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 其他
NBA | CBA | 中超 | 亚冠 | 足球 | 综合

奥运年迎来电视体育热 请冠军综艺秀该怎么玩?

来源:新京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奥运年迎来电视体育热

  随着《我是歌手》、《王牌对王牌》等综艺节目落幕,各大卫视开始排兵布阵,目前十几档在播综艺中,范围虽涵盖运动、美食、音乐、婚恋、偶像养成等各方面,户外竞技类真人秀仍是主流。随着2016奥运年的到来,不少节目搭上了顺风车,“奥运”和“竞技”都成为其绝对主打的关键词。

  无论是浙江卫视的《绿茵继承者》、《来吧!冠军》,天津卫视的《冰雪奇迹》等新晋体育综艺,还是《奔跑吧兄弟4》、《极限挑战2》和《全员加速中2》等含有体育元素的老牌节目,今年的综艺节目中“半壁江山”都与体育元素有关。

  当体育的专业性碰撞综艺的娱乐性,孰轻孰重,怎样更有吸引力?在体育真人秀的背后,节目组有什么担忧?离体育综艺“爆款”,还有多远的距离?新京报记者采访了5档体育真人秀的节目组,试图给你解答。

  刘翔、郭晶晶、李娜……

  这些世界冠军怎么请来的?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在近来的真人秀中,不乏现役或退役的体育明星身影,如田亮、杨威、李小鹏等。《来吧!冠军》就请到了李娜、孙杨等世界冠军,而深圳卫视《极速前进》第三季也邀来当年的“飞人”刘翔,以及跳水皇后郭晶晶。这些冠军是如何请到的?

  《来吧!冠军》出品人郑伟龙透露,“体育明星不擅长综艺或电视表现,但往往很多节目要让冠军们做以前没做过的事”,郑伟龙说,“今年是奥运年,在跟他们交流时,发现所有冠军身上都有一种使命感,他们觉得有责任去推广喜爱的这项运动。比方说李娜,她来节目还是打网球,郎平带着中国女排上节目,还是打排球。他们也希望通过节目,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推广这项运动。”

  已播至第三季的《极速前进》也是如此,制片人张艺表示,在第二季时就向刘翔伸出橄榄枝,通过很多层关系才联系上。在刘翔问了很多专业问题,看过前几季,做了大量功课后,才答应节目组邀约。而淡出公众视野很长时间的郭晶晶,能带着先生霍启刚一起上节目,除了对“冲刺奥运”的题材很感兴趣,也想在综艺节目上积累一些经验。

  除了征得体育明星本人的同意,跟国家队、他们的家人以及团队等多方面沟通也很必要,“档期”成为决定他们出现的终极因素。节目中的体育明星不乏国家队教练、现役国家运动员或已退役国家运动员,他们的日程表排得满满。郑伟龙坦言,为了不影响现役运动员备战奥运,早在3月底就把12期节目全都录完。张艺也表示,“现役运动员都很难请,因为要备战奥运,不便打扰,所以我们会邀请退役的国家运动员,像李宁、王军霞等有记忆点的嘉宾。”他正在慕尼黑筹备《极速前进》第三季,透露节目中除了奥运明星刘翔、郭晶晶作为参赛选手加入,很多奥运冠军将作为游戏裁判或嘉宾现身。

  平底锅、小板凳……

  道具和嘉宾都是怎么选的?

  约体育明星难,娱乐明星的邀约,也是难题。既要能抽出档期,还要有能力与世界冠军搭档,或形成抗衡。为此,一些体育综艺节目组“几乎问遍整个娱乐圈”。“不像其他节目只要考虑知名度,或是够娱乐,在《来吧!冠军》中,我们要求他们至少在某项运动里是有一定基础,有技能,或是有助于打赢比赛的。”郑伟龙说,为了迎接郎平和中国女排,他们邀请到前排球运动员胡兵,以及运动能力很强的黑人,为了迎接李娜,邀请到擅长网球的谢霆锋胞妹谢婷婷。张艺也称,“极速”的明星嘉宾必须身体素质好,竞技状态十足,且富有挑战精神。“不说有多擅长某个项目,但会有一些硬性标准,比方说两个人中有一个会游泳,不恐高,会开车等等,涉及做节目任务时就很关键了。”

