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为何磨房200KM能这么火 自行车运动推广方式思考

美骑网BIKETO 阅读(0) 评论()

  前天(11月1日),2015第七届“磨房200公里”大型骑行活动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顺利结束。这一由磨房网发起的骑行盛事的举办地目前限于珠三角地区,但影响力早已超越珠三角。

  

  千里达骑行俱乐部在2015磨房200KM拱门前的合影

  

  活动还吸引了不少来自港澳的俱乐部和外国车友

  每年一届的磨房200KM是华南地区参与人数最多的骑行活动,今年主办方提供的8千人的报名名额在开放报名的15分钟内被抢光,加上现场“空降”的车友,共有1.2万人(官方提供数字)参加当天的活动。为控制报名的秩序,主办方采用了预录报名资料、优化线上报名后台、只接受团队报名等手段优化流程。最后总有大量车友为没有报上名而遗憾懊恼,希望类似活动在全国其他地方举办的呼声亦不绝于耳。

  笔者跟随美骑大队也参加了今年的活动,面对人山人海、车流不息的震撼场面,不得不感叹它与国内不少大投入、高奖金但参与度不高的业余赛事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关于这个议题,美骑的资深赛事记者阿杰在去年做过探讨:《魔力磨房200KM——探索万人骑行活动的诞生奥秘!》

  

  

  今年的磨房200KM现场

  而作为一个不仅长期骑行,还热衷于参加马拉松和铁三赛事的耐力运动爱好者,我想探讨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推动一项运动朝群众性方向发展;对于自行车品牌商来说,怎样的线下投入更能扩大基层消费群体。

  在磨房200可看到马拉松赛的成功元素

  近两三年,马拉松赛突然变得异常火爆,跑步成了时下中国最热门的运动。2014年,中国举办了将近60场马拉松赛,相比2010年取得了巨幅增长。2015年上半年,国内累计组织各类跑步赛事302场,参赛和完赛人次相比2014年上半年同期增长超过100%。

  想起自己的大学时期,广州马拉松的报名人数不够还需从高校招揽大学生来凑,后来是全国第一场报名采用抽签获取资格的赛事。国内跑步爱好者数量能短时间增长为千万级,除了该运动“有双跑鞋就能跑”的低门槛特质,私以为也与赛事相对淡化对抗性与竞技性有关。

  强调参与而非强调名次

  老一辈们关心我的运动生活时,总是习惯性地问:“这次参加马拉松赛/铁三赛拿了第几名呀?名次是市级的还是省级的?”在他们的概念里还比较难想象,我去参加一场“比赛”,不是因能力超群去夺名次,讲究的成绩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的总用时;有时甚至不是去刷个人最好成绩,只是去感受一场嘉年华,去和圈内好友聚会,去检验自己近段时间的运动状态。

  磨房200不设名次,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上万人的争抢极易导致严重事故,另一方面是强调大众参与感。“凑热闹”是中国人标签式的民族性,“能和来自各地的各种各样的骑友一起骑完200公里,真的很开心。”这是参加者最一致的心声。磨房活动较强的社交性所营造出的友好氛围让大家轻松愉快。

  对于自行车业余赛来说,公正的排名和计时意味着增加工作量和工作复杂性,如此一来必须限制参与人数,这就决定了它的覆盖面具有天生局限性。而磨房200能容纳各种水平和风格的爱好者:骑游的可以慢慢拍照走走停停,想挑战自我的不妨来场个人计时;铁三车和气动架可以登场,双人单车和独轮车也很抢镜。

  

  幸福双人车

  

  独轮车与“两轮车”并驾齐驱

  兼具挑战性及完成的可能性

  对于国内最广大的普通骑行爱好者来说,日行200公里的长距离属于“抬脚跳一跳就可以碰到”的目标。虽然今年由于路线中的爬坡较多,把距离缩短为168公里,但挑战性仍与往届相当。

  吸引很多没有运动习惯和体能基础的普通人加入马拉松的口号是:“只要平日合理训练,每个健全人都可以完成10公里跑/半马/全马。”在磨房200KM也是这样,即使你是在办公室久坐不动的中年人,或是平时最大运动量就是逛街的小女生,只要跟当地俱乐部跟队骑着练一段时间,有几次单日超过150KM的骑行经历,就很有可能不被关门地完赛。

