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北马倒计时:一位跑马老司机的“十年北马”

  

  作为中国首马,北马向来备受跑者的关注。以往的35届马拉松,承载着太多跑友们的参与其中的故事。关于北马的一点一滴,也牵动个每个参与跑步的人。在跑步已成为一种大众潮流,甚至一种生活方式的认知中,人们对马拉松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元化。

  这一次,知行合逸选择了一位北马老司机,用他自己的经历、体会和感受,讲述自己从2005年到2014年间参加10次北马的经历和感受。透过他的文字,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再来了解一下北马。

  

  杨建平

  63岁

  至今参加了北马等45场境内外全马

  PB:2008年的杭州马拉松339

  连续10年参加北马

  去年完成莫斯科等4国(二战路线)马拉松

  2016年北京半程国际马拉松年龄段第7名

  2016年的成都马拉松中,我与田同生(《百马人生,从55岁开始》一书的作者)的女婿曹树伟相识,闲聊中得知我已连续跑完10个北马全程,他便急忙地问我10块奖牌的事情。得知一块不少时,曹树伟大喜过望,回北京后立即登门拜访,把那10 块奖牌全借走了,说是办马拉松画展用。

  

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北马的10块奖牌。

  2016年7月9日,中国或许世界唯一的《十川马拉松100奖牌画展》在北京开幕,看到展架上那10块平时并不起眼如今却被镶嵌在别致相框里再配上田十川绘制的绝妙彩图,顿时显得一切都变得那么不一样,有意义起来。

  站在展架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着每一块我佩戴过的奖牌,10次北马的经历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1】52岁那年

参加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北马

  

2005年北马参赛中

  马拉松如同初恋,人生的第一次,总是那么令人难忘,我第一次参加马拉松便是如此。

  2005年,在朋友的鼓励下,我神使鬼差地报名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那一年我已52岁。经过一段循序渐进的训练,10公里、20公里、30公里……我逐渐进入状态,为参加42.129公里的全程马拉松做好了准备。

  10月16日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到处是激动人心的场面,对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赛的我,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和刺激。起跑后,我踏上了42.195公里的征程,那种亢奋、激动和豪迈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从十几公里开始,我一直和几个老外一起跑,他们身体素质好,节奏感强,跟起来比较轻松。

  

2006年参加北马的杨建平

  马拉松的30公里被称为“鬼门关”,也就是人的体能消耗的极限,只有靠意志才能渡过难关。那时,我的大腿肌肉和膝盖疼痛加剧,心肺承受能力下降,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我怀疑自己能否坚持到底?

  在35公里补水站,我听说前面有一个选手,在跑到27公里处时倒下,已被急救车拉走。这对我思想压力很大,想到自己也可能会倒下,甚至想到死,那一刻我想起了赛前亲朋好友的一再叮嘱:不要硬撑,不行就停下来!可是,一想到马拉松的精神所在,我还是说服自己最后坚持。

  

2007年参加北马的杨建平

  目标越来越近,终于跨过了终点线——4小时30分35秒,这是我第一次马拉松的成绩。过线后,工作人员为我披上毛巾,此时的我好想哭……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但最终还是抑制住了。我的腿不能打弯,身子有些发抖,浑身疼痛难忍。一名工作人员见状走过来询问,因为不打紧,扶墙站着休息了一会。

  几分钟后,我独自一人蹒跚走出奥体中心体育场,看到蓝色的天空,我的心胸豁然开朗,这时我才突然明白:我坚持住了!我挑战成功了!

  

2008年北马开跑前

【2】最寒冷的一届马拉松

大家好像是来参观冰雕展或滑雪节的

  从天安门广场出发不到10公里,我就看到两名黑人选手,在路旁冻得瑟瑟发抖,这些称雄世界马拉松的非洲猎豹,也扛不住北京的严寒,终于选择了退赛。跑到海淀区蓝靛厂南路时,选手们的身体暖和起来,开始“丢盔卸甲”,沿途满地都是丢弃的雨披、手套、帽子、衣裤、羽绒服等御寒衣物,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终点。

  

2012年北马赛前留影

  发现此届北马日本和韩国选手明显减少,我想可能与中日钓鱼岛事件和朝鲜半岛局势有关。据日本媒体称,这年的北京马拉松赛组织方发出通告,声称由于钓鱼岛问题引发中日关系紧张,为了顾及日本选手的安全,所以不欢迎日本选手参加,日本赞助商也全部被谢绝了。不过,赛途中,也遇到几个身着印有“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标记文化衫的日本选手,他们沿途一如既往地受到北京市民“加油”的声援。

