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自行车怎样踩踏更有效率?应注意收力发力重点

  一般人普遍认为自行车的“踩踏”并没有什么技术性,因为踩踏不像泳姿或跑姿,动作人人皆异,每个人的脚掌在踏板上都是画圆,并没有差异可言,所以也没什么技术可谈,想骑得快,用力踩就对了。

  但当我读了"Pose Method of Triathlon Technique"(铁人三项技术的姿势方法)这本书之后,才了解到“踩踏”原来存在“技术”。

  传统上所认知的技术是把目标放在发展流畅地圈状式踩踏,使双脚在踏板每一个点上所施加的力量都相同。 大部份的人也认为“圈状式流畅地踩踏,平均分配下踩/上拉力量”的踩踏方式是优秀的自行车选手骑乘时所做的事。

  但运动力学家在研究了优秀自行车手的踩踏力道之后发现,仅管他们的双脚看起来是流畅地画圆,事实上他们并非把力气平均分担圆上的各个点上,而是把主要的力气出在垂直踩踏的“一点到四点钟方向”,这样才能有效“创造较大的力矩”,他们在上抬过程中所花的力气对于驱动后轮几乎没有帮助。 主要施力点发生在垂直往下踩时的一点到四点钟方向。 最大的力矩发生在90度时,也就是三点钟方向。 越大的力矩施加在踏板上意指你的轮子将跑得越快。

  视频中的图表显示自行车选手以平均功率持续踩踏一个小时,各个角度所产生的平均力矩。 从实验中的数据图我们可以发现,90度时(三点钟方向)的力最大;180度以后(也就是通过下死点以后),施加于踏板上的力虽然变小,但却没到负数的程度(负数代表的是上拉的施力方向),那表示优秀自行车手在上抬时所花的力量并没有用来驱动后轮。

  铁友提问

  问1:在0度与180度的力矩并非是0,是否代表着仍有前踢与后拉力量只是不会太多?

  答1:没错,越少越好。 在0度与180度的力矩并非是0,但会是最低点;技巧好坏的差别在于“时机”与“力的集中度”,图中下方是练完技术训练动作后的改变,两脚踩踏力量的集中度从62与58度,降为38到45度,虽然花的力气一样,但把力集中在最有效率的三点钟附近,但输出的功率会比较大。

  问2:要能在三点钟有最大力气的输出是否需要有出力的淮备期?是从11点开始好抑或1点还是2点?

  答2:没错,一定要提前,因为力不可能忽然产生,所以尼可拉斯博士在"Pose Method of Triathlon Technique"(铁人三项技术的姿势方法)中很明确指出要从1点钟开始把重量分配上去,3点力到最大,4点就要把力收回来。

  问3:所以国峰老师的意思是,脚不需出力做拉提吗?

  答3:不是,当然还要出力气拉提,但不用用力到驱动后轮(因为连顶尖的自行车选手也不会去做这件事),从下死点到上死点的阶段,上拉的力气只要使脚的重量从踏板上消失即可。 在高转速下,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精淮的技巧。

  问4:请问国峰教练觉得在一点钟就开始下踩踏板好还是往前下推踏板(尽量施力垂直力臂)好呢? 因实际操作时间很接近,如果是向前下推那么在三点时的力量方向难免如您影片中图之方向,如果直接向下踩似乎较能于三点创造最大力矩但在1-3点的力矩就会被抵消,不知您看法为何?

  答4:先传一张接近完美的踩踏技术分析图,我个人认为在骑公路车时,不管在1点钟还是3点钟,都会“略微”向前产生法线力(下图中的浅蓝线),当然还是切线力较大(深蓝线)。 因为公路车的座管角度较大,所以比较容易像下图这样踩。 不过这已经接近完美,你可以看到从下死点到上死点阶段完全没有负向力,代表这个阶段的踏板上完全没有脚的重量。

  补充:趴休息把时比较难这样踩。

  下面这张图则是相对来说踩得比较不好的,因为从下死点到上死点有负向力(蓝线),负向力会抵消下踩的力;此外,它在5~ 6点钟方向的力气还用那么多(没有时即收回),大部分的力都会浪费掉。 应该在4点就把力收回来,这是"Pose Method of Triathlon"在踩踏技术教学上的重点。 书中有一系列的技术训练动作在教人做到这件事。 因为“明白”很简单,但要做到很难,需要特殊的练习,这是尼可拉斯博士厉害的地方。

  补充:这个图形比较像三铁车踩出来的,但技巧上的缺点就是收力太慢,发力重点错了!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sports.sohu.com/20160818/n464796037.shtml report 2937 一般人普遍认为自行车的“踩踏”并没有什么技术性,因为踩踏不像泳姿或跑姿,动作人人皆异,每个人的脚掌在踏板上都是画圆,并没有差异可言,所以也没什么技术可谈,想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