  再看参加自行车业余赛的车手们,即使是体验组,也不是普通骑友在心理上敢轻易尝试的。业余赛的常客,已在各地俱乐部被封为“大神”。能夺名次并拿奖金的,也总是耳熟能详的那几位。

  成功触手可及,但需要你付出一点努力才能得到,这样的结果是甜美而有成就感的,能鼓励入门者去坚持这项运动。根据金字塔原则,入门者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享受活动的骑友还带上了自家的鹦鹉

  完赛即有纪念奖牌,参赛即有留念护照

  上至中国田径协会注册赛事,下至品牌独立举办的商业小型活动,每场马拉松的必备元素就是完赛奖牌。而笔者在参加过的几场小型业余自行车赛中,由于成绩渣渣,完赛后连自己的用时和排名都不一定能查清楚,更不用说有奖牌纪念。虽说周末自己去拉练一圈200KM也是同等距离,但活动的小纪念品将让这次骑行与众不同。

  

  对于也许一辈子都难站上业余赛事领奖台的骑友来说,完赛奖牌已经很有分量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举办地选择风景优美的小城镇

  磨房200KM在过去的七届走过的路线有三水至封开、忠信至惠州、阳江至珠海、惠州、深圳至汕尾、河源与今年的丰顺。与常见的绕圈赛不同,这些路线经过空气清新的县道、乡道,一方面减轻了封路的压力,另一方面提升了骑行的观感。县及县级市隐秘的旅游资源对活动宣传也有更深的需求。

  

  2015磨房200KM沿途风光

  出色的义工表现和热情的当地观众

  磨房在线路的几乎每个事故易发点和岔路口都安置了志愿者,他们真诚的加油声和关切的“减速”提醒温暖着每个骑行者,收获了极大的赞美。这是由于所有的义工都是来自磨房论坛的网友,自然与赛事公司雇佣的工作人员形成对比。

  另外,1.2万名骑行者和6千名志愿者为丰顺甚至丰顺周边地区的餐饮、住宿、便利店等带来的商机是爆炸性的。不知是经济效益使然,还是因为村民们感到新鲜有趣,沿途观众之热情、当地民风之淳朴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在居民聚集的镇上,人们拥在道路边围观;路过村屋,门前总站着招手欢呼的村民;小孩子拿出写着“你真棒”、“加油”等字样的纸板欢快挥舞……观众成了节日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途自发给骑友加油的热情村民和给力的志愿者

  推广至全国的可行性和忧虑

  磨房200KM的定位是公益的,但世界范围内长存的、影响力大的、覆盖范围广的NGO往往离不开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人气高涨的磨房活动发展至今仍不得不面对招商难的问题。

  国内较大的自行车业余赛普遍由专业赛事公司承办,他们拥有相对充裕的资金、相对完善的安保和医疗救助系统、相对成熟的品牌商广告方案以及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自然容易吸引投资。

  而磨房200KM的路线拉得较长,沿途无法安置广告牌,今年为最大的赞助商“千里达”的曝光也仅集中在起始点的广场上。尽管丰顺县政府给予了大力配合,仍无法保证全天候全路段的封路,封路期间也对当地交通造成了一定影响。活动参与者的骑行技术良莠不齐,遇上拥挤路段和下坡路段易发生流血事故。尽管骑行宣扬的是绿色环保,但一路上随意丢垃圾的现象还是很扎眼。这些负面因素都会成为商业投资的阻力,而充裕的资金是更好的活动体验的保证。

  

  部分合作品牌在途中设置摊位提供补给。

  民间活动要如何向正规军学习,成熟的赛事运营模式要如何融入更接地气的元素,双方都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如“格兰芬多系列赛”这种降低门槛却优化体验的“多日长途骑游大赛”出现,对中阶玩家吸引力十足。不设置高额获奖奖金,又降低了对重视奖金的种子车手的吸引力。相信这种活动对自行车运动的推广效果是迷人的。

  责任编辑:Alexa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sports.sohu.com/20151103/n425146281.shtml report 5068 前天(11月1日),2015第七届“磨房200公里”大型骑行活动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顺利结束。这一由磨房网发起的骑行盛事的举办地目前限于珠三角地区,但影响力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