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运动将成为“00”后的生活方式,青少年体育培训成蓝海

中国的70末、80后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来没有为父辈们曾需时常面对的温饱问题困扰过,但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也谈不上丰富。他们中的多数正属于“上了14年体育课(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却几乎没有特别擅长的体育运动”的典型代表,但他们的下一代,不会再是这样的情况。

体育运动给孩子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变化

上海某知名外企高管李蓓,高学历、高收入,注重生活品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自然也不会只盯着学习成绩。李蓓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学习压力已经比较大,但李蓓保证他每周至少踢足球和游泳各一次,“儿子特别喜欢足球,有时一周踢一次不够,还会再加一次课时,偶尔再打打篮球,”李蓓说到, “我自己是学医的,对孩子身体健康很重视,现在社会压力大,孩子学习任务重,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健康身体的基础上,同时孩子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释放压力。”

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吴莹,三十多岁,事业有成,正在北京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从三岁就开始接触体育运动,游泳、冰球、羽毛球都有学习,现在一周打冰球四五次之多,女儿则从四岁开始练习艺术体操,一周有三四次,女儿也喜欢游泳。

同样在北京,热爱体育的黄红旗也有一个爱运动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平时参加的体育运动多达四五种,包括高尔夫、网球、游泳、跑步、自行车等,黄红旗介绍,“儿子最喜欢的是游泳和自行车,每周至少有三次每次一到两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

爱运动的孩子,身体素质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

李蓓的儿子坚持游泳多年,很少感冒发烧;吴莹的儿子曾经过敏性鼻炎很严重,一到秋冬季节就鼻涕不断,通过游泳,基本上解决了过敏性鼻炎这个顽疾。黄红旗的儿子食欲好、身高增加明显。

但在孩子的体质增强之外,家长们更看重的是孩子通过体育运动带来的性格、品质方面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有团队精神了、不那么轻易说放弃,对一件事情的坚持度有了增加。”吴莹表示,“孩子打冰球之后,逐渐建立了良好的规则意识;结识了一帮打球的好朋友,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更加主动,更加会参与到集体中,使得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有了提升。”

  家长希望体育运动相伴孩子终身

家长们相信,选择一项合适孩子的运动,并且坚持下去,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增强抗挫折能力和增加竞技精神。这些都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特质。

70末、80后一代的子女,如今大多还在小学、幼儿园阶段,尚未进入到学业压力最重的中学阶段,但家长们都认为,未来即便孩子的学业压力加大,也不可能让孩子放弃体育运动。

李蓓表示,“会让孩子一直坚持运动的。体育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的过程也需要劳逸结合,身体健康毕竟是基础。”吴莹觉得,随着孩子的学业压力增大,未来一周打四五次冰球的频率可能会调整,“但只要安排合理,每天都可以抽出时间来让孩子运动,跳绳、游泳都是很好的运动,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黄红旗也认为合理分配学习与运动的时间就好,“本身体育运动跟学习没有太大的冲突,现在小孩玩电子产品多了,也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来转移一下注意力。何况,运动是一个人一辈子都应该坚持的事情。”

让70末、80后一代感慨的是,现在的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条件和环境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李蓓回忆,“我们小时候参加体育运动就是玩,哪有现在这种定期训练的条件,家长们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也完全不一样了。”吴莹发现,儿子现在打冰球、女儿练艺术体操的场地、师资条件都是国际水准的,这是自己小时候不敢想象的,“我们上学那会儿,有校队的学校都已经是凤毛麟角。”在黄红旗看来,现在孩子们能有充分条件去参加各类体育运动,也与家庭经济条件改善,体育设施日趋完善和体育培训机构的大量涌现有关。现在,家长们只要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就一定能找到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

  开拓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大有可为

让孩子学习、参与至少一项体育运动,并不惜付出较高的投入,正成为中国新一代父母的选择。这让中国的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成为一片蓝海。

