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美骑观察丨铁三狂潮,是热风还是虚火?

美骑网BIKETO 阅读(0) 评论()

  2015年8月,万达集团以6.5亿美元完成对WTC(美国世界铁人公司)的收购。今年3月,WTC宣布Ironman两场中国赛事将先后于10月16日及11月13日在合肥、厦门举行(Ironman赛事此前已在中国中断了五年之久)。

  

  除此之外,2016年在中国大陆,各地共已公布了24场大大小小的铁协赛事与商业赛事(其中铁协赛事有19场),这里还未统计地方铁三俱乐部自己举办的“练习赛”。本赛季中,每个月都有比赛,全年共出现五次赛事“撞车”的现象(意为两场赛事在同日举行)。而两三年前,铁三爱好者可选择参加的铁三赛仅有10场左右。中铁协官网的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在中铁协注册的业余铁三运动员已经达到1万余人,未注册的业余参赛爱好者人群则更庞大。而WTC官网的数据显示,在WTC注册了的中国地区俱乐部已有88个。

  行业普遍认为,2016年是国内铁人三项运动的爆发元年。

  

  (更新至7月5日)

  圈内还预计国内业余铁三赛在未来两三年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以至于今年一月曾有流言表示WTC在万达的带领下收购了拉加代尔体育(Lagardère Sports)的耐力部门,由此获得了ITU(International Triathlon Union世界铁协)旗下五项赛事的主办权;也流传着Challenge赛事将瞄准中国市场的说法。

  火从哪儿来?

  2015年,国内马拉松路跑和越野跑赛事蓬勃发展,仅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赛事就达到134场,比2014年增加了83场,而参赛和完赛人次相比2014年增长了超过100%;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国内自行车业余赛数量激增,遍地开花,各系列赛事争相做全做大。

  就像游戏里的“升级打怪”一样,这数以千万级的跑步爱好者,在单项赛事不断PB后,除了去争国际大赛的报名资格,还能找什么样的参与形式去发挥自己不断提高的运动能力?而数以百万级的自行车爱好者,眼看自己在业余赛的大集团里常常摔得伤筋动骨也站不上领奖台,或在完成一些PBP选拔赛后寻求更虐的活动,那有没有什么参与形式能在安全环境下提高挑战?游泳爱好者,极难有机会玩一次公开水域的比赛,上哪里找条件?

  答案都是铁人三项,这些单项的运动人口都属于进入铁三的潜在群体,铁三慢慢在成为他们自我训练到一定阶段后的生理和心理的共同诉求。

  

  万达赶紧添了把柴

  那么,让铁三圈为之狂欢的万达收购之举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

  1. 家门内的比赛。在过去的五年里,铁三爱好者若想征战Ironman的赛事,最近也得前往台湾,隔道海峡的距离带来了起码五位数的单次参赛费用。而现在有一南一北的两个城市可选,方便省时省钱,刺激了许多人把它们作为自己的首场70.3距离赛。

  2. KONA名额福利。每一年,全世界有超过80000名铁人三项运动员在争夺夏威夷KONA世锦赛的参赛资格,最终仅有2000名佼佼者能站上KONA起点。以往中国爱好者若想在世界分站赛上获取资格,需前往国外面对各国好手的竞争。今年,WTC将在Ironman70.3合肥站与厦门站共向所有分龄组选手提供30个KONA世锦赛名额与50个将于2017年在美国田纳西州举行的70.3世锦赛晋级名额,这让中国更多的铁三选手有机会站上Ironman的最高舞台。

  

  3. 亚洲俱乐部冠军联赛。2016年,在亚洲举办的12站Ironman或Ironman 70.3赛事中,只有合肥站被设为了本年亚洲俱乐部冠军赛决赛。俱乐部们以往参加的亚冠联赛积分赛是取俱乐部所有完赛运动员成绩进行积分累计的,而决赛仅取每个受邀俱乐部前五名完赛的运动员(不区分年龄组)成绩进行累计,成绩最佳的俱乐部即为亚冠联赛总冠军。把决赛设在中国,方便中国俱乐部的高水平选手去争取团体荣誉。

  4. 培养国内小铁人。今年六月,WTC的品牌赛事IRONKIDS世界小铁人中国首赛落户广州花都的万达广场,共有600个孩子参加。从1-2岁的婴幼儿,到13-15岁的少年,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赛程和年龄组。在民间赛事中,以往已有小铁人赛的优秀案例,而WTC更有资源去开展更大规模、数量更多的这类赛事,为这项运动的未来埋下兴趣的种子。