  

2012年,开赛前的场景。

  到了25公里处的学院路,刮起了四五级北风,吹透了单薄的运动服,让选手们苦不堪言。由于天气寒冷,收容车上坐满了退赛选手,路边东倒西歪的身体不适选手也在增多,据说,有1000多人出现了肌肉拉伤、肌肉痉挛、低血糖、腹痛、甚至晕厥等情况,附近医疗站和急救车及时进行了救助。

  逃出35至40公里魔窟般的奥森公园后,我开始兴奋起来,因为和女儿、女婿事先约好,他们带着摄影器材,在终点鸟巢迎接我。在距离终点还有200米左右时,我发起冲刺,高举双手,摆出一个早就设计好的动作,让女儿、女婿和摄影师们抢拍,然后像英雄一样冲过了终点。

  

2012年完赛后留影。

【3】“尿红墙”成为焦点

反思中国马拉松与国外马拉松的差距

  2013年,北马已进入第33个年头,和往年一样这年的报名还是很难。所幸的是本届北马组委会推出了 “5小时完赛绿色报名通道”,我2012年北马的成绩是4小时36分,自然有资格坐“头等舱”。

  10月20日清晨8时整,随着一声发令枪响,选手们以排山倒海之势依次冲出起点。人流涌过天安门广场,沿着长安街向东。但是,在经过南长街一带时,一个令人尴尬的场面出现了:在阵阵哄笑声中,一些选手跑到红墙根下,排成一排如厕,成为赛会的独特一景。

  让人唏嘘的是,这一幕,将2013年的北马推上了舆论浪尖,关于“尿红墙”这个传统,讨论甚多。

  

  2009年北马开赛前

  2010年北马赛前留影

  2011年北马完赛留影

  赛后,北马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其定性为“不文明现象”。我那年已是第9次参加北马,虽然自己从未尿过红墙,但作为参赛者,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些想法的 。尽管明白文明人不该随地大小便,但在这场赛事中,选手的行为也有不得已之处。据我所见,赛前10分钟选手们还在厕所前排长队,许多人不得不憋着尿参赛,但生理需求有时候也会超出自我约束,最终不得已出现了尿红墙问题。

  

  这件事,也不是指责,抱怨或者埋怨。对于跑友和组委会而言,最该关注的应该是,怎么样从每个向度,去完善这场赛事。

  起点处的“如厕难”,其实是世界各地马拉松赛的通病。但他们在解决“如厕难”的问题上,做得比我们要好。以英国为例,伦敦马拉松将出发点设在格林尼治公园,那里有400个流动小便池,可以解决大部分男选手的问题。爱丁堡马拉松还为女选手设置专门的厕所,她们也可以选择在“露天厕所”解决问题。

【4】雾霾下的马拉松

很多人弃赛、中国女队连冠终结的一年

  2014年10月19日凌晨,当我拉开窗帘,外面灰蒙蒙一片,昆玉河对岸灯光昏暗,不远处的玲珑塔只露出模糊的轮廓。今天有雾霾我是知道的,但这么严重,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还去跑吗?尽管心有不快,但我最终决定还是去跑自己的第10个北马。

  天安门广场已汇聚了众多参赛者,不少人还戴上各式各样的防护装备,使北马在八面 “霾”伏下显得有些怪异与压抑。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将自己笼罩在浓厚的雾霾之下,倾听着人们对恶劣天气的肆意调侃,既无助也无奈。

  天公虽不作美,但雾霾影响不了参赛者的情绪,气氛仍然那么热烈,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引力。今年是北马的“改革大年”,组委会方面推出多项新举措,令人耳目一新。比如赛前唱国歌,这是从来没有的。在雄壮激昂的歌声中,选手们个个表情严肃,热血沸腾,仿佛要唱着国歌奔赴保卫祖国的战场。

  那天也有一对夫妇选手,戴着高倍防护口罩来到现场,以退赛的方式抗议组委会在雾霾天气进行体育赛事。他们质问道: “跑步是为了健康,但在雾霾天气下跑步对健康的影响太大,本届马拉松为什么就不能改期?”

  其实他们不了解,大型国际赛事是不可能轻易改期的,北马有约46%的参赛选手来自国外及国内各地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就是可以延期或改期,谁又能保证之后不会再遭遇雾霾呢?

