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只聊干货:如何跑,才能不受伤?

  经常逛知乎,爱看电影、爱跑步的童鞋们应该都有所耳闻@关雅荻 这个名号。

  作为一名电影行业老兵,他在知乎回答过上百个电影行业的相关问题:电影制作、发行、宣传、营销都有涉猎。

  但突然有一天,画风一转,他居然变成了一个跑步达人?还专挑超长距离的越野跑?

  过去四年里跑了十多个国家,动辄来个百公里、百英里的。甚至做了一档自己的跑步电视节日,还即将出版一本讲述不同跑者故事的书。

  而让他身边所有朋友都惊讶的是:这么“玩儿命”的跑,他却从来没跑伤跑病过!

  所以今天,就请@关雅荻 童鞋来说说跑者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高强度跑步运动中,更好地避免受伤。

  

>>>总纲篇<<<

  大家好,我是关雅荻,特别高兴能在【硬派健身】跟大家交流,话说我也是斌卡最早在知乎的忠实读者之一,据说来了要先爆照:

  

  简单说一下自己的跑步经历:过去四年里,我参加了三十多场高难度的超马越野赛,然后身体几乎很少遇到伤病,这在身边很多爱跑步的小伙伴看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所以,如何跑步才能不受伤?咱们今天只聊干货和我个人的体会经验。

  想要跑得好,基本身体素质很关键,而今天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下面三大核心:

  跑者训练的三大核心:

  • 基础力量训练

  • 科学跑步姿态

  • 强度循序渐进

  当然,最后我也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总结的一些跑马比赛中的小窍门:

  跑马比赛的一些小技巧:

  - 如何调整精神状态?

  - 如何在比赛中有效的吃?

  - 如何克服长距离比赛的睡眠障碍?

  - 日常训练中的几个误区。

  如果上面这些都能做到,我相信你也可以让自己在跑步中的受伤概率降到最低,和我一样尽情享受跑步这项运动。

  好的,下面就先从我自己的跑步经历说起了。

  

图:2015.4 撒哈拉地狱沙漠马拉松出发前夕

>>>跑历篇<<<

  先简单说下我的比赛履历,我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恢复系统慢跑训练。

  2012年5月:尝试了第一场10公里越野跑,之后半马、全马都有尝试,但很快我就知道公路马拉松不适合我,我更喜欢越野跑。

  2012年11月:我尝试了第一个百公里越野跑比赛,虽然最后是走路走完的。

  2013年:主要把香港的几个百公里比赛都陆续完成了一遍。

  然后在13年8月,第一次出国参赛,参加了极地长征冰岛站——这是一个250公里的多日赛,这场比赛决定了此后几年的兴趣主方向:全球超马越野。

  2014年1月开始:我尝试着去逐一UTWT(全球超马巡回赛)中12场全球顶级超马越野赛。

  

图:2015.3 西班牙大加纳利岛125公里越野赛开赛前

  截止2016年11月,我已经参加过其中的11场(唯一一场没去成的是美国西部100英里耐力赛,连续两年不中签,今年第三次连续抽,12月3日公布2017年的抽签结果,祝我好运吧!)

  11场超马越野,完成了其中的8场,另外3场则因为各种原因或被关门,或自己主动退赛了。

图:2015年完成的UTWT赛事的纪念Tee

  2014、2015年:我还连续两年参加了意大利境内的一场330多公里的多日连续赛,赛道累计爬升24000米以上,关门时间150小时,赛名“巨人之旅”(Tor des Geants)。

  

图:2014.9 第一次去巨人之旅,大家都要在勃朗峰前赤膊留念一下

  2016年9月:我参加了一场新赛事4K,也称为“反向巨人之旅”,几乎与“巨人之旅”同样的赛道,只是方向相反,距离更长,350公里,累计爬升超过25000米,关门159小时。

