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中体产业王瑞东:中国方案破解世界难题

  

  J

  JONY SAID

  纪胖说

我国全民健身火热背后健身场馆缺乏问题日益凸显,“广场舞老人群殴篮球少年”、“暴走队员被机动车撞飞”等新闻事件屡见报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全国有大量投入巨资修建的运动场馆长期处于闲置,一边是旺盛的需求难以满足,另一边是大量资源闲置,这一对矛盾体的存在令人困惑:为什么这些巨额投入建设的体育场馆,不能用来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呢?根本原因在于运营问题无法有效解决。

██ 体育场馆闲置是世界性难题,很多投入巨资修建的体育场馆仅使用一次就遭荒废,并且各国都有发生。去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花费46亿美元举办夏季奥运会,举办开闭幕式的主场地如今变成“荒地”;承办巴西世界杯季军争夺战的加林查国家体育场已沦落为公交场站,球场外围改建成临时公交场站。

2012年《环球网-体育》以专题形式集中报道了国内多地投资数亿建成的体育场馆闲置,其中就有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重庆大田湾体育场荒废成菜地;南京投资5亿修建的国际赛马场仅使用一次就成了停车场,原因是由于投资巨大,运营不善导致赛马场每年都亏损600多万元;安徽巢湖市体育中心长期荒废,沦为附近居民菜地。可见在国内,这样的事情也早已有之。

一边是旺盛的全民健身需要大量体育场馆,一边却是大量体育场馆长期闲置甚至荒废的无奈场景,如此强烈反差让人不得不反思原因所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体育场馆都如此不堪入目,其中也有善于经营每年都能盈利的出类拔萃者,中体产业就是其中之一。

其全资子公司中体竞赛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体竞赛”)是国内最大的跨区域体育场馆设施专业管理机构和竞赛资源服务机构,致力于为大型体育场馆设施提供一站式专家服务。依托卓越的专业团队和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中体竞赛全力打造体育场馆设施价值链中策划咨询、规划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和场馆资源提供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中体产业专家队伍中的一员,中体竞赛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东深耕场馆运营多年,深知其中不易。但在他带领下中体竞赛通过整合赛事活动、文体娱乐活动与体育培训等资源,配套完善的票务经营与接待、体育保险经纪、体育旅游与航空服务等服务体系,创造性地提出资投资多元化、功能多样化、运营市场化的商业模式和城市体育综合体的战略发展方向,为其他地区解决体育场馆运营这一难题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难盈利?

  场馆运营难题众多

体育产业盈利不易,做场馆运营想要自负盈亏更是难上加难。来自上海某大型体育场馆的负责人称,虽然46号文件指出要给予企业一定的水电、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但直到现在执行情况并不乐观。

该负责人说:“运营场馆一年的能耗费就要投入上千万,如果国家把这一部分钱补贴或者减免,我就能实现扭亏为盈。”

这不是个例,全国各地都发生过类似情况,体育场馆难盈利已成为业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有没有成功案例呢?王瑞东表示,五棵松体育馆就是一个正面教材,可以做到盈利。

“五棵松体育场馆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地理位置优势和体育场馆周边商业布局使然。”王瑞东认为,首先五棵松体育馆占据了北京长安街延长线最核心位置;其次五棵松体育馆打造了一个以场馆为核心、多业态融合的城市体育综合体,拉长了体育场馆以及周边商业布局的服务链,制造了多种消费场景,实现了以体育文化带动商业,以商业经营促进场馆经营的良性循环。

据王瑞东介绍,城市体育综合体概念也是中体产业第一个提出来的,这些年也一直在致力于打造这种模式。

对于大部分不盈利、难盈利的场馆,王瑞东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目的过于单一,在规划之初没有将商业运营考虑在内。

“一般体育场馆建设都是政府投资、政府划拨用地,目的大都是为了办赛事,例如省运会、全运会,等赛事一办完,政府就会在体育场馆成立一个事业单位,维持着场馆的基本运营,每年给予一定的补贴。”所以,在王瑞东看来,这么做的后果就会导致运营人员积极性不高、信息不对称、抬升运营成本。

