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记2013年12月第二届“乔氏杯”中式八球国际大师赛总决赛会外赛,当球迷还没从李赫文重出江湖表现出的惊世之举中转过神来,老将于光宇就以三连胜的显赫战绩率先跻身年底总决赛的行列,给众人的惊诧再次添了一把火!会内赛的舞台上,面对如狼似虎的劲敌,于光宇又一次展现了“廉颇不老”的传奇!
李白笔下的一首诗,铸就了古龙手中的长生剑,七种武器中当仁不让的王者。离别钩闪过,诸多球员的“克鲁斯堡”梦在一道道寒光中破碎,而长生剑出鞘,又把我们的目光带向了赛场上那些仍然活跃着的熟悉面孔。古龙的长生剑代表微笑和从容,然而不要忘记它也有锐利的锋芒。10:8石鑫,10:7代勇,9:8张广豪,看似不温不火,刚柔并济的杆法成就了老将于光宇会外赛中所向披靡,无人能阻的疯狂。“我从来不相信自己不再有机会走在年轻人的前面,我从来没有因为一个比赛,放下所有的事情,不间断的每天练球10小时,全身心投入备战,自己付出了所能付出的一切,努力了所能努力的极限!”
真正的王者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是无招胜有招。或许这是一种境界,只有经过了时间的沉淀,用青葱年华换来的,才能懂得这种内敛的从容。“会内赛的时候太自信了,太放松了,完全没有紧张起来,而忽略了对球的态度,不该失误的都失误了,都是自己太大意了。如果今年能够再次打进总决赛,我相信自己会做的更好!”
15、16岁开始在当地展露头角开始,对台球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在同事的怂恿下,于光宇报名参加了在老家长春举办的台球锦标赛,没想到的是在比赛中连续三场0:3告负,这给了他争强好胜的心灵不小的打击,从此他开始把台球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一时间成为了当地名声大噪的顶尖球员,97年,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当教练挣工资的人。
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毕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中式八球百花齐放的今天,中八已不再是这些老将们包揽冠军的舞台,郑宇伯、孟凡宇、郑肖淮、石汉青等新秀锋芒毕露之时,于光宇也感受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
“作为老将,其实年龄不是问题,你在经验上比年轻选手要丰富得多,只是体力和精力差了,”他说,“年轻的球手的球技和灵性比我们的都要好,尤其是现在中八的大环境比以前好的太多了,但是,我给他们一点建议就是不要太飘,太飘了对待球的态度就变了,虽然现在年轻的选手水平都很高,但是他并不全面。就像波茨,他的全面性和稳定性是让人恐怖的,而且他对待球的态度估计目前国内选手五人能及。后浪如果不想被拍死在沙滩上,那就必须努力努力在努力。”
相比当初,现在中式八球的大环境有了质的飞跃,这也更让老将于光宇在未来的征战中更加信心满满。“以前在每个月工资两百块钱,我坚持打球,不知受到了多少人的冷眼旁观,指指点点,就连最初家里人都非常的反对,说我不务正业,不过,我都坚持走过来了。现如今,有乔氏等各个厂商和个人的努力,中式八球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比赛越来越正规严谨,并且逐步与国际接轨,作为一个球员,看着这一步步发展我非常的高兴。”
虽然快到不惑之年,但于光宇仍然坚持每天练球五个小时左右,时刻为即将到来的大师赛准备着。虽然现在要赢年轻的球手不容易,但于光宇的球技也并没有减退,凭着对台球的热爱和执著,他一直在赛场上走到了今天。“只要我还能站得住,就会继续打下去,打球比看球有意思多了,我坚信50之前没有问题。”
谈及今年新赛季的目标,于光宇显得格外的自信和兴奋。“廊坊大师赛,我相信能让所有球迷看到老将风采,看到不一样的于光宇!”
后记:在中式八球的赛场上,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们已经引领潮流,他们毫不留情地“驱走了”那些当年为他们传授技艺的老前辈,加快了改朝换代的进程。但是,仍然有一批老球手活跃在一线,与越来越多的后来者相抗衡。几代球手同场竞技,成为中式八球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