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高尔夫家长帮】生活及训练中家长对青少年心理过程引导的重要性

“高球成才路,我有家长帮!”BFI高尔夫家长帮线上分享会第13期活动在9月13日圆满举行。我们特邀著名运动心理学专家、青少年球员成才规划专家匡许衡博士,进行了一场主题为“青少年高尔夫心理专题之——过程导向及家长在孩子学球中的配合策略。”的精彩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双A君也第一时间将匡博士分享的干货内容整理并发布出来,一起来深度重读吧!

  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大家好~(老干部开会,大家坐好,认真看~~)

我以前大部分时间是帮助准职业球员,让他们能够训练打进高级别的巡回赛,比较有名的有现在打LPGA的林夕妤,封悦,台湾的陈燕妮,曾经打威巡的王守谦,在国内打职业的张进,打美国大学校队的可能好几十个。现在我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年龄小的青少年身上,因为我发现心理状态以及思维习惯,和技术动作一样,是在长期的条件下养成的,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很难改过来。我希望从小培养他们,不管面对什么情况,都能有自我意识,冷静分析,正确思维,让高尔夫变得更简单,或者说想法更简单,这个就是高尔夫心理训练的意义所在。我们举一个例子

  

进攻这样一个比较难的果岭,我们正确的思维是什么,注意力在哪里?

有人说下水下沙是水平不够,打不直,距离不够,但是你会发现,有很多水平很高的,职业选手也会出现下水下沙的情况,对他们来讲,完全不应该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心理上的。这就是我们希望通过心理训练解决的问题。

  

  一个高尔夫培养体系包括很多方面:

  

除了天赋、天生的,其他方面都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得到加强和提高的,当然天赋越高,提高得越快。

  那么心理训练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在高尔夫心理训练里一个非常关键的,也是作为家长很难把握的一个概念——过程导向。

  

  什么是过程导向?

过程导向是力求把一件事情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做的过程中注意力在需要做的每一个环节,而非结果,同时相信好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导向是高尔夫比赛中需要保持的核心心理状态。和过程导向相对的是结果导向,相反,结果导向把注意力集中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细节。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

  

  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6 buff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放弃了过程而导致在高尔夫大赛里面产生灾难性后果的例子。我们一直说需要孩子养成良好的、固定的击球前的准备工作,不管上一杆打得多烂,或者多么好,你的注意力永远在我接下来要做什么。把自己的思维要掐头去尾,不去想过去,也不去想还没有发生的结果,只有静下心来做现在该做的事情。

  再来看一个例子,2016年大师赛

  

喜欢高尔夫的朋友一定还记得去年JS的这次崩盘,最后一天9洞打完还领先5杆,基本上可以说冠军到手了,但是因为12号三杆洞,两次下水,在下沙,7杆,加四,大好机会就此断送。后来他自己说是从11号洞心理开始发生变化,6789连抓四个鸟,取个5杆领先优势,接下来连拿2Bogey,这个时候他开始担心,到12洞,第一杆下水,这个时候如果他稳住的话其实还有机会,打个加1最多加2,但是第二杆的时候他心理上已经完全放弃了过程,完全被结果所左右,这个时候担心领先优势的散失占据了其主要的思维,如果你们看录像,就会发现他抛完球之后,没有和球童商量,没有先稳定一下情绪。他自己在赛后采访的时候也说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深呼吸,甚至都没有试挥杆急切地直接去打,结果打厚了,导致一个更大的失误,球掉进了靠近发球区一边的水里。第三杆打过进入沙坑。这个案例说明什么?你就是技术再好,如果不能维持心理的稳定,把过程做好,不管什么情况下坚持固定的击球前准备,还是可能犯大的错误。

  

我们在陪孩子打球的时候,也极易走向结果导向的误区,孩子比赛打得好,很高兴,没有打好,各种不满都出来了,打骂,脚踢,摔东西的都有。

今年暑假我在US Kids的比赛现场,就看到一个中国妈妈,她女儿9岁吧,2尺的球没有推进,下来后她就非常严肃地教育孩子:“你知道了吗,要是这个推进去了,你现在就领先了,赛场上就是你死我活,记住咯。”那个孩子哗眼泪就下来了,哭着说:“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推进去就领先了,但是还是没有推进”。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果导向的教育,让孩子在比赛时候形成结果导向的思维。也正是这种结果导向的思维会让孩子背上更大的包袱,比赛中更加紧张,焦虑,没有好的成绩和结果的时候会有负罪感。

  

