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乒乓球名将大塞弗和他的恩师王大勇最近神神秘秘地来到北京。塞弗25日回国,王大勇一直待到29日才离去。
在北京王府井附近的一家酒店内,记者见到了王大勇。陪同他的还有一位过去的比利时乒乓球名将、最近在中国做生意的多米尼克。他对年逾七旬的王大勇充满了崇敬。“没有王(大勇),就没有塞弗的成功,也不会有比利时乒乓球当年的辉煌。”这位一度在比利时乒坛排名第六的老将说。
那王大勇为什么不能再培养一个塞弗出来?这个问题在困扰记者多年,这次终于能够亲自听到王大勇给出答案。
答案在于王大勇与塞弗往昔那段为期两年的奋斗岁月,即甜蜜又艰辛,最终成就彼此。王大勇说,那是一段他从来没和别人分享的历史。
“王先生,您能周末到我家去教我打球吗?”王大勇和塞弗的结缘就是起自这句话。
王大勇是1989年应聘去比利时任教的。当时他负责培训一批选手。“他们都是业余选手,没法和我们国内选手比,训练也不系统,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练累了就不干了。”王大勇说,“但有那么一个孩子对我的训练方法感兴趣,周末要求我去他家里教他打球。这个孩子就是大塞弗。”
从那以后,每到周末,王大勇就住到塞弗家里去,两人住一个房间,他睡小床,塞弗睡地板。每次他都住两三天,每天训练两次,一次两个小时。
王大勇其实不愿住到塞弗家里去,更不想和他同住一个房间,但为了培养这个难得认真的球员,他默默忍受了一切,且分文不取。
“当时没想到要钱,就是很欣赏他的态度,打心眼里想帮他。”王大勇说。
就像米开朗琪罗当年在罗马潜心雕刻他的第一尊《圣殇》像,王大勇花费两年的心血打造出了自己的杰作——9次名列世界第一的大塞弗。
但塞弗之后再无塞弗。
塞弗有个充满灵气的弟弟,人称小塞弗,可惜没能修成正果。“他的天赋远超哥哥,但不肯努力。”王大勇说罢,连连叹息。
成功是很诡异的事情,你需要先天的天赋以及后天的努力,更需要运气。运气是个任何科学都解释不清楚的东西。王大勇和塞弗机缘巧合走到一起,就是一种运气。或许在某个地方有个像塞弗这样的孩子在等待王大勇这样的教练,而在塞弗之后王大勇也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孩子,但他们生命的轨迹没有交集。
王大勇说,在比利时乃至整个欧洲都没确立中国这样的乒乓球人才培养模式。从蔡振华到樊振东,中国乒乓球历经多代辉煌,演绎丰富的历史。而这期间比利时的乒乓球历史只有一个人名:塞弗。
王大勇一直在努力改变比利时的乒乓球现状,这涉及社会制度以及意识文化的层次,他一人之力难有作为。大塞弗在坚守二十多年之后,也于前年年底宣布退役。
塞弗退役之后,人生又有了新的目标——竞选国际乒联主席。此次他和王大勇来京,是师徒二人的又一次合作——游说中国乒协的支持。
塞弗承诺,如果当选,他将维持规则不变。因此,他不会像前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那样为了遏制中国乒乓球而频变规则。
“可能因为我的关系,塞弗对中国非常有感情,从来不说对中国影响不好的话。”王大勇说,“如果他能当选国际乒联主席,会友善地对待我们中国乒乓球。”
王大勇现在已经不再担任比利时乒乓球国家队主教练,除了负责男单一号、二号选手的技术训练之外,他把更多时间投入到中国和比利时乃至欧洲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中。
他和塞弗情同父子,超越师徒关系。如果塞弗能够成为国际乒乓球的掌门,被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称作“中西文化的摆渡者”的王大勇,可以依托一个更高的平台进行更多的中西文化摆渡。(新华网)
更多原创微视频,尽在斯帝卡V乒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