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的于女士在她的邻居中办了一个小小微信群,这个群主要是用来相约海边散步和慢跑的。
昨天下了今冬第一场雪。她没有在微信群里相邀跑友,而是与丈夫独自去了海边健身,“天不好,大家都是上班族,别冻感冒了。我们退休了,一年365天能跑360天,所以我们还是要出去走一走、跑一跑的。”她回家后,在朋友圈里发了她的小米手机计步手环上11月24日运动成绩:今日步数11053步,超过了74.6%的小米运动用户。
记者了解到,目前像这样的“夜跑族”不在少数。截至目前,中国最著名的跑步网站“跑步圣经网”的注册会员已经超过25万,类似“青岛夜跑团”等QQ群、微信群有近百个。像于女士建的这种小群更是不计其数。
网上部落 网下部队
“今晚几点开跑?”
“7:45中山公园北门集合。”
“今天降温啊。”
“再冷的天也挡不住我的脚步!”
……
记者加入一个本地“夜跑团”的千人QQ群,晚6时许群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晚上8点整,成员们陆陆续续到达集合点,“稍息,立正!”一阵简单急促的口号过后,大家三四人一排,伴随着“一二一”的口号,步伐整齐地跑进公园的夜色里。
“成员年龄从‘70后’到‘90后’,我们通过QQ群、微信群发布信息,每天晚上都组织活动。”网名“紫枫”是团组织者和发起者,军人出身的他让这支“跑团”也颇有军事化作风。说起组建的初衷,他回忆道,“从部队复员后我体重增加到208斤,后来慢慢喜欢上了跑步,3个月里减掉20多斤。随后,一直坚持跑并通过朋友圈把大家都召集起来,把健身理念传递出去,一年多的时间就有八百多人加入进来。”
对于适宜夜跑的场所,他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东海路和八大关的空气比较好,但是道路并不适合初跑者,途中有很多十字路口需要注意安全,体育场和高校里的操场也有不少人跑步,但是里面的空气比较干燥。”
8时许,记者在市南区东海西路附近,还看到了另一群身着运动装的中青年市民相约而来,大部分为20至40岁。大家原地简单地热身后,就浩浩荡荡地排起长队沿着马路边“开跑”,大约半小时左右回到原地。
网下赛跑 网上“晒步”
相对于有组织地举行活动,不少热衷于跑步的市民每晚也坚持着自己的“暴走”计划,并且伴随着相关智能设备的出现,在朋友圈里晒步数成为当下流行趋势。
据了解,智能手表、手环等渐渐进入市民的生活,这些智能设备可以监测使用者的日常活动,记录每天行走的步数。此外,随着多款跑步APP的出现,带着手机去跑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家住李沧区郑庄社区的市民王海是一位“夜跑者”,同时也是一位“晒跑者”。“跑步曾经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但是科技的发展让跑步也有了更多‘分享’的乐趣。”王海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手机跑步应用“耐克酷跑”,“通过这个手机应用,你就可以记录自己的跑步路径、跑步速度、热量消耗等信息,并可以连接到世界最大的网络跑步社区和其他热爱跑步的朋友分享,让跑步有了‘社交’功能。”截至目前,“耐克酷跑”社区注册会员的跑步总公里数超过10.5亿,总步数近740亿。
“爱上跑步以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不一样了。”王海说,以前跑步只有自己一人,安装了手机跑步软件后,在家附近的李村河边暴走,达到一定距离时会自动报告成绩,“还能看到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减少了多少脂肪,如此一来劲头更足了。”运动结束后,他通常会把路线和步数发到朋友圈里,引来好多朋友点赞,“大家互相激励,锻炼的热情也高涨起来。当然,现在跑步变成了一种很时尚的社交方式,朋友圈现在很多人都会晒自己跑步的图片,这种社交方式能引起别人的关注,也说明有更多人关注跑步。”
这样“夜跑”更安全
近日,宝鸡女舞蹈老师夜跑殒命一事,引发全国“跑友们”的广泛关注。
以下是各方人士对“夜跑族”的小提醒——
最好穿反光衣或亮色衣服
“我上晚班,总能见到一些在道路上锻炼的‘夜跑族’。”一位出租车司机说,跑步者身上的衣服一般都不反光,要是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且路灯不够亮的路段,远处很难看清,等到近处看见才急刹车,很危险。
私家车主吴先生表示自己也曾被路上的一名跑友吓出一身汗,“晚上九点多,我开着近光灯,可前方几米远的地方突然看到有人跑步,我赶紧急刹车,差点就撞上去了。”
夜跑时别戴耳机
在市南区澳门路上,记者常常看到车主为夜跑者让路,有的车主长按喇叭,前方戴耳机的跑友依然不为所动。一位老跑友也告诉记者,戴耳机跑步已经被跑步界公认是夜跑“头号杀手”。
不建议在马路上跑
老跑友不建议跑友在城市道路上跑步,“在马路上跑,车多,难免就要避让车辆行人,而且汽车尾气等造成空气混浊,对身体也不好”。
女跑友跑前要摘下首饰
冬季来临,夜间人流量锐减。警方提醒,女性跑友在夜跑前,最好摘下身上闪亮亮的首饰,也不要带太多现金,并且一定要选择灯光明亮且人气聚集的地点结伴而行。如果女性跑者单独跑步,最好时间不要太晚,并且在出发前把路线告诉家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