  当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都搞定了,如何让二者在节目中都发挥出擅长的技能?如何将体育和综艺结合得有趣?不同的体育综艺在节目形式上有所区别。《来吧!冠军》利用世界冠军和娱乐明星之间的技能差距,奇葩道具和任性规则都是为了让娱乐明星“有机可乘”,所以在节目中,中国女排队员们会拿着小板凳打排球,李娜的网球拍也被换成了平底锅。对此郑伟龙解释:“这些道具在正式录制前要经过各种测试。在世界冠军使用之前,要找专业的运动员来用,不能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只有不断测试才能在录制时达到效果。”想让观众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吸引力,娱乐必不可少。郑伟龙表示,首先要让大家觉得快乐,“如果太专业,未必是观众所关心的。”

  天津卫视《冰雪奇迹》的制片人于俊徳也认为,韩式综艺对观众的影响很大。这档明星滑雪竞技养成类真人秀在后期,同样融入“类似韩式综艺”的娱乐性。虽然前期研发时,他请来滑雪顾问团队,“把任何可能在雪上发生的游戏类东西都提供出来”。但在首发阵容上,他需要考虑艺人的“多样性和综艺感”。比如参加过亲子节目的杨威、钟丽缇,韩国男团成员周觅,以及曾经的冬奥会冠军王濛——这位短道速滑高手还出现在江苏卫视的竞技真人秀《非凡搭档》中,与香港演员黎明组成搭档。在曾经的“天王偶像”面前,冠军王濛变成了小粉丝,她在节目采访中感慨,“小的时候挂的海报,现在是我的搭档,把我争强好胜的心态一下抹平了”。

  冠军明星“互追”

  现实情况中很多世界冠军也“追星”。郑伟龙笑称:“当体育明星发现明星队伍里有自己喜欢的娱乐明星,会非常开心。反过来,很多娱乐明星也是世界冠军的粉丝,当他们看到偶像,就会相互产生化学反应,这很有意思。”而当娱乐明星跟世界冠军站在同一个赛场,双方会认真努力投入。《非凡搭档》的制片人易骅就表示,节目强调团结合作采用了“搭档模式”。选12组性格年龄不同、成长背景也不一样的偶像混搭,包括李小鹏、潘晓婷、林依晨、盛一伦等文体娱明星,要的就是“让不同人迸发出不同的火花”。

  “我们做了很多趣味化、娱乐化的处理,今天的对手就是明天的搭档。在换搭档的过程中,让观众看到不同的明星之间,不一样的相处模式,同时强调任务中有一定难度,这样才能‘逼出’选手拼尽全力、跟搭档好好合作的状态。”易骅说。此外,她认为“我们每一个挑战和游戏要做很多赛制、时间以及压力点上的测试,参加的每个人都要很拼,不能来作秀。但凡是来作秀的明星,稍不努力就会被大家说不认真”。

  滑雪、跳伞、游泳……

  花样运动背后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凡是户外运动竞技,不可避免会有受伤。《极速前进》制片人张艺坦言:“小磕碰一定会有。”但为了防止更严重的情况发生,节目组需做足前期工作。比如,赛前对参赛明星做体检和身体测试,遇到危险项目,在开拍之前会采用吊威亚、戴头盔等保护措施。“我们也有急救队,在比较危险的任务地点会设置救护车,还联系了能立刻飞来的直升机。”张艺强调,不管用不用得上,该准备的一样都不能少。

  从去年11月起,张艺跑遍了拍摄的10个城市,参与每个城市的调研和踩点。“试任务,不管危不危险都得试过。比如说在高空项目中,器材用到哪种钢丝,保险怎么买,买多少钱,都要操心。明星上节目,一个大额保险肯定是要的,针对一些危险任务,还要再单买保险。”

  易骅也介绍,节目组随队配3名医护人员,和专门急救药箱。但即使是这样细心筹备,受伤也无法完全避免。“比如说李小鹏。在挑战18块木板时,我们全部都试打过,连女生都打碎过18块,但没想到那天他逼得太急了,直接一拳下去,手受伤了,两周都没有好,这让节目组都很难受。”

  【回顾】

  早在2013年,在跳水节目《中国星跳跃》中就曾发生过严重的安全事故。释小龙在进行跳水训练时,18岁的助理不幸溺水身亡,之后荧屏上鲜有明星跳水秀。

  未来

  融合还是细分?

