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张晓露特稿:韦奕 少年诨号“输不怕”

  “天赋的因素可能有一些,但主要还是靠打谱、训练吧……”“世界冠军对我来说还很遥远,会是长远的目标,短时间内我追求的不是这个……”“国际象棋对于我,首先就是好玩,输了棋,它对我依然好玩,没有别的动力……”盐城少年韦奕,今年才17周岁,却相继在奥赛和世界杯团体赛作为中国队主力两夺世界团体冠军,也是被叶江川看好的三位冲击世界男子个人冠军的“希望之星”中最小的一个。这次白雪棋院杯国际象棋大师巅峰赛,正是出于打造未来棋王的目的而举办的。棋王,需要天赋和机遇,但是韦奕对此心态平静得出奇,在他眼里,国际象棋仅仅就是“好玩”,一如6岁时他刚刚踏入64格世界。

  

  “当时韦奕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很多比他大的孩子都不愿意跟他下,因为他一下就输,但是呢,怎么输,他自己还是想下棋……当时我就说了,用不了多久,他会把你们全赢遍!”当时在盐城翰生棋院执教的顾永洪老师回忆韦奕刚刚学国际象棋时的情形,从稚嫩的韦奕身上,他看到了专注,看到了对黑白棋子单纯的爱和执着。朴素的顾老师说自己并非科班专业出身,全靠自学领悟,“国际象棋最早只是业余爱好,也没有名师指点,自己找书和资料看,有很多专业的东西看不懂,我想自己可能成不了专业棋手,但是教孩子入门还是可以的。”他总结了一套经验,就是找书里那些“容易勾住我的东西”,而当他教韦奕时发现那些“东西”也同样能勾住他,而且还勾得牢牢的,“当时还有一个和他差不多的孩子,天赋相当好,但就是没有韦奕那么专注。”一如顾老师的判断,很快韦奕横扫了那些比他年纪大,也入门早很多的大孩子们,刚满10周岁的他被送往无锡国际象棋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师从潘刚等老教练,得到了专业环境训练。2010年,韦奕大爆发,又一举拿下亚洲青年赛12岁组、全国少年精英赛(12、14、16)岁组、世界青少年锦标赛12岁组别三个冠军,潘刚随即安排进步神速的韦奕代表无锡去下国内水平最高的团体赛甲级联赛,当时他不过11岁。

  

  “这应该是我一个提速期吧,之前我下的都是少年比赛,从那时候开始我面对的都是国内顶尖高手,一开始当然输了很多,但是学了不少东西。还是像刚学棋时一样,输了也不影响我的心态,还是觉得国际象棋好玩!”在一线摸爬滚打,韦奕很快引起了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和男队主教练徐俊的注意,离他家乡盐城不远的苏中小城兴化,出了少年棋后侯逸凡,现在一个少年又横空出世,让他们惊喜万分。但那时韦奕实在太小了,一度在无锡生病,母亲果断辞职去“陪读”,而且当时他除了训练之外还被江苏省重点中学天一中学少年班录取,成绩还不错,所以他直到2013年才正式进入国家队训练,似乎有点“起个大早,赶了晚集”的感觉,不过韦奕再一次发挥了“输不怕”的特点,很快迎头赶上,仅仅一年多,他就和丁立人、余泱漪组成“青春铁三角”,为中国国象冲破欧美垄断,首夺世界男子团体冠军立功。

  

  “和国外棋手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很开心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丁立人、余泱漪和我差不多是一批的,算是很小就认识了,还有倪华和卜祥志两位大哥哥,平时以身作则,王玥也非常和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团队作战表现非常好,包括国家队教练组,还有很多自己不参加比赛的队友都会给我们无私的帮助。”在携手将中国男子国象提升到新高度之后,叶江川提出攻坚“四步走”最后一步——培养世界棋王的目标,重担又落在了“青春铁三角”身上,举办类似邀请顶级高手来“陪练”的巅峰对抗赛,也是出于培养他们的目的,相比壮志踌躇的丁立人和余泱漪,年纪更轻的韦奕却给自己订起了“小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世界冠军对我来说稍微遥远了一些,并非直接目标。我现在还是想把等级分提高一些,比如将等级分提升到2750这样的水平,这是我目前比较现实的目标吧!”因为年纪小,入队玩,韦奕在团体赛中一般都是打第四台次,这也意味着他遇到的对手不如前三台次这么强,从锻炼的价值当然就打了折扣,因此韦奕认为类似巅峰对抗对于他意义更大,“作为棋手真的需要和顶尖高手对抗、磨炼,这方面我的机会还是少了点。今年就是6月份去西班牙打毕尔巴鄂超级赛,对手有世界冠军卡尔森他们,我最后还是保本了,有了这样的尝试,以后也不会很紧张了,这对提升自信,积累大赛经验非常有好处,还是希望这样的机会越多越好。”

  

  这一次巅峰赛对手拉波特,在奥赛中是匈牙利一台,等级分也高出韦奕许多,列国际棋联青年棋手等级分榜第一,而且让韦奕特别在乎的是他的棋风,“我是稳健型的,对于一些比较少见的开局应变得不是很好,而拉波特恰恰是很喜欢走创新开局的,这两盘对局都有让我意外的地方。当时选择这个对手也征询过我的意见,我觉得实战的锻炼价值非常大,输赢倒是次要的。”首盘韦奕执白先行,抓住拉波特开局“花哨”中的纰漏,一举攻破对手。但是次局对手先手,发挥了他积极主动和布局创新等优势,“中间一度有些复杂,但是我没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回去我得用电脑好好研究。”领先时没有欣喜过望,被扳平也没有气馁,视国象界一代天骄卡斯帕罗夫为偶像的韦奕,始终恪守着对国象本身的“乐趣”,而不是一时的输赢,更多时候,他洞察着自己的不足,悄然地弥补以提升竞争力,“连续打比赛也感觉到疲劳了,说明自己锻炼的不够!回国家队要多打打乒乓了……”

  上海《东方体育日报》12月23日A16版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微信

  棋坛风云 | 方寸世界

sports.sohu.com true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 https://sports.sohu.com/20161224/n476844382.shtml report 2920 “天赋的因素可能有一些,但主要还是靠打谱、训练吧……”“世界冠军对我来说还很遥远,会是长远的目标,短时间内我追求的不是这个……”“国际象棋对于我,首先就是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