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林
从事竞技运动只是运动员人生经历中的一小段。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必然要经历身份的转变,面临二次择业。
脱下训练服,接下来干什么?当教练、从事行业管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或主动或被动离开了这个圈子,另谋职业。
自2006年1月《四川省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一次性经济补偿实施办法》颁布以来,绝大部分按照这一政策走入社会自谋职业,且大多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再就业”成绩。其中不少退役后转型成为大学教师,投身于教学事业中。
作为曾经的 “亚洲女飞人”,李雪梅起到了极好的“模范带头作用”。2006年2月,李雪梅从四川田径队退役,离开她征战多年的田径跑道。当年6月,作为“特殊人才”的她进入了电子科大,成为一名 “体面、有两个假期、旱涝保收”的大学教师。
而在她之前,同样叱咤国内外田径赛场的女子100米栏冠军刘静,也加入西南交大成为该校体育老师。
曾经她们威风凛凛成绩斐然,是赛场上的绝对“明星”,享受着鲜花和掌声;但迈进象牙塔又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甘为人梯。
当熟悉的发令枪变为朗朗读书声,一份崭新的事业摆在面前。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光辉的职业。塑造着人类的思想,建设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人类精神花园里的园丁。
李雪梅、刘静们证明了退役运动员凭借一技之长和刻苦努力也可以加入其中。伟大而光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