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不应也不能由政府包办,社会体育组织理应成为激发大众体育活力的主力军。能不能为社会体育组织“正名”、“松绑”,考验主管部门的视野和勇气
近些年,马拉松运动渐渐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新年伊始的厦门马拉松有近8万人参赛。据统计,2013年我国共举办了39场马拉松比赛,参与者超过75万人次。今年的马拉松赛事将增加至46场,这个数字要比2011年多出一倍。透过抽象的数字,感受到的是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不仅限于马拉松,过去的一年,民间体育展现出的井喷式需求和蓬勃活力令人鼓舞,给人启迪。上海市运动会加了一个“民”字,变身为上海市民运动会,带来的是办赛模式和参与主体的彻底改变;“谁是球王——乒乓球民间争霸赛”让草根爱好者走上大舞台,观众的兴趣丝毫不逊于欣赏国手献技;还有诸如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推出的篮球主题公园和草根联赛等。这些赛事活动的突出共性在于,摈弃了一些全民健身活动中存在的展示性、象征性的做法,大众真正成为体育的主角,并从中收获健康和快乐。
的确,由体育部门主导的一些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哪怕一次的参与者成千上万,也很难和体育进入生活画上等号。实际上,群众体育不应也不能由政府包办,这样的思路已成为各界共识,也是体育部门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所在。但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活动相应政策环境的缺失,使大众体育面临发展的瓶颈。
这种缺失,和长期以来重竞技轻群体的发展模式有关,和体育转型步伐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和大众需求有关。大众对体育的态度,正在从欣赏性向参与性迅速转变,从关注金牌多寡向关注自身运动环境转变。这种转变,反映在马拉松赛报名人数的剧增上,反映在那些活跃于网络的“跑吧”、“球友”圈子中,反映在社会资本对大众体育赛事介入的兴趣提升上。但这些转变,同样面临社会体育组织“无身份”的尴尬;面临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对接不畅的困惑;面临准入门槛、经费来源实际存在的诸多限制;也面临个别行政部门僵化的“管理”意识,甚至“吃拿卡要”现象的掣肘。
目前,一些地方和基层在群众体育组织依法登记、开展活动等方面先行先试,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因为单靠政府部门编制有限的专职人员去满足广大群众对体育多样化的需求,无论怎么做都是杯水车薪。社会体育组织理应成为激发大众体育活力的主力军。能不能为社会体育组织“正名”、“松绑”,设定积极培育、有序引导的规划图,为民间体育活力增长释放更大空间,让体育发展模式真正“接地气”,考验着主管部门的改革视野和转型勇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