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4日体育专电(记者吴霞、肖亚卓)3月4日晚,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队列滑大奖赛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中心海上王冠拉开帷幕。这项全新的冰上赛事,在这座“北冰南展”生根发芽的城市,受到了国际认可和冰迷们的热捧。
为期三天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加拿大、芬兰、俄罗斯、瑞典、美国和东道主中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运动员、工作人员参与。这一创新赛事“新”在哪?又有哪些看点?
上海是中国唯一一座举办过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两个冰上项目世界锦标赛的城市。国际滑联首次将冬季奥运会项目与非奥项目安排在同一时段、同一场地进行,设立短道速滑与花样滑冰队列滑联合赛,并选择上海作为先行者,为这一“世界首创”设立全新的“上海标准”。
看点一:“齐天大圣”助兴冰上盛宴开幕式
开幕当晚,除了简短的仪式外,由17人组成的表演团队献上花样滑冰表演节目《大圣归来》。整个节目时长2分49秒,情节主要有一些队形的变化,主要演员孙悟空表演跳跃、旋转等动作。据了解,文艺表演的音乐选取的是《大圣归来》,并融合了一些现代京剧和古典的元素。节目主要展现冰上运动爱好者相聚中国、欢聚上海、共同圆梦的深情厚谊。
参加开幕式的演员既有“老资格”,又有“新面孔”,曾为2015花滑世锦赛开幕式表演的冰童们再次回到这片冰场。在开幕式表演上,一位国家队队员扮演孙悟空,另有16位小朋友扮演小猴子。据悉,这些小演员们都是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选拔出来的花滑小运动员,最小的只有6岁。
看点二:比赛多创新 冰面“不软也不硬”
本次赛事首次将冬奥会项目与非奥项目安排在同一场地,设立短道速滑与队列滑联合赛;在同一时段“切换自如”,也许前半小时是队列滑行云流水般氛围,后半小时就是短道速滑充满战术配合的冰上接力。还首次在短道速滑接力赛中采用不同国籍运动员组队方式,排名一、二,二十三和二十四名的运动员为一组,以此类推,“老冤家们”有可能在同一个接力队。
虽都是冰上运动,但项目不同,冰面厚度也不同。按赛程安排,两项短道速滑预赛后,紧接着是队列滑比赛,晚场又将进行短道速滑决赛。冰面该如何设置,温度将如何控制?组委会决定:“超级杯”的冰面设定为3.5厘米到4厘米之间,温度控制在零下7摄氏度。国际滑联也确认,这将是未来超级杯冰面的厚度标准。
看点三:裁判席位加盖“二楼” 颁奖仪式“挪窝”
短道速滑速度快,需要软垫围栏确保安全;但队列滑转播需在场地四周安排同样高度机位,以确保“无死角”。如何保证转播角度完美,又能确保运动员安全?经过测量、验证,主办方协商做出了大胆尝试:把机位拔高在“二层高度”,以俯视角度进行转播。
裁判员座位安排也颇有讲究。短道速滑赛有15个裁判席,但队列滑赛裁判则有分工,专人分别看“脚”、看“头”,就要在第一层裁判席上加盖“二层楼”。经过设备配置和安全系数反复论证和研究,在1.7米高的一层楼上盖出了1.2米高的二层楼。30个裁判席,能同时满足短道速滑和队列滑裁判的不同视野和需求。
此外,观看上海超级杯转播时观众还会发现:短道速滑颁奖仪式,将移至队列滑和花样滑冰的等分席上举行。以往短道速滑都在冰场中央颁奖。这次为了统一两个赛事的颁奖仪式,短道速滑运动员们也将坐上等分席,像花滑运动员一样,在镜头前接受各方祝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