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翔(左一)在本报斯诺克训练营教学员击球。 记者 李健 摄 |
还记得今年5月,带领三湘华声斯诺克训练营学员们初涉球台的教练黄翔吗?《玩家》首期,我们来听听这位湖南本土唯一获得中国台协认证教练员的故事。
少年时,他原本想投身南下大军,成为一名打工仔。一次奇遇,居然让他和“不务正业”的台球结缘。过去20余年,他一直在为台球“打工”。
16岁打工仔的街边奇遇
如果不是16岁那年在惠州的街边台上拿起球杆挑战“四川一杆清”,黄翔依然不知道他的人生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在那之前,他刚刚从常德卫校毕业,不满足乡镇卫生院每月120元的待遇,来到广东打工。在一家黑工厂,除了毒打和辱骂,他什么都没赚到。后来他投奔了在惠州跑客运的舅舅,在车上打杂。那时候的惠州,街边台球是许多打工一族重要的消遣方式。当然,年纪轻轻而又囊中羞涩的黄翔,只有看的份。
“那条街上最厉害的是个四川人,比我大好几岁,至少有那么几天,我从没看到他输给过别人。”黄翔回忆道。被人们称为“一杆清”的四川人也注意到了连续几天来看球的黄翔。半推半就,黄翔拿起球杆和他对战起来,居然不落下风。 “小伙子,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到外面打球?”四川人问他。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所谓“到外面打球”,这是当时许多街边高手的“手艺活”,是可以赚钱的。等黄翔明白过来的时候,周边的街道已经没人敢应战他们了,“兜里的零花钱也多了起来。”
因打球,父亲半年不理
从街边台出身,靠打野球赚钱,这是上世纪末许多台球高手在成为“球手”前的职业轨迹。这或许并不光彩,但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存方式。
黄翔的经历也不例外。“我的父亲很严厉,因为我在广东打球,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份正当的职业。因为这个,父亲有大半年不跟我说话。”
在惠州尝到了甜头,黄翔几经周折后干脆来到大都市广州闯荡。那几年,黄翔白天在外面打球,晚上就固定到一家球房练球。
老一代台球迷心中有着“北有庞卫国,南有郭华”的等次排定,正是在广州的一家球房里,黄翔遇到了常年在这里训练的职业球手郭华和金龙。“我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斯诺克,那也是我练得最苦的一段时间。”黄翔告诉记者。那时候只有郭华、金龙有时间,就找他们讨教。
最想推广长沙台球
在广东十来年的磨砺,让黄翔有了扎实的台球技术,他开始了在全国各地闯荡的生活。浙江、江西、北京,从球手,到驻场教练,到后来进入一家台球连锁企业,全国各地帮人开球房。
2007年,他回到了湖南,开球房、当教练,什么都干。从草根到科班的转型,也让黄翔对台球有了新的追求。现在的他,拒绝了所有“沾钱”的球局,球杆球桌必须是打理得一尘不染,打球时不穿拖鞋,不抽烟,不嚼摈榔。“从事这行的时间越长,越是有一种敬畏感。”
黄翔现在在长沙管理一家球房,湖南唯一一位具有中国台协资格认证的教练身份。不过他更看重的是“台球经理人”的身份。在黄翔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他今年的工作计划:举办一次湖南省的大学生台球联赛,组建一支女子台球队,筹划湖南省的台球训练基地……“长沙台球市场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未来,推广台球才是我最重要的工作。”黄翔告诉记者。
■记者 陈普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