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终究是到来了,即使我不愿意说。一个人,一座城,20载青春终将落幕,也告别了一个时代.....
1997年季后赛西部半决赛湖人vs爵士,系列赛大比分湖人1-3落后,第五战双方战况异常胶着,鲨鱼和霍利先后被罚下,湖人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年轻的科比-布莱恩特身上,然而当时还未满19岁的科比未能完成致命一击,在第四节最后关头以及加时赛中连续投出4记三不沾,以一场略显耻辱和尴尬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菜鸟赛季。
19年后的今天,还有4个月就年满38岁的科比即将在洛杉矶迎来他第1346场常规赛,也是他纵横天下20载的最后一场比赛。熟悉的主场,同样队名却物是人非的对手,犹如好莱坞剧情般的巧合轮回。是的,这TM不是开玩笑,明天之后,你再也看不到科比,在场上,打出哪怕一次铁。
整整20年,他从马龙+斯托克顿打到德隆+布泽尔再到现在的海沃德+费沃斯,当他的对手已经历经2次甚至3次重建,核心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和德州那两个叵测的大个子一起,像三座古老却坚挺的石碑,屹立在血腥凶横的西部,年复一年地跟那些看着他们打球长大的孩子,去撕咬,去碰撞,去搏命,去争夺那座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金杯。 从初出茅庐到行将退隐,科比在NBA的舞台上经历了出世,传承,夺权,扬名,巅峰,统治,下坡,没落。现在,真的只差一场迈克尔-乔丹和雷吉-米勒式的完美告别了。
是的,我知道一旦提及乔丹的名字,那些自从科比入行以来就没有停止过的争论和对比又会如不灭火焰般凭空出现,但是,或许是受制于年龄和见识,90后出生的我的的确确没有在最容易激发肾上腺素以及荷尔蒙的年龄目睹过乔丹的巅峰,但是这个20年来一直穿着紫金球衣的男人,的的确确陪伴了我整个中学的青春。
一句话:乔丹不过是集锦,科比才是我青春。
青春是一个荷尔蒙躁动的时期,无忧无虑的少年需要标签鲜明,夸张拉风的言行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及吸引异性的注意。就像80年代的诗歌和吉他,接触NBA之后的篮球,寄托着我们单纯的理想以及躁动的欲望。
劲爆疾烈的虐框重扣,华丽繁复的高低位脚步,优美地令人窒息的后仰投射,科比的横空出世就这么准确而让人无法拒绝地闯进了我们的心里。让还没来得及见证乔丹传奇的中国球迷第一次见识到,在姚明一样扎实却略显沉闷的背打以及千篇一律的投射之外,篮球还能够打得如此好看。你很难想象那些只具有普通身高的臂展的男生会去学习姚明的打球姿势和技术,而那道修长,飘逸还带点桀骜味道的身影,轻而易举地成为了绝大多数男生争相模仿的对象,而当初的那群男生,应该也就是差不多我这样的年纪了吧。
由此,科比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篮球迷心目中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以及地位就很好理解了,对于现在这群活跃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主力消费人群来讲,这个男人,可是他们整整一个青春啊。
从1996年到2016年,科比整个职业生涯跨越两个十年,这期间联盟每一个具有噱头和争议性的话题,几乎都有科比有关。超逸绝伦的实力以及桀骜不驯同时却让人心神迷醉的个性,让科比成为了NBA后乔丹时代绝佳的故事主角。想想科比为整个联盟提供了多少话题?科比和鲨鱼,科比和禅师,科比和AI,湖人和活塞,湖人和马刺,湖人和凯尔特人,他的年少成名,他的好胜执拗,他的天资和独断,他和鲨鱼的恩怨情仇,他的鹰郡事件,他的连续50+,他为自己正名的两连冠,就脸他的打铁数,都可以引发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的笔墨渲染。科比对整个联盟推广的影响力和话题制造力,直到2010年“决定”系列出炉后,詹姆斯才算真正接过了联盟首席话题制造者的角色。
正是科比20年来为全世界球迷留下的那么多丰富和鲜活的记忆,因此,在他宣布退役的那一刻,才会引发如此轰动的效应以及连绵不断,持续了整整一个赛季的怀缅和送别。信仰和情怀,就是今年常规赛收官日的意义。千万不要以为这两个意识流的名词多么一文不值,从去年十一月底科比宣布退役后,整个15-16赛季已经打上了送别科比的烙印。他的每一次登场,都能引发时光的追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球迷情感的宣泄,哪怕同一时间段隔壁的勇士正在刷新一个尘封了20年的纪录,对于遍布全世界的科蜜甚至科黑来说,4月14日的主角,依旧是这个男人。
输赢和胜负并不是篮球比赛的全部,青春和信仰更不是柏拉图式的笑谈。时间让科比伤病缠身,神威不再,但是时光的流逝同样慢慢地赋予了球迷缅怀科比的全部意义。我们需要仪式感,需要最后一次情感宣泄的契机,需要最后一次为那段翘课看球的青葱岁月亲手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在昨天俄城谢幕之前,科比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现在湖人还是一支争冠球队,那么一切都会不一样”。一切都不会不一样是什么意思?结合他疯狂的好胜心以及难以预计的执念,我们可以想象,哪怕现在的湖人还有一丝争夺总冠军甚至季后赛的机会,这个跟腱断裂后还坚持着站起来完成两次罚球的男人,会燃烧自己的一切,去拼那可能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机会。
