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世乒赛采访期间,不少同行感慨:“现在直拍打法的选手越来越少。”当年中日韩都曾尝过直拍打法的甜头,但本届世乒赛只剩中国队留有许昕一棵“直拍独苗”。昔日经典的直拍打法,真要被世界乒乓球发展的潮流遗弃?
直拍魅力何在
直拍打法承载着中国的“国球情结”。历数中国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前辈们清一色直拍打法:荣国团、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许绍发等。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男团决赛,徐寅生在中国队大比分1比2落后时上场,与日本名将星野的决胜局最后一分,他连扣对手12大板,至今传为佳话。
上世纪50年代,直拍近台快攻是中国乒乓的绝技。上世纪70年代初,欧洲创新了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对中国队一度形成巨大威胁。时任国乒总教头的徐寅生为了对付弧圈球动了不少脑筋,“当时挑了郗恩庭试验直拍反胶打法,增加旋转的变化,提高直拍的中远台相持能力。”1973年,郗恩庭加冕世乒赛男单冠军。
国乒的直拍改革没有停止,直拍选手也是人才辈出,直拍打法更是中国乒乓球的精髓。许绍发担任中国队总教练后,又培养出江嘉良、谢塞克等世界冠军,还将刘国梁、孔令辉召入青年队。刘国梁创造的直拍横打,让直拍打法获得新生。现任中国队总教练刘国梁告诉记者,“直拍不像横拍,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绝招。”
为何遭遇嫌弃
直拍的优势是犀利的前三板。然而,横拍弧圈球技术不断革新,相持能力逐步提高,让直拍原本的优势不再明显,甚至不复存在。
国际乒联近十年的一系列规则改革,也限制了直拍打法的发展。小球改大球,球速变慢、旋转减弱,对正胶选手冲击最大,刘国梁无奈选择退役。无遮挡发球,也削弱了直拍前三板的威力。“禁胶令”更降低了速度和旋转,马琳也是规则变化的“受害者”。
直拍技术难掌握,球员成才周期长,也让不少急功近利的教练和机构选择放弃。刘国梁表示,“现在大多数教练都会让孩子选择横拍,因为上手容易,成才率高。这也跟教练水平有关系,教直板更体现一个教练的技巧性,还要靠孩子的悟性。”
国外选手打直拍可能性更小。奥地利选手陈卫星说:“外国人习惯使用刀叉,横拍拿起来就能打。他们不可能去学直拍,难度太大。”目前外国选手中打直拍的,多是老一批的前中国队员,像荷兰队的李佼、卢森堡的倪夏莲,都已40岁出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