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方式,孩子没有推进,在比赛之后,不管最后的名次,我们可以和孩子回忆比赛的过程,孩子一定会回忆起那个推杆,很可惜。于是我们就分析为什么没有推进,是瞄准?节奏?还是头跟出去了导致杆面变化?这么近没有推进,大部分原因是没有盯住球,还没有触球就抬头了,眼睛就跟着球跑了,导致了杆面的变化。抬头过早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心里只想着结果,或者担心推不进的结果发生以这种方式去引导小孩:第一找到原因,第二,学会重视过程,而不是对结果的担心。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重视过程,那么你的言行才可能表现出来,才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也要重视做每一件事情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而不能投机取巧,只是关注结果。“结果好了什么都好”的观念在高尔夫里是不对的,如果过程不好,却想要结果好,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教育孩子对待结果,最好的办法,两个字:接受。如果过程做好了,什么结果都可以接受。

  我们可以再看一个视频:

  米克尔森推杆视频

如果是结果导向的话,老米会暴跳如雷,应该进而没有进,但他甚至都没有向同组表示一下委屈,或者找人说你看我太倒霉了,因为他知道,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不管什么结果接受就好了。

  

  为了做到过程导向,我们平时教育孩子,陪他们学球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方面是需要关注的:

  

而孩子的比赛名次、成绩、现在的水平,都不是最要关注的。很多人看其他同龄的孩子已经取得什么比赛的冠军,自己孩子还不行,所以很着急,恨不得有什么捷径让自己孩子也一夜打到标准杆,负杆……我跟他们讲,别人家孩子可能已经练了好多年,而你们孩子才开始几个月,怎么能比呢?但是只要能坚持,按正确的方式去训练,一定会进步的。这个需要时间,需要把每一个环节做好。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耐心,让他们学会懂得过程的重要性,而不是结果。家长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只要孩子努力了,结果不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可以放松的氛围。

  

  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沟通技巧:

  

比如,当我们对一个人说“讨厌”,这两个字意义有很多种,在于你的语气和你的表情是什么样子。

  

这个例子就是想让大家放松下来,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从孩子会接受的角度去跟他们沟通。

匡博士:讲座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再见!

  精彩问答环节

  家长:孩子在比赛中有失误,这时家长在旁边需要做哪些进行安慰?

  匡博士:如果孩子的比赛中间出现失误。这时候,我建议家长不需要去安慰。因为我们安慰的话,无非就是说没有关系,下一杆打好就可以了。但是孩子听出来的意思不是这样的,因为他会觉得已经有关系了,你看我没打好怎么还能没关系呢,这时候他需要把这个情绪发泄出来。这时你的面部表情一定要放轻松,我们不用说话拍拍他的肩膀,把他搂过来就可以了,这可能会是最好的方式。

  家长:匡博士你好,我想问下低年龄段的孩子,训练场经常是不允许家长陪走,那么孩子都是自己在处理每个洞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摸不着头绪,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在训练关键的洞做一些记录,然后回来能跟我们做一些简单的沟通呢?

  匡博士:实际上这个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孩子的训练跟比赛一样的,给他造一些场景。要想象这球在过水、过沙坑或者让他自己去想象这些场景。或者这球没打好,第二杆该怎么去打,很多场景,我们可以去想象。然后在训练的时候这么去做。

  比赛的时候,在美国这边十二岁以下的都是可以跟。完全不可以跟你也可以在旁边看。虽然不能下场,但是可以在球道上跟他走跟在看的过程,实际上还是一样的可以做一些记录。做完这些记录之后,回来可以跟做一些回忆,向我们教下围棋一样的复盘。可以跟他再有一些沟通,有些经验教训,可以吸取下一次去改进。或者说下一次训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比赛出现的问题,我们怎样去做一些模拟。

  

  这是我们嘉宾windy分享给大家的,这是她儿子的教练要求记录的数据,比较专业。供大家参考~

  好评如潮!!!

  China Zha:“谢谢!受益多多,有机会再聊。”

  学生妈妈(懿愿遂心臻):“匡博士的讲座大家都感受很深,让家长及孩子少走弯路”

  Maggie:“听了匡博士的分享会,让我受益匪浅,也有许多共鸣。他提到的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在孩子打球过程中都有体现。学球过程中我们基本以过程为导向,所以孩子这条路走得比较顺畅。但在比赛过程中,无论是家长与孩子都未免出现过以结果为导向的时候,结果强差人意。”

  .....

再次感谢匡博士带来的精彩分享!

--双A君

  BFI高尔夫家长帮

BFI高尔夫家长帮将定期组织线上公益讲座,邀请高尔夫圈内知名大咖、优秀青少年高尔夫球员及牛爹牛妈,与大伙分享青少年高尔夫的技术、体能、心理、礼仪、如何培养孩子成才、如何通过高尔夫特长进入名校等等。 迄今已举办成功12期,敬请大家关注!

sports.sohu.com true 体育十教育 https://sports.sohu.com/20170915/n511987604.shtml report 11531 “高球成才路,我有家长帮!”BFI高尔夫家长帮线上分享会第13期活动在9月13日圆满举行。我们特邀著名运动心理学专家、青少年球员成才规划专家匡许衡博士,进行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