  浙江卫视《绿茵继承者》制片人封士杰告诉新京报记者,虽然在收视上不温不火,但他已很满意。“这个节目在足球圈引起很大反响,专业性更强。当时播的时候也没有定在综艺上,就想关注足球少年的养成。”

  但无论何种形式,大打“明星牌”,成为当下体育类真人秀共有的特征。封士杰坦言:“一开始做节目,明星是让大家快速关注的方式,但对体育本身未必了解那么多。等大众对一项运动深入了解后再做节目,起点和角度都会不一样。”《冰雪奇迹》的制片人于俊德也感慨,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很多年前做跳水节目,有明星穿着泳装跳水,观众都觉得新鲜,但现在竞争激烈,体育节目的制作有特殊性,剪辑的节奏,人物跟环境本身的关系,对制作团队要求非常高,现在有哪些制作团队愿意吃这个苦呢?”

  他表示,在中国缺乏特别专业的体育竞技类节目策划和制作团队,由于相关体育项目的受众人群基数小,为了照顾普通观众,只能加大体育类真人秀的娱乐性。“还是棚内节目、常规节目多一些,还得加入娱乐、八卦、互撕等等”。他形容体育综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体育类节目体现的是竞技性和体育精神,什么时候素人也能支撑体育综艺,而不是依赖于明星,就是行业成熟的表现。”

  郑伟龙则认为,不能失去“体育”这个重心。封士杰也对体育类真人秀怀有期待。“所有的节目类型都有逐渐养成的过程,像以前唱歌类、现在户外真人秀类,都是之前有很多节目在尝试,经过一定积累爆发,才会有爆款产品出来。从成熟的电视市场来说,体育综艺是个很重要的形式和类型,并且涉及很多营销。像乒乓球、篮球等运动,触及到的人群都不一样。这种节目类型要火,急不来,要培养才能让更多人喜欢。”

  易骅表示,未来跟体育相关的综艺和真人秀会更加细分。“比如说之前有歌手选秀,未来可能有运动员选拔和训练的真人秀。不会是笼统的挑战和竞技,体育综艺未来也可能诞生出偶像型艺人,并且和所有综艺混合成为一大类。综艺中有很多跟体育相关的内容移植进来,体育类的节目也会更加可视化、有趣化,让受众想去尝试,但体育综艺的特点是积极、热血,强调对比赛的真诚与投入,这是它的状态和精神。”

  别将体育“过度”娱乐化

  其实很难给“体育综艺”定位,现在这样的节目大多都是处于刚刚起步,而体育类节目泛娱乐化,两者是跨界和混搭,很难说最后归类于哪个,比如《奔跑吧兄弟》中,就有很多运动元素。但体育综艺,更偏向娱乐性,多少会降低专业性,把一些体育项目挑战极限,更高、更快、更远的诉求和体育精神,给解构弱化了。毕竟,体育不是表演,而是力量的竞技。做这类节目需想清楚,是想让大家通过游戏乐一乐,还是让大家对体育多些了解,每个节目的诉求不一样。奥运是有奥运精神的,不是单纯的大众体育能承载,在娱乐氛围中,很容易解构体育专业性。

  当然,积极作用在于,除了让大家看比赛,还能看到体育明星的另一面。如果有成熟的节目模式,通过专业人士或体育爱好者普及专业知识,使大家爱上某项运动,这未尝不可。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郎劲松

  C12-C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凌晨

sports.sohu.com false 新京报 https://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4/29/content_633017.htm?div=-1 report 4757 随着《我是歌手》、《王牌对王牌》等综艺节目落幕,各大卫视开始排兵布阵,目前十几档在播综艺中,范围虽涵盖运动、美食、音乐、婚恋、偶像养成等各方面,户外竞技类真人秀
(责任编辑:翟逸博 US028)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