  最后顺利完成4K,而在比赛前五天,我刚完成第二次UTMB(环勃朗峰100英里耐力赛)。

  也就是说,在大概15天内,我背靠背完成了两场累计超过300英里的越野赛,不过身体除了正常疲惫外,也没有出现任何特殊状况。

图:2016.9 4K完赛颁奖礼

  2016年,除了跑步外,我还攀登了三座雪山:分别是6300米的玉珠峰,4800多米的勃朗峰,还有10月底刚刚登顶喜马拉雅山脉的Ama Dablam,高度6812米,是一座尼泊尔境内的技术型山峰。

  

图:2016.10 登顶Ama Dablam

做一个"保守”的跑者

  跑了那么多次,一次都没受过伤,显然是不现实的。

  过去四年,我一共经历过两次运动受伤:一次是16年6月下旬,我在霞慕尼山地超马80公里组比赛开始后不久,在19公里处摔了一个狗吃屎,肋部磕在石头上……

  最后我溜达到60公里退赛,回国后,踏实休息了两个月,等彻底恢复了,然后去参加的UTMB。

图:2016.6 霞慕尼山地马拉松80公里组开赛前

  另一次受伤是登顶Ama Dablam下来后,因为我们三人小组是速攀,大概60个小时没脱过鞋,导致大脚趾有一点冻伤。

  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基本脱皮恢复,只是还有局部发麻的症状在缓解中。

  总得看,跑步对我而言,并没有带来很严重的伤害或疼痛,就是偶尔一次不小心的绊倒摔跤受伤。

  也有很多人问过:我是如何在比赛很多(或训练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坚持不受伤的?

  我觉得核心是“保守”两字:我从来不自认是追求“速度”和PB(个人最好成绩)的严肃跑者。

  对于越野跑,我向来都是以“在关门时间前安全完赛”为目标。这的确是一个很保守的目标呀。

  “保守”让你相对更不容易受伤,当然我并不是说严肃跑者就不好,这可能跟我对这项运动的理解有关:越野跑对我更像是一段又一段的精神旅程,而不是一项纯体育竞技,虽然它也有很强的竞技性。

图:2015年UTMB冲线一刻 摄影:@半袋饼干

  

  1/ 进行基础力量训练:

  说回对所有跑者都有用的 #不受伤建议# :做好基础力量训练!

  全身综合性的肌肉力量训练,是身体素质训练中基础的基础,是重中之重,也是你无论从事哪一项体育运动,都必需要重视的,包括跑步。

  跑步绝不是迈开腿就去跑那么“草率”。

  身边所有朋友问我开始跑步前应该做什么准备,我都会说:建议先做1-3个月的身体基础力量训练。

  同时建议多看看“硬派健身”的知识理论内容,靠谱的健身知识是帮你少犯错的关键。如果要去健身房,也建议找靠谱的健身顾问来帮你指导。

  

  很多人对基础力量训练可能存在误区,觉得我不想健身健美,不想练大块头,所以力量训练没有用。

  但事实上,基础力量训练是让恢复你身体素质的关键。

  现在都市年轻人,除了个别一直有着良好运动习惯的,其实绝大多数都处于身体的一个“退化”状态,久坐不动导致肌肉特别像《黑客帝国》刚刚被唤醒的Neo一样,从来没有真正被使用过。

  做基础力量训练,可以恢复你肌肉的力量和弹性,让肌肉原本的功能——保护身体器官、关节等,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同时,通过力量训练增加身体里的肌肉含量,也更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让身体变得更健康。

  

  再具体到跑步,为什么跑步也要做力量训练?

  如果肌肉力量和弹性都没有恢复,贸然就开始跑步,肌肉不能很好地发挥保护作用,就会导致只要你跑步姿态稍稍不科学,或者运动强度稍微大一点,就很容易受伤!

  所以再强掉一下:1-3个月的身体力量恢复型训练,不光是跑步,是任何运动前都必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是避免运动受伤的关键!

  

  2/ 科学的跑步姿势:

  跑姿是个老话题,也最容易让人产生疑惑的迷思:跑步谁不会啊?迈开腿跑不就完了?

