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索契2月7日电 题:“草木皆兵”与“措置裕如”:俄罗斯人眼中的异样安保“印记”
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夏宇华
若不是亲临索契,很难想象,这个温暖如春、看上去温婉幽静的俄罗斯黑海之滨小城,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焦虑与不安。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俄罗斯的安全局势,尤其是举办2014年冬奥会的索契,成为外界关注这个大国的头等大事。
去年12月29日,俄罗斯伏尔加格勒连发两起恐怖袭击,令各方对冬奥会的安保产生忧虑。
从地理位置来看,索契紧邻北高加索,而北高加索近20年来一直备受车臣分离主义者袭击,自称“高加索酋长国元首”的乌马罗夫去年7月更在视频网站上发布短片,要求麾下团伙分子尽力阻止索契举行冬奥会。
但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用个人的信誉担保这次索契冬奥会“绝对安全”,他说,“俄罗斯已为这一刻的到来努力了7年,我们已准备就绪。”
在冬奥会开幕前半个月,俄罗斯派出黑海舰队、无人巡逻机,布置了短程防空系统、并调集4万多名警察和内务部队镇守索契,还有高达近30亿美元的安保经费……
有西方媒体称,索契已被超级安保措施弄成一个“特大号禁区”,全城“草木皆兵”,而当地居民不得不做出牺牲,施工噪音,交通堵塞,物价提升让他们“失去了微笑”。
在奥林匹克公园区的“冰山”滑冰中心,带着女儿欣赏花样滑冰团体赛的服装设计师奥利佳说,“来看一场比赛要经过多重贴身安检,确实有些不适应”。
“包括我的女儿都在问,路上为何会有这么多警察站岗?我只能告诉她,这是为了奥运会的安全,不出任何意外。”奥利佳告诉中新社记者说,“国家的这种举措让人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没有严格检查,如何确保奥运会的安全。每天的观众人数这么多,谁也不清楚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身上带着什么。”
作为报道过多次世界大赛的同行,俄罗斯独立电视台记者尼古拉切科夫坦言,“其实在世界上每个国家,他们在安保方面都有自己的缺点和薄弱环节,这些无可厚非,伦敦奥运会的安保同样非常严格,为何没人说三道四?”
在他看来,“作为本国人,从未担心过安全问题,甚至会以这样严谨做事的态度感到骄傲。”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通常会有种直观感受,当地民众潜意识中的国家“安全情结”,他们对严密的安保可能会表现出不习惯,但冬奥会终究是“国家形象”,是“战略工程”。
例如奥利佳告诉记者,“我的女儿喜欢花样滑冰,喜欢音乐,但得到这一切都需有个安全的国家,平安的赛事。”
如果说索契整座城市都在严密的管控范围之内,奥林匹克公园区域却是一片祥和,“园内”与“园外”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场馆内,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观众全神贯注欣赏着精彩对决;在场馆外,志愿者会笑着帮你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尽管有时会忙中出错,错误地指引出口方向。
而在外国记者入住的媒体村,直到凌晨三点,依然能从附近的小酒吧听到嘈杂的舞曲声,比赛闲暇之余,志愿者、工作人员尽情享受奥运会带来的乐趣,安保工作“措置裕如”。
不过,普京能否兑现承诺,还要等上至少半个月的时间。对于这位力求举办“史上最伟大冬奥会”的总统,当地时间2月7日晚20时14分,在菲什特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的开幕式,普京和他的团队将迎来真正考验。
但无论是俄罗斯最高元首、记者,或是普通百姓、志愿者,索契的安保对每个人可能呈现出了不同“印记”,有压力、不适,也有愉悦、自豪。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