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徐恬 通讯员 倪志聪
记者昨天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布实施。该规划亮点纷呈,如首次提出调查失业率目标、量化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开展医保按病种付费改革、大幅增加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打造灵活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等。
“十三五”每年新增就业8万人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历经一年多的规划制定,共有五篇、十一章、四十节,具体提出5大发展目标,第一项目标是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全市每年实现新增就业8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5%以内。组织开展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10万人次,扶持大学生创业1万人。
具体的做法包括: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就业环境,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指标;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对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办创业学院;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建设一批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为劳动者创业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服务。逐步扩大创业扶持对象范围,使更多的创业群体获得创业扶持等。
逐步将体育健身、临终关怀纳入医保
第二项目标是巩固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十三五”期间,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城乡医保参保率95%以上,社会保障卡持卡覆盖率90%以上。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医保谈判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结余奖励机制、付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等,试点实施按疾病诊断分组(DRGS)付费方式改革;逐步将符合规定的医养融合、临终关怀、康复护理等服务项目,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推动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余额,用于体育健身、预防保健等健康服务消费;在养老保险方面,将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延续参保制度;按照“同城通办、一窗全能”的业务模式,实现社会保险经办无纸化、参保档案电子化、清单打印自助化,最终实现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可以不受注册地或户籍地限制,就近到任一业务窗口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
探索高层次人才积分制认定
第三项目标是强化人才保障智力支撑,助推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到2020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000人,带动引进留学人员2万人,新增认定国内高层次人才1500人。新增技能人才110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5%。接收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引进市外在职人才80万人以上,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超过1000家。
我市将利用特区立法权,推进出台经济特区人才条例;调整完善在职人才引进政策,强化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指标;探索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双向交流机制,鼓励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探索实行特设岗位、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宽体制外人员流向事业单位参与科技创新的途径;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积分制认定办法,对人才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引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我市高层次人才的市场化评价;试点外国人及外国专家在深就业分类管理,提供差异化的管理和服务。开展外籍、台港澳籍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深就业试点工作。
对公务员实施更精细专业化管理
第四项目标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加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位细分,探索在专业性较强的执法单位中,建立专业行政执法职系,制定符合其特点的职系管理规范,实施更为精细的专业化管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重点推动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建设。在“以事定费”的前提下,转换用人机制,赋予事业单位自主设岗、自主招聘、自主分配等人事管理自主权。
第五项目标是积极参与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到2020年底,实现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0%以上。
此外,规划提出了“法治人社”、“智慧人社”和“服务人社”3大主线。建设“智慧人社”方面,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建立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实体办事大厅、自助服务终端、移动终端等多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推动业务办理由“实体服务大厅”向“虚拟服务大厅”转移。实施“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线上”“线下”全天候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实施“互联网+”人才服务,建立为人才、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产业园信息平台;实施“互联网+”社保经办,实现社保简单业务线上办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