“体育场馆如果交给事业单位运营,首先,运营人员积极性不高,因为如果花重金引入赛事,举办成功了,他的工资也不会怎么变化,一旦失败了,就要对结果负责;其次,赛事活动资源短缺、信息不对称,找不到体育赛事资源和大型演出、大型活动的资源,也会导致体育场馆闲置;最后,场馆运营成本太高,能耗、人员工资、物业费用是场馆运营成本最难逾越的'三座大山'。”王瑞东解释说。

那么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什么呢?王瑞东的观点很鲜明:“运营难,盈利难的根本原因在场馆建设之前的策划和设计。”他认为解决问题必须要从源头做起。

  难运营?

  场馆建设要量体裁衣

王瑞东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如果按照我的身材给姚明设计一套衣服,那么他绝对穿不上,就算较劲穿上了,也会很难受,不舒服。”所以体育场馆要想运营好,一定要以运营为核心进行场馆的策划咨询。

██ “现在好多地方在修建场馆时,缺乏充分论证,简单地修建一场两馆,功能需求单一,办完赛事后就只能闲置。”王瑞东认为正确的流程是,从开始策划时就要以运营为核心,再通过设计把策划落地,然后才是动工修建。

  

以运营为核心建设场馆听来新奇,其实在中体产业集团这些年的体育场馆业务中一直在践行这一理念。

“在2014年国发46号文件就明确提出了这个理念。”在王瑞东看来,体育场馆运营好坏从策划之初就已经基本决定了之后的命运。

“就拿举办本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天津武清体育中心来说,这是我们为当地政府提供从咨询策划到运营管理全产业链服务的一个案例。”王瑞东称,和当地政府的合作从前期策划就已经开始了。

“通过咨询策划,明确了武清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体育中心,之后才开始着手规划设计和组织建设,到了今年六月底完成竣工验收后,就委托我们运营管理了。”王瑞东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从一开始就策划好,未来的运营就不会有那么大压力,场馆自负盈亏也就有了可能。

“通过社会化运营,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政府补贴,为政府甩掉了很大的财政包袱,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场馆的使用效率,丰富了当地的体育文化生活,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他说。

  难执行?

  抓好三块主营业务

具体怎么做?王瑞东表示,只需要主抓三大业务。

第一,承办赛事、活动,这是众多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初衷;第二,满足老百姓健身需求,场馆不能不开放,也不能仅满足于部分开放;第三,青少年培训,这一块业务代表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王瑞东进一步透露,中体产业有着丰富的赛事、活动的资源;同时类似中体产业这样的国有企业还肩负推进全民健身的重任。

██ “中体产业运营的场馆,每年累计对外免费开放的时间就超过200天,在佛山等地,对外免费开放甚至可以达到30到40天。”王瑞东表示,各地场馆将积极联合当地学校,为青少年提供运动保护,避免“运动损伤”,同时由教练员给予专业指导,提高其竞技水平。

  

不过,王瑞东也指出了中体产业也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对外开放时间较多,员工工作时间太长,除去正常上班时间,周一到周五晚上、周六日全天是运动人群最多的时候。” 然而这也恰恰说明,中体产业运营的场馆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并没有闲置。

其实,体育场馆闲置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在以前就有媒体报道过。今年“两会”期间,姚明也曾提出了名为《转变管理思路,盘活体育场馆,突破体育产业发展瓶颈》的提案,认为目前国内体育场馆存在功能单一、成本高、选址偏、效率低下和安保压力大等问题,他认为场馆既要建得好,又要养得起、用得上。

姚明的观点得到了业内人士广泛认可。而对于已经给出解决方案并不断帮助场馆解决运营难题的中体产业,理应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掌声。因为高度饱和的场馆势必会为我国全民健身助力,为我国存量经济的发掘助力。

作者:芦文正

sports.sohu.com true 互联网+体育 https://sports.sohu.com/20170905/n509740154.shtml report 5984 JJONYSAID纪胖说我国全民健身火热背后健身场馆缺乏问题日益凸显,“广场舞老人群殴篮球少年”、“暴走队员被机动车撞飞”等新闻事件屡见报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