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篮球运动员保罗•乔治的到来,掀起了今年夏天耐克“打出名堂”活动的第一波热潮,在北京的篮球圣地五棵松,30名经过遴选而出的小球员接受了保罗•乔治的指点,并在偶像的注视下,接受了第一轮淘汰赛的选拔。
高强度的训练是他们之前从没有经受过的考验,竞争的压力和残酷也让年轻的他们意识到,这些都是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而乔治分享的人生感悟,和他在场边殷切的注视目光,则给了小球员们最大的精神力量。“要想打出名堂,必须时刻全力以赴,做到更好永远比做得很好更重要。”
追求完美是属于年轻人的共性,对于22岁的南京男孩郝天佶来说尤其如此。每天晚上的训练结束之后,他都会自己拿着篮球,走出酒店大堂在门口独自练习。他说对于训练,他从来就没有觉得练够的时候。在来到耐克“打出名堂”的活动之前,郝天佶是一个桀骜不驯的街头篮球手,在参加任何比赛的时候,他都会带着一顶浮夸的摩托车头盔,因此也得到了“头盔哥”这个绰号。性格张扬、曾经屡受非议的他,却在打出名堂活动中逐渐蜕变成为了队友信任的球队核心。而他还曾通过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让之前并不支持自己的父母双双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同一份梦想,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球员齐聚耐克“打出名堂”的活动,这里的经历对他们来说将永生难忘。专业的教练团队、先进的训练体系,加上偶像面对面的言传身教,这一切都调动起了每个人兴奋的神经。
来自西藏昌都的向巴杨平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踏上星锐球场时惊讶的感觉。在他的家乡,海拔超过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篮球是一项“稀有”的运动,这里几乎没有孩子打球,而那些愿意打球的孩子,更多时候也只能在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场地上,投着已经歪斜,甚至木质篮板都已经锈掉的篮筐。很多人放弃了,但他们当中并不包括向巴杨平。
“如果我哪天没有打篮球,我就像没吃一顿饭一样,”向巴杨平这样形容篮球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没有人能够体会,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打球,需要怎样一种热爱与毅力。向巴杨平也在第二集的故事中向所有人娓娓道来他的经历,雪域高原的层层冻土下,却能够孕育出一颗向着篮球梦想生长的种子,也用一种最令人动容的方式。
与向巴杨平一样,来到耐克“打出名堂”活动的每个人,心中都深深埋藏着一个梦想。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与竞争却是残酷的。北京站的活动结束后,必须有六名球员离开。每个人都不愿成为最终离开的那一个,紧张、焦虑、犹豫一次次在他们的心中起伏激荡。而乔治则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克服了心理上的难关。
紧张激烈的淘汰赛后,6名球员无奈地离开。而乔治并没有先去恭喜获胜者,而是走到了这六名球员的身边,为他们送去了鼓励和祝福,“人生很长,时刻都要鼓励自己打出名堂,”乔治说。经历过人生起起落落的乔治格外清楚,成功并不取决于结果,更在于你的意志和决心。20岁的赖骏泓从小右手便缺失了两根手指,但他从不因此作为自己的借口。在他眼中,梦想面前人人平等。他甘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只为证明他用自己残疾的双手,一样可以打好篮球。
来自上海的徐婉璐是个外表温婉,在球场上却是一位冷静沉稳、对篮球满怀企图心的领袖。曾经在面对手腕重伤时,她选择了义无反顾地坚持梦想,却在成功晋级之后抑制不住泪洒赛场。结束了北京站的比赛后,她即将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耐克“打出名堂”之旅。
离别之际,乔治告诉耐克“打出名堂”的选手们:“任何人都能够从平凡变得杰出,只要你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信念。”这句话也将陪伴顺利晋级下一轮的24名选手,面临即将开始的更加严酷的挑战。下一位“打出名堂”的导师,正是以疯狂的训练态度著称的黑曼巴——科比•布莱恩特。他们能否经受住来自科比的考验,不久之后的曼巴球场上,又会有怎样的命运等待着这群年轻人?
耐克打出名堂,每周一尽在NIKE.COM/RISE,将继续与你一同见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