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网上爆出的一条新闻引人侧目,长春亚泰和天津泰达等中超俱乐部负责人,就中国足协和地方足协在球员转会费上分别“抽头”5%的行为表达了不满,认为这是典型的乱收费,应当予以取缔。
球队有怨言
足协凭什么抽头
日前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长春亚泰俱乐部董事长刘玉明表达了对这项收费的不解:“球员转会是俱乐部间的市场行为,和中国足协和地方足协没有任何关系。如果球员是足协培养的,在转会时,可以给予培养费,但绝大多数的转会,他们没有培养过。对于地方协会在赛区和赛事方面的工作,中超公司每年都给他们拨款,足协每年拿走中超营业收入的10%,再收取转会管理费毫无道理。”
实际上,为这5%的管理费是否应该收取,从谢亚龙执掌足协到现在,历年的中超峰会上都会涉及到这个话题,今年也不例外。两个月前,中超俱乐部的多名老总再次把这一问题摆上桌面,要求取缔这一收费,但依然没有下文。
足协有规定
管理费并非乱收
对足协来说,这5%的管理费并非毫无依据,并且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准。记者在《中国足球协会球员身份及转会暂行规定》中找到了出处,该规定的第19条:发生转会费的球员转会,原俱乐部应当向中国足协以及原协会分别交纳转会费总额5%的转会管理费,为逃避转会管理费而隐瞒转会费实际数额的俱乐部,应当向中国足协以及原协会分别按照所逃避数额的5%加倍支付。
尽管有这一纸规定,但天津泰达俱乐部总经理李广益仍表示不满,因为经他和其他中超俱乐部的老总所了解,在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多个足协,并没有此项收费。记者从多个省市足协了解到,对这5%的管理费,每个足协执行的标准并不统一,许多足协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定的费用。
球员有苦水
阴阳合同太害人
这些年来,为少交管理费,在球员转会上,中超许多俱乐部正式公布的转会费往往缩水不少。
像今年从长春亚泰转会到山东鲁能的张文钊,外界所传其转会费高达4000万元,但亚泰所公布的转会费仅为200万元。谁都明白,以此价格,要想在现在的中超球队中买个绝对主力,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尽管如此,按规定,张文钊要交纳的管理费仍然达到了20万元。为“对付”足协,与球员签订阴阳合同成为了俱乐部的手段之一。
不过一旦遇到麻烦,利益受损的多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球员。“谁都不想签两份不同的合同,但没办法,大家都这样操作,这都是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一位中超球员如是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