  

  比赛当天,除了雾霾外,气温、湿度和风力都比较适合比赛,加上为防尘跑道已撒过水,跑起来感觉很舒服,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的反应。我顺利地跑完全程,成绩是4小时56分42秒,在同年龄段排列第301名。

  从公布的成绩单可以看出,在2.2万名全程参赛选手中,只有15399名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他们没有被雾霾吓到,是真正的北马英雄,以挑战极端天气的完胜再次宣示了什么是马拉松精神。

  赛后疲惫地躺在床上翻看微信,先后看到了《你是那个跑了北马的SB吗?》、《不跑北马就不是SB吗?》,心里很不是滋味。骂人固然不好,但从这唇枪舌剑的檄文式的对骂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两种对马拉松精神的不同理解和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对撞。

  其实,参加马拉松赛不是强迫,谁对雾霾有顾虑可以选择放弃,但不应该干涉别人参赛的权利。事实证明,那天雾霾虽然严重,但也不像有些人形容的那么可怕,绝大多数参赛者和北京观众的心情没有受太大影响,他们对这场比赛的热情及得到的快乐,远大于他们对雾霾的担心和恐惧。

  

  雾霾中北马一幕

  平心而论,马拉松爱好者难道不懂得惜命吗?据我所知,他们平时训练也会选择空气质量好的时间和环境优美的路段进行,他们也会采取适合个人身体条件的科学训练方法,他们也有很强的身体保护意识以避免跑步受伤……

  终年坚持,风雨无阻,马拉松爱好者们的期盼不就是能在马拉松赛事上展示自己吗?何况,还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事呢!马拉松带给他们的不光是精神上的享受、体魄上的强健,更对他们的工作、学习、事业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他们对马拉松精神有比一般人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5】最美的一段赛道

“水上威尼斯”的十里昆玉河

  

  从慈寿寺桥到颐和园,应该是整个北马赛道最好的地段——既被称为“水上威尼斯”的十里昆玉河。这条路段我非常熟悉,经常沿着这条河从家跑到颐和园,大概不下一百个来回了吧。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两岸是密集成片的樱花、木槿、杨桃、李树、梧桐等树木,护坡全被如茵似毯的草坪所覆盖,在这里跑步真是太惬意了!

  我喜欢这段赛道不光是因为景色美,还因为我家就在这段赛道的河边,12公里里程牌正好在我家楼下,每次经过这里时都有一种很温馨的感觉。

  

  2013年北马参赛中

  2013年那届北马赛后,我在当天的日记里是这样写的——快到昆玉河的蓝靛厂南路了,我心里一阵激动,想到全家在12公里处迎侯我,脚步也快了起来。远远看见女儿杨坤抱着小外孙在路边张望,我大喊了一声“葫芦”,他们惊喜地发现了我。小外孙才9个月,长得圆头圆脑,我们都叫他“葫芦娃”。小外孙第一次见这么多的人,感到很好奇,对姥爷一身运动装的出现更是反映不过来。我举着他象征性地跑了一段,希望他以后也参加马拉松运动,比姥爷更强健、更有毅力……

  

2014年北马参赛中

  又过了一年,我再次跑到12公里处时,看见家人抱着小外孙在路边翘首张望。我冲过去一把接过小外孙,把他高高举过头顶,逗得他“咯咯”直乐。这年小外孙已今昔非比,只见小家伙头扎红色头带,胸别马拉松号码布,还挂了一个运动员证,俨然一个小马拉松参赛者。我抱着小外孙跑了一段,引起选手和观众一片喝彩,我盼望有一天能和小外孙一起参加北马,共同跑在这条美丽的赛道上。

  201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沿着二战历史的轨迹,从国内卢沟桥跑起,先后完成了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柏林、日本大阪等几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马拉松。令人遗憾的是,那年莫斯科和北京马拉松同是9月20日举行,连续10年的北马被中断。

  10年北马让我受益匪浅,使我逐渐领悟了马拉松精神的真谛,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马拉松之行不就是对10年北马的总结和回报吗?从2016年开始,我将继续进行中断的北京马拉松历程,让自己跑得更充实、自信和豪迈!

文图,杨建平

编辑,向右看

感谢阅读,请勿转载

看懂下图

跑步报名服务更便捷

知行合逸公众号菜单说明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知行合逸报名平台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sports.sohu.com/20160911/n468184584.shtml report 13501 作为中国首马,北马向来备受跑者的关注。以往的35届马拉松,承载着太多跑友们的参与其中的故事。关于北马的一点一滴,也牵动个每个参与跑步的人。在跑步已成为一种大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