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内逐渐下行的经济大环境,自行车行业也不好做,大家都唉声叹气。不过作为经历过2008年台湾自行车狂潮的人,我认为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
历史背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爆发后,台湾失业率高涨,大学毕业生薪水从28000元(新台币)下滑到22000元,汽车市场也是大幅萎缩了约三成。不过就是在这样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台湾迎来世界范围里也罕见的自行车销售大爆发。在2008年,台湾一共销售超过一百万辆自行车,而台湾当时的总人口只有2300万人,也就说每20个人就有一个人买一辆。
在2008年的自行车风潮里,捷安特也从一个普通自行车企业,爆发增长为台湾的标志性品牌,获得和华硕、宏碁、HTC相提并论的名声。刘金标董事长成为台湾的家喻户晓的社会贤达,在岛内的影响力堪比大陆的李开复潘石屹等人,更被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聘为资政,成为智囊团里为数不多的商人。在2008年,捷安特的年营业额达到40亿新台币,在台湾市场占有率高达40%,稳坐龙头位置。一些人笑称,在台湾自行车里只有两个品牌,一个叫捷安特,另一个叫其他。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引爆了台湾的自行车热潮呢?
1、让自行车成为新的时尚:Cycling is the new Golf,在台湾,骑行这项运动被重新定位,如高尔夫球一样,是一件很酷的,也能彰显社会地位的事情。
2、一部电影:《练习曲》这部捷安特赞助的电影激起很多人的环台骑行冲动,也促成了标哥的环台之旅。
3、刘金标的环台骑行:标哥在2007年完成环台后,也点燃了台湾岛内的骑行风气。20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台湾人最想挑战的就是攀登玉山和骑自行车环岛。
捷安特旅行社经理蔡嘉津表示,捷安特旅行社5年里接待了超200个环岛骑行团,共有过万人完成了环台挑战,最年长的旅客已77岁,而最小的则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环岛旅行团中,有6成的车友选择客制化行程,包括台积电、台大EMBA、玉山金控等著名团体,并有4成的环岛车友来自国外,影响力大且广。
4、折叠车的兴起
5、夜骑风气的出现,扩大的骑行的适应情景。
6、大厂联手打造自行车,提高自行车的品质水平。
7、各地政府举办无车日活动:2007年举办了第一届台湾无车日活动,可以说是台湾第一场运动嘉年华,健身教练讲课、花车游行、特技单车等表演丰富了活动的形式,现场共有约万人在台北市内骑行,创台湾运动界的先河。后续的台湾无车日活动都能保持很高的参与度,从此台湾的自行车风潮正式成型。
现在可以从2008年风潮里学到什么?
1、社会的消费力不会平白消失,关键是如何争取。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中产阶级不断壮大,自行车业界要做的是去塑造“骑行=健康”的概念,摆脱以前自行车不入流,骑自行车的都是屌丝的思维定势。如果自行车业界能够营造一种氛围,将骑行与挑战自我划上等号,那么自行车也能大幅进入向高收入人群的生活。
2、高端自行车的分歧付款优惠方案:以英国为例,英国的CycleScheme与自行车企业携手,推出分期贷款,方便车友买到自己的心头好车。
3、在通勤车上下大工夫,特别是折叠车:折叠车在网络上是热度排名第二的车型,在国内线下的占有率也高达20%,不过业内对折叠车抱着热情不高的态度。在2008年台湾自行车风潮的兴起,折叠车就是背后的推力之一,市民几乎人手一辆,其中大行和Birdy更是满街跑。
4、先营造文化,再卖车:以哈雷摩托为例,重新打感情牌,还有历史和荣誉感。
5、公共自行车与政府的联合:让自行车赛事不再是骑行高手们的专利。
6、跨行业结盟:美利达曾经与福大众结盟,台湾许多媒体也推出订阅高端书报送自行车活动,而Specialized跟瑜伽服装品牌Lululemon也曾达成合作,这些有助于打入其他受众群体中去。
责任编辑:h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