  你别说,跑步还真不是谁都会的,跑步也并不是迈开腿跑就可以!

  恰恰相反,如果抱着跑步向前迈腿就够了,这个动作就可能已经“完成错误“了。(主要指大众日常慢跑,不是博尔特百米冲刺的那种)

  你想啊,跑步其实是个重复过程,如果你的跑姿有一点点偏差,这个偏差就会在跑步过程中,被重复几千遍、甚至上万遍。

  这种不该有的撞击和摩擦,哪怕再微小,千万次的反复,最终也会带来身体损伤。所以,正确跑姿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图:2015.2 新西兰Tarawera 100公里越野赛

  关于跑步的定义,我一直同意一个说法:“跑步其实是一个连续防止自己跌倒的过程”。

  你以为是自己操控身体“迈开步子”向前跑,其实是身体在向前倾斜的过程,为控制重心的变化,为防止跌倒,自己跑起来了。

  这就和你小时候学走路,为了不跌倒而往前跑一样,我们的身体里其实根植着最正确的跑姿。而你需要做的,是清空对跑步所有“错误的”“理所当然”的想法,重新学一遍儿时就天然掌握的跑步方法。

  我个人比较推荐“姿势跑法”(Pose Method),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慢跑和长距离跑步。

  “姿势跑法”虽然不一定能让你马上就跑得飞快,但它能帮你在跑同样距离时,能耗最少,对身体的损伤最小,应该是长距离跑步时最经济的一种方法了。

  

图:2016.5 西班牙La Palma岛Transvulcania 75公里越野赛

  关于“姿势跑法”网上能够找到很多学习资料和书籍,我就不详细展开讨论了,这里只提一下那些明显有受伤风险的动作细节:

  • 尽量避免跑步中脚后跟先落地,因为冲击力会直接穿透到你的膝盖;

  • 尽量不要把步幅搞得很大,相反应该尽量小步幅;

  • 尽量避免步频过慢,标准是每分钟180步的速度,这个很多人一开始不适应,其实也很重要。

      

  上面这几点,其实都是通过技术细节的调整,让身体更正确受力,平衡受力,把跑步带给身体的冲击力降低到最小,自然也就能避免受伤。

  另外,日常也要多练习,让这些技术要点变成身体自己的肌肉记忆,只要启动,就是一整套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跑步姿态,这才能从根本上最有效预防受伤的方式。

  

  

  3/ 强度循序渐进:

  关于这一点,个人觉得本质上其实是个情绪管理问题:说直白点,就是在前两点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之前,别让自己跑太high了。

  这里的强度,是两个维度:一个是速度,一个是距离。

  一上来速度太快,但肌肉力量不够,身体根本受不了,自然很容易诱发受伤;

  一上来跑太久,但身体耐力和精神力准备都不够,也会导致动作变形,或体液失衡,诱发各种运动损伤。

图:2016.8 UTMB开赛前遇到我的偶像,67岁的Marco Olmo

  关于速度,我个人的建议是,除非你有什么特别原因,不然不推荐在长距离比赛中追求PB(个人最好成绩)。

  “不过度追求PB”,也是我上面提到的“保守”原则之一。

  因为追逐PB是建立在系统化、专业化的训练基础上的,更不用说,还要结合吃好睡好。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职业运动员,跑步只是业余爱好,日常还有别的工作和生活琐事要应对,训练和休息如果跟不上,一味追求速度,就很容易受伤!

图:2016.8 UTMB赛道上,表情略夸张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就不可以追求PB,而是建议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做选择:

  比如我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会觉得运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要伴随一生的。但除非我是职业运动员,不然我不会轻易把“追求跑步最好成绩”作为我从事这项运动爱好的主要目标。

  比起速度、比起成绩,享受过程、愉悦身心、同时避免受伤才是更多跑者实际上更关心的吧。

  至于“距离”强度,通常有一种保守算法,就是如果你每周都坚持跑步3-4次,那每周可以比上一周的训练距离增加10%。这样可以让你的身体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图:2016.9 4K越野赛途中

>>>一些感悟&小窍门<<<

  运动时,如何调整精神状态?

