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从球员、目标到惯例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去年兵败马尼拉亚锦赛后,中国男篮就陷入了低谷之中。而从今年2月8日篮协宣布宫鲁鸣执掌中国男篮帅印之后,这支球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同时也在经历着阵痛:国奥男篮接连不敌印度、中华台北和菲律宾,折戟武汉亚洲杯;国家队“封训”出山后,失误多、心态急……在一个“变”字的大环境下,中国男篮进入了一个“去核时代”。
“去核心球员”
易建联等“老核心”无缘宫家军
国家队近几年夏天的热身赛,都有同一品牌的饮用水赞助商。今年来采访热身赛的记者,看看这瓶赞助用水上的标签,再看看场上的球员,都不由地感慨:标签上的球员,一个都不在阵中了。瓶子上的几个人是刘炜、朱芳雨、王仕鹏、易建联和王治郅。
宫家军首先的“去核”,就是“去核心”球员。和马尼拉亚锦赛的国家队阵容相比,只有郭艾伦、王哲林、周鹏、刘晓宇、李晓旭这5名球员留在了队中。
此前孙悦、朱芳雨和王仕鹏没能入选国家队大名单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对此,宫鲁鸣在国家队4月16日的第一堂集训课里声明:“那得看他们还愿不愿意回来,愿不愿意给国家做贡献。他们有经验和能力,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不会请他们回来的,得他们自己想回来,这是前提。”
5月初,有媒体采访孙悦问起是否愿意重返国家队,孙悦表示“为国家队效力是我从小的梦想”。而随后宫鲁鸣反馈的态度也不置可否。随后,国家队+国奥队的大名单制度被宫鲁鸣确立,两队之间没有严格界限、根据状态可以互相调整和调动的模式,已经逐步得到篮管中心领导的认可。
就在王治郅、朱芳雨、王仕鹏等“老核心”无缘宫家军大名单后,又有让人震惊的消息传出。在封闭训练一个多月之后的首次公开训练中,宫鲁鸣就宣布,易建联由于脚踝的伤势,暂时离开国家队,亚运会他也确定缺席。
现在,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国奥队,都已经在阵容上实现了“去核化”。在以往的国家队比赛中,碰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会把球交到王治郅、易建联、朱芳雨、王仕鹏这些老将的手里,而如今男篮班底的球员,没有谁是真正的“大牌”。
宫鲁鸣给出的解释是:“我们是一支年轻的球队,除了拼之外没有任何优势。”但通过一系列的热身赛可以看出,宫鲁鸣在试着让有担当的年轻人自己站出来,打出成绩,成为球队的“核心”——比如郭艾伦、内线的王哲林和李慕豪、现在还在国奥的周琦、顾全……
实际上,“去核化”的同时,也在等着“新核”破茧而出。
“去核心目标”
只有亚锦赛是重中之重
宫鲁鸣接受采访时,他说得最多的几个词就是“练兵”“学习”和“形成意识”,在他早前多次提到的比赛任务中,只有明年的亚锦赛是重中之重,甚至连今年的仁川亚运会,都是“练兵”——因为明年的亚锦赛冠军,直接关系着里约奥运会的门票。
球迷和媒体在这才发现,其实中国男篮从今年到明年夏天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没有了比赛目标,剩下的只是“热身”“学习”和“锻炼”,所有一切都是要“形成意识”。
其实,这在宫鲁鸣看来并不奇怪,因为他曾经也扮演过这样的角色。1999年他接手中国女篮时,队伍彼时也刚刚失去亚洲霸主地位,他当时进行了大换血,大胆启用年轻球员,并在两年后重夺亚锦赛冠军。
宫鲁鸣反复强调,球队目前还没有进入磨练技战术的阶段,现在从他2月8日接手球队后的5个多月时间里,球队一直在进行基本功的练习。“直到现在,我们还是练体能和基本功,战术体系我们今年要初步形成,现在还没有那么完整。”宫鲁鸣强调,球队现在要抓好细节,不需要有什么压力。
不过,在中欧男篮对抗赛昆山站的最后一战、中国男篮与黑山之战后,有些现象发人深省。中国男篮上半场领先11分,可全场打完,还输了5分。
赛后,宫鲁鸣严肃地批评球队输给了自己、输在了心态上。这也引来了记者们尖锐的问题:是不是由于球队没有任何短期目标,才变得过于放松?
“没有压力不是说不认真比赛,而是说比赛都是锻炼队伍的好机会,我们希望队员通过努力把训练需要的防守内容给打出来,同时把战术配合体系给练出来。”宫鲁鸣这样解释。
球队在场上的表现确实显得有些松懈,三场热身赛,中国队总共失误51次。“许多失误都是简单化的,要么是乱传接球,要么就是个人单打独斗多。”宫鲁鸣有些无奈。
尽管目标也“去核化”,但起码球员在场上的态度十分积极,但磨合的进度是快是慢,就说不太准了。
“去核心惯例”
打破俱乐部构成制
宫鲁鸣的这届国家队,打破了此前邓华德和杨纳基斯两任主帅、甚至他们之前的郭士强和尤纳斯的惯例——那就是着重从CBA联赛成绩好的球员中甄选国家队球员。
其实,按照惯例,一个成熟联赛中实力超群的几支球队,往往都是国家队球员大户。国家队的选材,一定是联赛中表现耀眼的顶梁柱。这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俱乐部队友长年累月训练、生活,自然在场上有足够的默契,来到国家队后也省了不少磨合的时间。
但纵观宫鲁鸣的国家队和国奥队两套班底,基本上没有遵循以往的惯例。就拿上个赛季CBA联赛总冠军北京队和新疆队来说,国家队中仅有翟小川和西热力江两人在阵中;加上国奥队,也就再加上一个从未打过CBA、去年刚转会新疆的“新鲜人”周琦和可兰白克·马坎。
而一些未能进入季后赛的球队或季后赛成绩一般的球队里的年轻球员,却占据了国家队和国奥队的半壁江山,这一现象也表明宫鲁鸣在选材方面打破了以往国家队教练组的惯例。
宫鲁鸣的思路也许是先对自己的理想阵容进行设想,随后将合心意的球员招入麾下,随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训练、最后打造出自己满意的阵容。
这一策略,和当年专业体育时代的训练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确实,现在男篮两个梯队的所谓“魔鬼训练”,也有了“三从一大”的影子。
也许这就是宫鲁鸣用心良苦、采用长时间封闭训练的意义所在,毕竟许多年轻球员的基本功, 早已经不像老一辈球员那么扎实。但有一个让人有些忧心的问题,现在队员们又要兼顾联赛,也要兼顾国家队的比赛任务,如何在训练量和科学度上下功夫,让球员少受伤、为国效力的同时也不会耽误了联赛?
不管怎么说,以前选拔和训练国家队队员的“核心惯例”,现在也在遭遇“去核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