  5. 中文界面与中文资料。平日我们判断一个国际自行车品牌是否重视中国市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其官网的语言是否有中文可选。今年2月,Ironman官网报名的中文选项正式上线,而全网的中文翻译工作也在进行中。目前,Ironman的中文官方公众号和官方微博都在发布相关的中文资料,选手再也不必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了。

  6. 社会关注度。王健林收购WTC这件大事本身,就已让许多人一夜间知道了铁三运动。从前只有专业媒体关注的话题,也获得了大量大众媒体的报道。

  7. 抢占份额还是携手并进?在铁三运动发达的国家,Ironman赛事对本土赛事在争夺选手、赞助商资源上是颇具倾略性的。而此次回归中国,Ironman把两场赛事安排在了赛季的最后两个月,给本土赛事留足了空间。尽管小编自己也因为报名了厦门70.3而再没预算参加其他本土赛事,但试想若Ironman抢占五月黄金期,便是太抢风头了。选手们还是更希望看到更多各具特色的、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赛事出现。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品牌商的涌入

  恰逢这两年自行车市场总体不景气,自行车品牌商纷纷在寻求新方向,铁三的兴起也被视为一种商机,他们意欲用赞助等方式打入铁三群体。

  SRAM从2015年7月开始对中铁协业余健将级运动员王开元提供器材赞助和比赛协助。在2015~2016赛季,王开元的战车装备了SRAM传动系统、ZIPP轮组及Quarq功率计。

  2015年亚洲自行车展首度开设铁人三项专区,由上海铁人STC主导,多家海外铁三用品公司首度参展。

  

  在2015年,国内著名代理商兴升阳的品牌经理张柏雄先生就与我谈过他对铁三方向的强烈兴趣。2016年,他不仅大力推广ARGON 18的铁三整车,还赞助了北京的“第三连俱乐部”和深圳的“深无限俱乐部”这两个注册俱乐部、已完成KONA世锦赛并仍活跃在国际赛场的春煦、已获得2017年KONA资格的“老爷子”、王开元及链轮的其他车手,大致囊括了圈内曝光率最高的人物。

  

  2016年5月,在日本排名第一、在KONA选手中使用率排名前十的铁三战车品牌CEEPO首次参展中国展会,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当中签约了中国各地多家经销商,计划在年底正式建立中国办公室。

  

  相关自媒体的出现

  在国内还没有出现专注铁人三项运动的专业媒体的背景下,自媒体也随着这波潮流陆续诞生。

  由春煦创建的微信公众号“全球铁人三项资讯”是较早诞生的“大号”之一,如今已颇具人气。他与好友张敬合伙创立的“全球铁三”,已在今年开展多次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交流活动。

  方舟,一名从2002年开始从事铁人三项的专业运动员,前国家队选手,从2015年9月开始创立个人公众号,成为国内首位以自媒体形式传播知识经验的专业铁三运动员。该公众号至今能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

  动见体育,诞生于2016年5月,一个专注于铁三/自行车/跑步相关的训练知识、装备资讯、行业评论的自媒体平台,背后有上海铁人STC的支持。该号更新频率很高,且内容专业、富有可读性。

  除此外,各地俱乐部及爱好者开设的公众号及微博大号更是数量繁多,在当地都有自己的影响力。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铁三在日本和台湾那么火,从上文的现象看,中国现在也开始有苗头了,我们也会达到他们那样的热度吗?这里的商机对各方投资者和品牌商而言真的有利可图吗?我们能否发展出如他们那般庞大的参与群众?看好这项运动的人在未来会不会失望?

  铁三赛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从政府的层面看,举办铁三赛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还是可观的。欧洲著名国际铁三比赛组织Challenge Family在2014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铁人赛事会对举办地诸多行业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包括酒店住宿业、餐饮业、加油站、零售业、景区旅游业等。此外,城市街道和比赛赛道的设计结合将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报告指出,一场1000人参加的铁人三项比赛,人均携带朋友或家人数为2.5人,人均停留时间为4天3晚,举办地的酒店消耗总数为4,000个。城市直接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这还并不包括比赛宣传所产生的间接经济价值,以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据美骑记者在台湾当地的了解,那里自行车赛事的数量在逐年减少,而大大小小的路跑赛事是每周都有,铁三赛事更是逐年增多、非常流行。背后的原因是自行车赛需封路的路段往往很长,常常引起市民的不满,给政府造成压力。而马拉松及中小型铁三赛(自行车赛段设置为绕圈的形式)不需封闭那么长的路段。

  在中国的体制下,政府在封路问题上还是很有话语权的。既然赛事有利于推动经济和旅游文化的发展,政府不大会成为这项运动发展红火的阻力,反而有可能成为保护力量。

  铁三热会推动铁三自行车的销售?

