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4.6亿!体育之窗入股稠州银行,体育+金融如何破局

  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

  

  导语:在国内,互联网金融造就了很多“独角兽”,改变了中国传统金融模式,而体育+金融,两个新的火热产业融合后会迸发怎样的火花?

  文:Camel、Max

  责编:点哥

  近日,生态圈独家获悉,体育之窗即将完成对稠州银行的战略投资!1月13日发布的公告证实了这样一次战略投资。

  公告称:体育之窗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与金融资本优势,拓展业务布局,推进战略实施,体育之窗通过子公司体育之窗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向杭州虞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其持有的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这“体育+金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会成为“互联网金融”这样的下一爆款吗?

  体窗联手稠州银行入局体育金融

  2017年1月13日,体育之窗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通过旗下体育产业专项基金以总对价46,466.88万元受让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11,976万股股份,占稠州银行总股本比例为3.91%,成为其重要的战略产业股东之一

  稠州银行是国内一家有特色的中等规模民营股份制银行,截至 2016年6 月末,稠州银行全行资产总额1410.64亿元,净资产116.17亿元,主要服务于国内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客户对体育营销有着广泛的兴趣。与此同时,稠州银行拥有并运营CBA浙江稠州银行俱乐部多年,对体育产业有着较为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

  对此,体育之窗董事长傅强告诉生态圈,体育金融是目前体育产业生态里必不可少的一环,打通资金端与产业端的互动,提升产业金融服务的水平,可以提升产业链商业变现能力,这是摆在目前所有中国体育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联想到201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体育之窗发布公告:同全资子公司完成对于长兴育佳恒源投资管理中心的增资。进入2017年前,体育之窗似乎已经转型为一个全链条的体育产业企业。

  而对于那些依旧观察体育产业的金融机构而言,也在思考如何迎着风口,寻找在体育产业中的机会。对此,稠州银行的董事长金子军告诉生态圈,经历着消费升级的中国,体育和文娱产业肯定将迎来爆发。金融行业也需要抓住机会与体育产业全面结合。

  体育之窗的一年两融

  2016年1月9日,体育之窗完成了一次近10亿人民币的定增,据公告显示,本次定增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持续发展。

  根据去年8月23日的股票发行方案,体育之窗第二轮定增的目的重在赛事运营平台、场馆运营平台、iRENA体育移动应用生态群等三大项目建设,支撑公司业务外延式发展及上下游产业整合,拟发行价格为68.5元/股。去年底的一则公告显示,第二轮定增最终募资12.97亿元。

  据生态圈从市场上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第一轮募资的使用权重与顺序为:中超推广、中国排球联赛、地方体育产业平台、NBA国际赛、中网、CBA和中国之队,中超、排球和地方产业平台的权重最大,占比超过80%

  进入80亿大时代的中超推广,以及目前正在炙热进行的中国排球联赛收官阶段比赛,都展示出了体育之窗对于国内体育赛事深刻了解以及其杰出能力。尤其是今年的排球联赛,借助奥运会女排出色的发挥,体育之窗在5家公司脱颖而出,获得了排球联赛的运营权。一步步的商业化运作,使得排球联赛也逐渐走回了大众视野。原本全国冷冷清清的球市,如今也出现了很多一票难求的场次。

  而第二次融资用于建设赛事运营平台、iRENA体育移动应用生态群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iRENA体育移动应用生态群是体育之窗在去年6月提出的战略,主要包含了球迷直播分享,智能现场,体育电商,体育游戏等方面。

  除了对募资的上述使用,对于22.47亿的两轮定增,傅强表示,目前正在紧密围绕体育生态商业化及变现能力提升进行全面战略布局,本次体育之窗战略投资稠州银行,是公司在体育金融领域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

  ▼体窗的众多赛事合作伙伴

  自从体育之窗2015年末挂牌新三板以来,带来的财务、信息正规化、透明化和信用度提升毋庸置疑,而在挂牌后,体育之窗的财务表现一直较为出色,年报显示,从2013年到2015年,体育之窗营业收入从2.07亿元增至5.08亿元,净利润的增长率也达到了23.66%和165.16%,2016年上半年公告显示,体育之窗净利润6900万元,同比增长52.53%。

  这些财务数据对比于其他挂牌新三板体育公司来说,已经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体育之窗能够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一年之内两次融资都较为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体现了体育之窗迅速发展的趋势。为了布局更完整的产业链条,体育之窗煞费苦心。

  高大上的体育金融如何破局?

  现阶段,体育产业在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后,进入了持续井喷式发展态势,大量资本和人才涌入,各种类型创业项目风起云涌。但光鲜的背后,到具体业务层面上却出现很多尴尬局面,其中之一就是几乎产业链上绝大部分企业都难以获得持牌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

  以典型的商业联赛为例,在联赛的初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市场宣传,媒体制作,场地改造,引进裁判员、教练员、球员等等,而各项商业变现收入如票务,广告赞助,媒体版权,衍生品,联赛分红等却通常滞后。

  所以,在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国内商业化程度较高的联赛以及豪门俱乐部时常都要面临现金流紧张却得不到任何金融支持的尴尬局面,最后无奈要依赖大股东输血的拼爹模式,这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事实上,由于体育产业链条长,变现复杂,市场化时间短,波动性大,可抵押资产少,金融机构的标准业务模式很难介入,矛盾主要出现在业务性可变现资产无法通过金融机构的风控。很多金融机构对文化体育产业非常感兴趣,但是无法独立完成业务,需要产业链龙头公司的供应链配合。

  对此,体育之窗CEO高宏告诉生态圈,“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急需全产业链型的运营公司,打通上下游产业资源及协同配合,”据透露,目前体育之窗与多家金融机构在消费、产业和并购金融等业务领域展开了合作,其累计授信近20亿。

  “目前也在为中超、CBA、排球联赛、NBA中国赛和中网这样的顶级IP和一些俱乐部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高宏表示,体育之窗正在努力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供应链金融路径。

  按照这样的模式发展,体育之窗有没有机会成为体育产业里更为接地气的生态圈呢?

  对于体育之窗发力体育金融领域,一名资深投资人向生态圈表示,这一定程度上是体育之窗对自身资源的打通和赋能,是非常值得想象的尝试。

  官网、微信、微博:体育产业生态圈,聚合体育产业优质内容与人群的平台,欢迎关注~

sports.sohu.com true 体育产业生态圈 https://sports.sohu.com/20170116/n478834642.shtml report 4241 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导语:在国内,互联网金融造就了很多“独角兽”,改变了中国传统金融模式,而体育+金融,两个新的火热产业融合后会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