  我的方法是:“全神贯注”与冥想穿插进行:在跑步时尽量不去想跑步以外的事情,因为脑子真的不够用啊。

  而且我觉得长距离跑步,到最后,与其说是体力运动,更像是一项精神力运动:

  你需要长时间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尤其在黑夜,无论你在翻山越岭,还是在技术性路线上快速下降,都需要聚焦眼前的路况;

  更不用说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你同时去同时判断:天气、补给、身体反应、四周环境、各种声音、速度判断、距离判断等等等等。

  所以个人觉得,每次超马比赛,体力只是最基础性的应对;真正的较量,是意志力与判断力的对抗,对整个比赛的快速阅读能力,对所有可能问题的预见性判断力,在身体出现状况时,迅速调整,科学应对,迅速恢复,找回状态,继续通往终点的过程。

图:2016.5 西班牙Transvulcania 75公里越野赛途中

  如何面对“退赛”,并尽可能避免受伤恶化?

  很多朋友都经历过“退赛”,几乎所有人在长距离奔跑中,也都被“退赛”的念头狠狠折磨。

  我自己的经验是:永远保持冷静,只有冷静,才能继续思考。然后保持乐观,保持积极的念头留在脑子里。

  在经过训练和相关知识的储备后,你对身体应该有了充分的了解,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你应该能判断哪些状况是“可控范围内”的。

  我曾经认为脚底起水泡很痛苦,很多人也的确因为水泡问题退赛,非常常见。

  直到后来,自己成了越野跑老司机,知道了很多如何预防和延缓水泡的方法,也学会了忍耐这种“非硬性伤痛”。今年八月底九月初的UTMB+4K背靠背520公里的比赛,最后我就是踩着各种水泡坚持到了终点的……

  有时候,人对疼痛的忍耐是远远超出自己想象的。当然也不是推荐大家都和我一样,不过脚底起水泡对我来说,就是属于“可控范围内”。

  图:完成UTMB+4K背靠背520公里山路后,伤痕累累的双

  另外,你也必须严肃客观地看待比赛中的伤痛,如果觉得身体出了问题,决定退赛,就不要再犹豫,尽量把身体受损降到最低。

  如何在比赛中,有效的吃?

  长距离跑步,除了体力和精神力的较量,最后比的其实是“胃”,比的是谁能吃。

  所以吃是平时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体吃什么,这个说来复杂,就讲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吃自己熟悉的食物,不要在比赛时去尝试没吃过的东西;同时,距离越长,越要多吃普通食材,少吃能量棒、能量胶等能量食品。

  这些都是为了保护你的胃,能在长时间剧烈运动中,还能继续保持工作,给你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

  

  图:2015.3 西班牙大加纳利岛比赛前,大家都习惯自己动手做饭

  如何克服长距离比赛中的睡眠障碍?

  上面说精神状态时,提到的“冥想”很重要:

  比如进到补给站,或者运动途中休息时,短暂的冥想,会非常有效的提高身体自我恢复的效率。毕竟超长距离比赛,对精神层面的梳理和恢复,重要性可能比身体层面的要更大。

  另外,在长距离比赛中,见缝插针、分拆睡眠特别重要。

  比如在坚持连续奔跑24小时后,你觉得困了,那就马上停下来休息,可能只要5分钟的打盹,效果就会很好。

  如果过了一个小时,又困了呢?那就再打一个盹,5分钟不够就10分钟,甚至15分钟也行。

  总之,不能一直扛着不睡,不然很可能就会诱发幻觉产生,带来更大的危险。

  产生幻觉其实也算是一种精神型损伤,我在2014年6月的Lavaredo越野赛中经历过一次,后来总结了经验,此后的比赛中,无论距离多长,赛道多艰难,我都未再产生过幻觉。

  

  图:完成4K越野赛,在终点发呆,好像当时在想我到底是怎么完成的

  如何避免训练过度导致的受伤?