  据兴升阳透露,Argon-18的7075铝合金版铁三车E80在国内上市一周,销量就破了20台,往后又接到了许多各地团购的订单。这辆配备碳纤前叉、碳纤坐管、105套件和Vision轮组的整车有着较亲民的价格,在走量方面自然表现比较突出。

  

  在这场潮流中,其他品牌是否同样感到铁三车销售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除了售价比较昂贵,铁三车其实并不完全适合刚入门自行车运动的新手,而目前国内的铁三人口里恰恰有大量的自行车新手。

  铁三车因其不同于大组车的几何设计和休息把的安装,能帮助选手在游泳赛段后休息上肢。它注重空气动力学设计,因此在不能跟车的情况下能提升选手的骑行效率,为接下来的跑步赛段节省体能。

  但也由于铁三车的几何使选手的重心偏向前轮,以及休息把的使用,操控性被一定程度地牺牲了。很多人在第一次接触休息把的时候都反馈说感觉“似乎总要摔车”,尤其是过弯的时候。新手跳过大组车直接选择铁三赛,可能会降低安全性,也较不利于基础的骑行习惯和车感的培养。

  也许短期内,各自行车品牌在国内还不能明显感受到铁三潮对销售的帮助。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铁三相比马拉松、自行车的参赛成本

  小编今年报名了厦门70.3铁三赛,而全年为了参加这一场铁三赛,我的个人花销如下表:

  

  没在此列的装备是因可与单项运动通用,非只能在铁三比赛中使用。这里也没有计算为训练游泳产生的游泳馆门票及培训班的费用,为进行力量训练付出的健身房费用,运动按摩及运动损伤康复的费用等等。

  5700元是什么概念呢?根据中国南方人才市场2015年给出的薪酬调查报告,广州的平均月薪为6911元,一般市民也许需拿出将近一个月的工资才能消费得起这场比赛。

  玩马拉松和骑行,虽然都要烧装备,但不敌玩铁三这样要烧三个项目的装备。

  国内跑一场全马的报名费基本在80~200元的范围内,地方性的小型自行车业余赛的报名费在100元以上就会引来抱怨,而铁三赛中即使是本土小比赛也是400~500元起步。

  能不能出现门槛更低的铁三赛事?

  报名费高昂的Ironman可以把这项运动归为中产阶级的精英运动,但铁三若要在国内获得大量的参与人口,降低报名门槛是十分必要的。单场比赛的报名费降低了,爱好者才更有更可能参加更多赛事;总体的报名费降低了,爱好者才有可能在装备和训练上有更多预算。

  赛事公司要维持运营,若要降低报名费,必须得到更多商家的赞助经费。收购了WTC的万达有资源有能力与Adidas这样有实力有形象的赞助品牌合作,而小型本土赛事的招商能力呢?

  

  就近可选的小赛事越多,爱好者们越可缩减参赛路费,越愿意参加比赛。而若单项热门赛事的报名费过高,挤占了爱好者们的预算,让小赛事的报名人数不足以维持运营,小赛事就不会出现分布各地的繁荣景象,预算少的爱好者就只能“望赛兴叹”。若铁三最终在中国成了“富人运动”,脱离了群众,它就不可能发展至马拉松和自行车运动那般火热。

  综合上述分析,你们觉得铁三热终究会限于小圈子,还是会逐渐像欧美国家一样往群众运动的路径发展?它真有那么热吗?在中国人的普遍消费能力达到发达国家人民的水平时,铁三真的会成为我们的消费首选之一吗?

  责任编辑:Alexa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sports.sohu.com/20160705/n457922816.shtml report 7408 2015年8月,万达集团以6.5亿美元完成对WTC(美国世界铁人公司)的收购。今年3月,WTC宣布Ironman两场中国赛事将先后于10月16日及11月13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