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史刘静 记者 董嘉
昨天,虽然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但杭城犹如过节,因为杭州全城为“跑”所动——早上8点整,“2013杭州国际马拉松赛”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鸣枪起跑,2.3万人齐步起跑,他们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年龄最大的参赛者70岁,最小的7岁,其中还有14名高水平的国内外专业运动员。
家庭跑、情侣跑,是杭州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拳头产品,这些特色项目让跑步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昨天的比赛现场就很欢乐,穿着各式卡通衣服的选手们跑的是快乐;情侣跑完步,小伙伴送上一大束鲜红的玫瑰花,跑的是爱情;年轻的父亲推着手推车跑,车上坐着衔着奶嘴的婴儿,跑的是亲情;满鬓华发的老人缓缓跑着,跑的是健康。比赛俨然成了100多个家庭、600多对情侣的欢乐秀、恩爱秀。
对于很多马拉松参赛者来说,成绩好坏不是唯一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他们推崇的。。“一年一度的杭州国际马拉松,已经成为杭州城市的新名片。我们就是想借杭州国际马拉松,再掀全民健身的热潮。”浙江省体育局竞赛中心主任龙江说。
这项延续了27年的传统赛事,也因为路线贯通西湖景区和钱江新城,被誉为“世界最美赛道”之一。今年不仅在参赛人数上再创新高,赛程设置、路线升级、赛事组织等方面也越来越成熟。今年的赛程设置做了微调,由三台山路调整为杨公堤;碧波路折返调整为之江路折返;之江路转城市阳台调整为之江路直行。选手从黄龙体育中心东广场出发后,沿着曙光路、保俶路、北山路、环城西路、湖滨路步行街,直至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南广场终点。沿途既有秀美的西湖风光,也有壮观的钱塘江江景,全程42.195公里,成为杭州时代变迁的最佳诠释。
像阿甘一样奔跑
71组特殊选手跑杭州马拉松
通讯员 吴慧玲 邵海英 记者 史洁
看过《阿甘正传》的人一定会对里面那个一直奔跑的阿甘印象深刻。阿甘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妈妈经常鼓励他“傻人有傻福”。他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凭着上帝赐予的“飞毛腿”开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
昨天的杭州马拉松赛场上,也有一群“阿甘”。他们是71位智障人士,来自江干区慧灵智障人士托管中心和江干区其他工疗机构。由1位智障者加上1位至亲和1名志愿者,以互相协助的方式参与马拉松家庭组的赛跑,总人数达到200多人。
早上5点多,大家就起床准备出发了。慧灵智障人士托管中心25岁的小彤和妈妈一起来到黄龙体育中心,开跑前,小彤显得很兴奋:“知道自己可以参加马拉松,一个月前,我就在跑步机上练跑步。今天我一定能坚持下来。”
8点半,家庭跑正式出发,71组智障选手奔跑上路了。“他们跑得还挺快的,比我想象得要快。”托管中心的负责人感觉很意外。
家庭跑虽然距离只有1.2公里,但对这些智障人士来说,还从没参加过此类活动,并在户外跑过这样远的距离,大家都坚持跑下来。30岁的小立跑完后直呼:“好舒服!如果明年还有这样的马拉松比赛,我要继续报名参加。”小立的爸爸说,儿子是智力四级残疾,但性格很活泼,平时就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他太胖了,老是坐在电脑前面,有这样的机会跑跑步,蛮好的。我都难得看到他这么高兴呢。”
在此次马拉松比赛的起跑现场,这些智障人士还上台表演了非洲鼓,并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手工工艺品,进行展销义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