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体育老师如何看待教师荣誉评选中的“马太效应”

  每年教育系统都要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授予不同层级的荣誉,有国家级的、省级、市级的。纵观这些荣誉获奖者的分布和评选情况,我发现了两种现象——

  一则,获得上一级部门授予的荣誉,必有大量的下一级荣誉作为基础,这是荣誉评选中不成文的惯例。如参加国家级荣誉评选的教师,必须要有省级荣誉作为前提条件,评选省级荣誉的教师,必须要有市级荣誉作为前提条件;二则,获得荣誉越多的教师,被授予荣誉的机会就越多,而那些默默无闻的教师,很难在评先评优中占有一席之地。我称之为教育领域荣誉评选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荣誉评选中的“马太效应”是一种教育界乃至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教师分层起到了一种强大的催化作用,背后隐藏的是教师间不同的利益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任由“好的更好”和“差的更差”,甚至让这种矛盾不断加剧,会对教师和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隐忧。

  教育系统荣誉的评选,其目的在于表彰先进,对教师队伍建设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如果荣誉过分集中到极少数人身上,其实际效果可能与应然目的背道而驰。

  荣誉的过分集中,有重复奖励之嫌,有失公平。在奖励表彰的归属上,讲究论功行赏。如果获得上一级授予的荣誉,必须要有下一级荣誉作为前提,就容易出现重复奖励的现象。如某教师在市级教学比武中成绩优秀,荣获一等奖,在省级荣誉评选中,这位教师就有了基础条件,即便是别的教师再优秀,如果没有市级荣誉,也没有获奖的可能。这就可能造成市级荣誉,省级荣誉,国家级荣誉都归于同一人。而这些荣誉的获得,仅仅是因为是一次教学比武成绩优秀。

  

  荣誉过分集中对荣誉获得者起不到激励作用。对于获奖教师而言,教师第一次获得奖励或荣誉,对其的激励作用最大,再后来继续获得的荣誉,其激励作用呈递减趋势。所以荣誉过分集中,特别是那些拿荣誉拿到手软的教师,荣誉对他还是一定的负担,根本没有激励作用。

  荣誉过分集中也激励不了其它教师。荣誉过分集中,让获奖教师形象逐渐神化,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形象。获奖教师神化以后,也为荣誉项目的标准披上了高高在上的外衣,其它教师就会感觉跟自己没有关系了,努力了也没有结果。任何的激励目标,要“跳一跳能够得着”,才能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荣誉过分集中,会失去对普通教师的激励作用。

  

  如果任由荣誉过分集中现象加剧,教育荣誉的评选就会偏离其应然价值,从而不利于教育和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应该提高教师荣誉的覆盖面,在荣誉评选时实施即时考核、实地考察,忽略以前的获奖和荣誉,以即时考核结果和实效做出公平的评判。

  来源:中国教育之声

  作者:谌涛

  小编有话说

  老师荣誉评选确实存在着“马太效应”,也确实会打击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这一现象在体育老师这个群体中感受尤为真切。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附属,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玩玩,调节一下紧张的心理,体育老师上课就是吹吹哨子,有这样认识的人也就不会重视体育课,对体育老师不会有正确的评价。其实,绝大部分体育老师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教学、训练、学校运动会、两操、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甚至学校的杂活都是他们的分内事,但是对体育教师的成绩却很难进行量化计算,这也就影响了体育老师的待遇、奖励、职称的评聘和评优、评先等。

  

  但是评优评先的名额有限,相对庞大的老师队伍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你有我有大家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皆大欢喜局面是不会出现的。作为体育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自己具备更加强大的实力,而不是去怨天尤人。

  当然,现实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很多老师做的很好还是不能评优评先,就如一位老师写的一首诗一样:

考评第一又如何?

评优照样没着落。

细想因为何缘故,

没和领导好话说。

苦干十年一次优,

年终优秀没一个。

荣誉名分没落着,

冷嘲热讽没少落。

我视名利如粪土,

奈何晋级扎心窝。

晋级之路多坎坷,

举目四望泪滂沱。

  此外,有些地方政策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比如现在足球热,有些地方政策就将足球考核作为体育老师评优评先的重要考核点,要求非足球专业的老师也要达到足球专业的标准。小编不禁想问,如果下一任领导喜欢马拉松,是不是会要求所有体育老师都要跑马拉松并达标?体育项目有很多,谁也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类似的政策给评优评先赋予了更多不公的可能。

  诚如文中所说,老师荣誉评选出现“马太效应”,影响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可是反过来说,如果一名优秀的教师在一次评选中获得第一名,但是却没有资格参加更高水平的评比,这难道公平吗?如果荣誉评选不集中而变为轮流制,那会不会出现按资排辈的现象,这对于新加入工作的老师公平吗?

  想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许可以学习、借鉴台湾等地域教师在划定的职级任期内称职即无前提晋升的天然晋级机制;成立教育效能及声誉第三方评价机制,把选择和评价权力交给和教育行政办理无关的第三方评价单元,做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

  编辑:Phoebe

  

  青少年运动与教育

  www.jsc.org.cn

  

  青少年运动与教育(Junior Sports Center)倡导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传播最新的体育教育资讯,分享青少年体育教育经验,并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和教练提供专项教学培训和指导。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sports.sohu.com true 青少年运动与教育 https://sports.sohu.com/20161027/n471587949.shtml report 4288 每年教育系统都要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授予不同层级的荣誉,有国家级的、省级、市级的。纵观这些荣誉获奖者的分布和评选情况,我发现了两种现象——一则,获得上一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