松晋级,9月22日,中华龙舟大赛铜仁•碧江站将展开半决赛和决赛的争夺。
铜仁市碧江区男子龙舟队教练罗勇告诉记者,在碧江区,龙舟是最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运动,每年端午节都在锦江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仅仅坝黄镇就能组织起几十支队伍来。
值得一提的是,碧江区划龙舟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明朝,而且当地百姓所划龙舟都是自己动手打造,从新龙下水,到龙舟竞渡、保养,有很多典故,颇值得玩味。
“我们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打造龙舟,小的可以容纳20人,中等的可以坐70-80人,最大的龙舟可以乘坐120人之多,”罗勇说,但据说这条举行龙船2年后就崩裂无法使用了,“龙舟下水前一天,要用木炭烘烤,将船体内的水分排出,这样船身就会很轻,然后在涂刷油漆,防止浸水腐朽,有利于龙舟长时间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和广东民间将龙舟沉入水中防氧化不同,当地龙舟多保存在人工搭建的木棚下,这也反映出不同地区龙舟文化的差异。
“新龙舟下水第一件事就是到三江交汇处(大、小江汇入锦江)祭龙头,然后才能正式启用,”罗勇介绍说,“当地有句龙舟谚语叫做‘宁荒一亩田,不输一条船’,如果去年的冠军龙舟在今年输掉了,村民就会把这条龙舟劈掉,重新凑钱再做一条新龙舟。”
在几百年的演化过程中,铜仁形成了独特的龙舟文化。
“我们队里有苗族、侗族、土家族、汉族等六七个民族的小伙子,大家因为喜欢龙舟走到一起。”罗勇说,这是又一个独特的现象,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当地的少数民族兄弟认同屈原、端午节等汉文化,并将端午节作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铜仁龙舟队划手王阳,是一位20岁的侗族小伙儿,他就住在碧江区的清水村,祖祖辈辈靠这一江碧水繁衍生息,人与水有太多的情感交融,“我们村里不论男女都会游泳,从小就在水边长大,划船捕鱼,龙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在中华龙舟大赛现场看到,数万名慕名而来的当地百姓,热烈追捧龙舟大赛,场面蔚为壮观。一位当地大姐把婴孩放进背篓,和家人一起追看龙舟赛,“我们家也有人划龙舟,以前都是在端午节划,现在这么多来自全国的龙舟队,很热闹,很喜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