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剑客王海滨携自传《剑之舞》走进南京体院签售。数百名粉丝拿着书等着偶像签名,还有许多在体院练击剑的小队员直接让王海滨将名字签到了训练服上。
虽然当了男花主教练的王海滨现在常年在北京,但这里仍然是他最熟悉的地方,用他的话来说,“南京体院从门卫到食堂打菜的我都认识。”回到熟悉的剑馆,王海滨敞开心扉,从书中提及地方利益干扰奥运“用兵”的敏感话题,到自己儿时的理想以及今后的打算,都一一道来。
揭“黑幕”不怕得罪人
看过《剑之舞》的人都感叹,王海滨挺敢说的,有些话或许只有退出体育圈子的人才敢写。
在自传中,王海滨怒斥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花团体决赛之前,地方体育势力干扰了队伍发挥。此外,他还披露了“三剑客”为何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严重迟到未过首轮关,之后被领导要求封口的往事。对于这种“得罪人”的行为,王海滨坦言,并没有太多顾虑,“既然要写书就要敢说真话。”
“但是那些仅仅是一个回顾,是我书中的一个点,但不是重点。”王海滨说,“其实书的重点在后面,我有一些对中国击剑的培养体制、选拔体制、教练员体制的思考,希望能更好地完善我们的体制。”
未来想出击剑教材
除了带好国家队,关于击剑运动在国内的发展,王海滨也一直在思考。书中他谈到了国内业余击剑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的俱乐部资质差、教练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专业教材等等。
击剑一直被视为小众体育项目,但是它在“北上广”已经发展得非常不错,今年北京业余比赛有近4000人参加,场面非常震撼。“现在有不少家长让孩子练习击剑,每周都会有家长来找我咨询。”王海滨说,但走进书店,会发现乒乓球、篮球等运动的书籍很多,击剑的几乎找不到,“这正是市场欠缺的,要推广击剑运动,要先将击剑上升到文化层面,让人们在思想上认可击剑,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
王海滨说,未来他非常想出版一本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击剑爱好者提供学习的窗口。“我觉得我们应该规范教学的过程,出这本自传是第一步,后面还会出一些实用的教材。”他希望将自己留学法国期间看到、学到的经验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他举例说:“在法国,10岁之前练击剑必须要使用儿童剑,而且必须是用直柄剑来进行花剑基础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孩子掌握技术和规范动作,10岁之后才选择未来的剑种。这是法国多年摸索出来的培养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将去南京高校推广击剑
回到家乡,过去的美好回忆扑面而来。在自传中,王海滨透露自己小时候的数学成绩很好,曾经梦想当一个建筑师。
王海滨曾就读于南京大学法语系,但是自传中却有几张东南大学照片。对此,王海滨笑道,“那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大楼,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自己的梦想和憧憬,由于儿时有着当建筑师的梦想,所以曾憧憬着能到那里读书。”他在北京买房子时,听说某房地产企业基本招的都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学生,还笑言如果不练剑,自己就进房地产圈儿了。
提到校园,王海滨说,家乡的文化氛围非常浑厚,“我希望这本书让更多的学生去看,因为这项运动非常适合在大学开展。以后我们会去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推广击剑。击剑运动要普及,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校园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