这就是科比-布莱恩特,从他的全明星首秀咆哮着让马龙滚开,寻求跟乔丹单对单的机会开始,全世界就意识到这是个好胜而暴躁的天才偏执狂,他乐于并且十分享受把桀骜填进自己的骨骼里,招摇地炫耀着自己的天赋,炫耀着自己不听话不妥协的叛逆和个性,一如那个当初敢为了一件高达模型抑或一双名牌球鞋跟父母大吵大闹的我们。
然而,终有一天我们还是会长大,会把那些昂贵而实质意义不大的模型和鞋子塞进柜子的最底层,同样飞侠也会慢慢变老,黑曼巴不再锋利的毒牙再也刺不穿对手的皮肤。
13年那次重伤后,其实科比比任何人都清楚,跟腱断裂对于得分后卫来讲意味着什么,他腾空后仰的幅度不再能够大到无视一切对手的封盖,他的滞空时间不再能够支持他在空中做出过多的闪躲动作,他的启动以及转身速率不再能够为他轻松摆脱贴身防守,然而,他依旧选择了继续打球。
跟刘翔同样的伤病,但是他却没有像刘翔一样被背负着整整一个民族和国家自尊心的重担,但是他却选择了跟刘翔一样,为了自己心爱的运动继续用不再健康的腿脚,奔驰在赛场上。
科比18岁进入联盟,37岁依旧在29个球馆奔走,他人生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跟篮球度过。离开NBA,他自身承受的痛苦远远胜于旁观的任何人。于是乎,他又回来了,在35+岁的高龄重新学习新的攻击技术,他增加无球跑动和掩护空切,他调整了自己的投篮姿势,他开始频繁地使用投篮假动作虚晃碰瓷这种你在他巅峰时期几乎看不到的丑陋技术。
他还在奔跑,他还在投篮,他还在得分,他还在打球。他不相信医生,不相信教练,不相信不可能,他只相信自己。因此,一选择了回归篮球场,受伤,复出,受伤,复出,受伤,复出。在令人心疼而又有点无法理解的过程中,他挣扎地投丢着那些他曾经投得进的球,他总要亲自一次,又一次,再次以确认自己的确不行了,才肯放弃那个整整陪伴了他大半个人生的篮球。
换个角度想,如果不是他这样执拗的性格,又怎么能够在韦德头上投出那记匪夷所思的打板绝杀,怎么能够在一场比赛中轰下不朽的81分。他的光荣,他的低谷,他的辉煌与幽暗,甚至是他暮年愈发低效的球场表现,都是他自己找来的。求仁得仁,不过如此。
这样漫长而自我的抗争,也就是某些球迷口中的毒瘤属性,为他带来了无数尖酸刻薄却又富有创意的口水非议,而这一切一切,都是科比性格最真实的反映。有多少人恨他,就有同样甚至更多的人爱他。对于爱他的球迷而言,科比是青春的年少美好;对于恨他的球迷来讲,科比是青春的热血轻狂。科蜜和科黑,其实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因为他们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同一个球星身上,他们一同见证他的兴衰耻辱,他们一起陪伴着他走过最漫长的岁月。
对中国球迷而言,科比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大男孩,抑或他们早已把科比幻化成了当初的那个自己,当初那个还没学会抽烟,还没有臃肿的啤酒肚的男孩,他们需要从科比棱角分明,桀骜不驯却又让人目眩神迷的个性中缅怀那个年轻的自己。
整整20年,他完成了几乎所有年少时设定的目标,他留下了数不清的荣誉和故事,他成为了乔丹之后又一个划时代的NBA符号。他为所爱的篮球倾其所有,从身体到内心到灵魂,概不如此。这个世界上,多数人为了生活都在或多或少坐着自己厌恶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能够财务无忧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深爱的事业20年呢?
所以,真的没有什么号遗憾的了,当科比决定离开时我们看到前所未有的温情黑曼巴,他在向人们传达的更多的是,之前19个赛季都未曾出现过的对篮球的感恩和享受,以及不用再强行把球队扛在肩上的如释重负。
但是,科比在骨子里依旧是个杀手,你很难想象一个纵横天下的刺客,用手中的武器在市井中屠猪杀狗,因此,科比的谢幕一战,会否会给我们重现一条蛰伏已久的剧毒曼巴?
记者曾经问过科比,他想要怎样结束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科比的回答是,最好的送别,就是竞争。骨子里的好胜,让他无法放下杀手的尊严,没有经过任何的困难和战斗,去欣然接受旁人弯腰奉上的鲜花和胜利。他需要竞争,需要嘘声,需要强劲的对手激活他血液里的好勇斗狠,而我们,也需要这样熟悉的科比。那么,在你最后的一场比赛中,请榨干油箱中最后的一滴燃料,为这个只属于你的故事,画上最浓墨重彩的炫丽句号。(是的!我就是想看科比再扣一个!)
4月14日,也许是这些看着科比长大的孩子们最后的机会,放下手中的考研资料,翘掉昏昏欲睡的课程,义无反顾地在上班时间打开电脑,翻出那件压箱底的24号正版抑或盗版球衣穿上,手里最好再来上一个廉价的啤酒瓶,静静地等待着那个不听话的皮球被37岁零8个月的科比狠狠地摁进框里,然后大声喊道:“我艹!好(hão)球!”
这声音也许会乘着太平洋的风,被送到很远,很远,很远。
运动健身相关文章请关注公众号:运动发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