  我见过很多人训练过度:这里并不是指单次训练强度太大这种训练过度,而是对跑步运动整体平衡结构被打破后,导致训练比例过高,然后非常诱发受伤。

  个人建议是,应该把跑步核心要素看做一个等边三角形:训练、营养、睡眠,分别占据三个角,三者同等重要。

  我身边很多朋友,的确热爱跑步,但更多的表现是热爱跑步训练,其实如果你热爱跑步,你还要热爱健康的吃,热爱充分的睡眠。

  如果这三点有任何一点做不到,那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运动强度。

  毕竟你的身体不可能在各种大强度比赛,又缺乏足够营养和睡眠的前提下,来进行恢复。

  

  图:2016.8 UTMB赛道上,保持信心很重要

  

  好的,今天关于如何避免跑步受伤的,七七八八我已经讲了很多自己总结的经验和感受了。

  下面是广告时间~~~

  毕竟上面讲的都是关于跑步特别干的技术层面的“干活”,生活如果都是由干货组成的,那得多无聊啊!

  所以下面必须允许我推荐一坨关于跑步的“湿货”——我去年有一个想法,想策划一本跑步如何改变普通人生活的故事书,折腾了一年了,这个本书终于面世。

  《跑到最后是飞翔——我的跑步生活》,这是“跑出勇气”系列的第一本跑步书,里面我搜集了14位有代表性的跑者,让他们讲述自己的跑步故事。

  这本书不像我上面说的跑步技术层面的内容,更多是他们作为普通跑者,因为跑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他们的脑子里、精神层面的思考。

  所以出版社把这本书定位成“中国版的《跑步圣经》”,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这里面也有斌卡《硬派健身》图书的出版和热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现在和未来,都会有越来越多关于跑步技术的训练书(基本都是翻译引进).

  最终因为跑步,我们聚集到一起,我们需要一些精神层面可以消费的文化产品,我们真正关心的,还是你我身边的普通跑者,他们的跑步故事。

  现在亚马逊、京东、当当、天猫等各大网站都已经上架。

  分享给大家的视频~

  

  感谢大家看到现在,坚持了这么久,读到这里的,你的耐力和意志力绝对可以去慢跑体验一个百公里。

  如果有更多的问题,可以在知乎@关雅荻、新浪微博@关雅荻RunningBravely 找到我。

  硬友姿势大讲堂

  往期回顾??

  靖哥哥说:健身是个坑,3月减12斤!

  别人家的辣妈:2个宝宝,2次减掉30斤!

  真·硬汉!徒手训练的正确姿势~

  硬派花美男,瘦归瘦,有肌肉!

  作为主持人,如何时刻保持优雅体形?

  美食节目主持,教你如何兼得food & body!

  不练会死!一个满是套路的逆袭故事(有彩蛋)

  一扇门,一平米,最全居家训练分享!

  贯彻到底的人,都是这个世界的英雄!

  18岁,健身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从47kg到94kg,健身就是对抗身体进行改变!

  近40岁,坚持2年Insanity,健身从来不晚!

  节食?郑大妈?动感单车?她试过各种减肥方法无果,直到……

  健身十年,出差?工作忙?从来不是借口!

  爱品酒更爱健身,生活与身材从不矛盾!

  姿势对,正确增肌不增肥!

  

  ?????? 点击 阅读原文看关雅荻新作《跑到最后是飞翔》

sports.sohu.com true 硬派健身mp https://sports.sohu.com/20161127/n474264031.shtml report 25652 经常逛知乎,爱看电影、爱跑步的童鞋们应该都有所耳闻@关雅荻这个名号。作为一名电影行业老兵,他在知乎回答过上百个电影行业的相关问题:电影制作、发行、宣传、营销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