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加入韩国国籍的中国乒乓球选手田志希成为韩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田志希今年9月将代表韩国参加仁川亚运会,她希望战胜中国选手夺取金牌。田志希的言行让人想起当年的小山智丽,她再次触碰了国人敏感的神经。
今年22岁的田志希出生于河北,7岁开始练乒乓球,13岁进入山东鲁能俱乐部与郭跃一起训练,2007年获得亚洲女子青年锦标赛亚军,2011年正式加入韩国籍。在高手如云的中国乒坛,田志希没有什么知名度,不过,到了韩国,她却成了佼佼者。近3年来,田志希在韩国获得多个全国冠军,世界排名也上升到了18位,在韩国国内位居第二。但是,仅凭目前的实力,田志希恐怕很难威胁强大的中国乒乓球队。
其实,像田志希这样的“海外兵团”还有不少,2008年奥运会上为韩国队获得了一枚女单铜牌的唐娜,2010年帮助新加坡队击败中国队夺得世乒赛女团冠军的孙蓓蓓。以前,提起“海外兵团”,人们首先想起20年前广岛亚运会上的小山智丽。当年,中国球迷不仅无法接受她战胜邓亚萍,更无法接受她在比赛中一声又一声的“哟西”。在许多球迷心目中,小山智丽已经成了“卖国贼”的代名词。正是有了小山智丽的先例,“海外兵团”甚至被人称为“狼”。
其实,“海外兵团”也有苦衷。在国内,因为高手太多,乒羽选手要想成为国家队选手必须万里挑一,而要想代表国家队参加世锦赛或奥运会,竞争就更为激烈。国家队每次直通世乒赛也就挑选七八名选手,而全国注册的选手就高达3000万之多。在国内难有出头之日,因为热爱这项运动转投海外,往往也是无奈之举。如今,20年过去了,中国乒乓球特别是女子乒乓球队,已经强大到独孤求败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夺金牌这个狭隘概念,也更能理解这些因为热爱乒乓球、羽毛球而远赴海外的运动员。事实上,这既有利于这些运动员实现个人价值,同时“海外兵团”的存在,也有利于这些体育项目的海外的推广。
中国选手在乒羽项目上的一家独大,以及在世界大赛上对金牌的大包大揽,让一些国家产生了陪太子读书不如放弃的想法,国际乒联、世界羽联也想方设法限制中国队在世锦赛、奥运会上囊括金银牌。中国也有意在海外推广乒乓球运动,甚至推出“养狼计划”。在这个意义上,“海外兵团”往往比“养狼计划”更为有效。在乒羽项目的推广上,中国队或许可以学习韩国人在跆拳道推广上的成功经验。韩国跆拳道无疑是世界最强的,但他们却往往限制自己选手在比赛中大包大揽,与更多的人分享跆拳道。是在有广泛世界影响力项目的8块金牌中拿4块金牌,还是在影响力不大的项目中包揽全部金牌,这是中国乒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林华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