和尔萌(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长江体育产业联盟负责人高姗姗正在青少年体育培训领域创业,她表示,“70末、80后父母本身的成长环境相对来说不愁温饱,对身体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大大高于之前,而且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国际国内文化理念的交融,越来越多的父母接受和意识到孩子的体质体能发展决定了一生的发展基础,从而更加重视孩子的运动素质培养。”

另一方面,我国近三十年来青少年体质状况持续下滑。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现代生活方式反倒让孩子们的体质越来越差。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媒体对我国青少年体质下滑的报道

在重庆左邻右舍体育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聪看来,中国的青少年体质已经到了必须改变和一定会改变的节点,但如何改变?这实际上是给了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很大的机会。“抛开学校体育的问题不谈,学生本身的学业压力较大、不良生活习惯和其他问题对身体素质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都急需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发挥更大作用。还有一点,就是国家对整个体育事业包括体育培训行业的重视和支持,尤其近几年不断出台的各种指导文件和办法,也是对青少年体育培训企业很大的信心支持。”

近几年,一些高端体育项目开始受到中国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家长们的关注,参加高尔夫、网球、冰球、花样滑冰、棒垒球、击剑、马术等运动项目的青少年大幅增加,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今后可以凭借一项在欧美国家主流的体育运动技能为出国留学提供便利。高姗姗表示,“我们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孩子能够有一项体育特长不仅在国内教育体系有升学优势,在国际教育体系里更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海外学府都对学生有明确的体育运动考核要求,这也是促发中国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校园体育高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中国的新一代父母,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较高追求,这种追求自然也会传递到下一代身上。现实中已经不难发现,跑马拉松的母亲带着女儿养成跑步的习惯、热爱户外运动父亲带着孩子领略高山大川的壮美、绿茵场上父子同场……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多。

马聪发现,“接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越容易认可和参与体育运动。新一代父母支持子女参加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他们希望子女能通过体育运动来得到锻炼,不仅是身体锻炼同时对毅力、集体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心态已经在发生变化,不是之前一味的追求成绩和名次,更希望孩子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一些积极的锻炼和变化。”

  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亟待规范化、标准化

家长心态的改变对于体育培训行业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假如参加体育运动只是为了考试和分数,毕竟有一定的功利性,孩子也不一定喜欢参与,结果也不一定是好的。”马聪表示,“对体育运动认知更理性的家长越来越多,他们对价格方面的敏感度不是特别高,更在意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他们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有自己的喜好因素,也会参考孩子的意见,经常会有同学、朋友几个一起组团参加同一运动的情况。”

家长们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眼光变了,要求也会更高,当中国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正迎来黄金时代之际,问题也随之暴露。面对国内各类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和鱼龙混杂的局面,马聪表示,“就地方培训机构来说,企业杂乱繁多,行业发展的观念有局限,较难形成更多的合作发展。简单的说,很容易出现的懂专业的不懂市场发展、懂市场发展的不懂专业。二者怎么更好的融合,这是对行业从业者的水平考验。然后就是场地不足等客观因素依然是一大限制。”

就国内青少年体育培训的整个行业而言,标准化问题也亟待解决,高姗姗表示,“这一行业当前最大的痛点是标准化问题,这也是体育行业特征的反应,体育行业项目众多,不像互联网、地产等行业比较容易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每一个单项运动其实都是自成体系,对培训机构的要求也各不一样,这直接影响了场地环境、教学质量、收费标准等系列问题,但这也是任何新兴产业或者产业上升期无法回避的过程,幸运的是国家在这方面有足够的重视,有效引导市场标准的逐步建立,同时,这也是相关企业最大的创业机会。”

在学者看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展缓慢,多年形成的应试教育大环境对学生、家庭的影响深重,即便是那些能够意识到体育运动重要性的家长,也许终究会在孩子的升学压力面前表现出焦虑。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认为,升学压力对于国内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持续性还是有很大影响,“现在,小学阶段的孩子还能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但到了中学之后,随着中考、高考的压力出现和加重,他们还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去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吗?”

(原文转自 中国青年报

—— END ——

别 害 羞!

    sports.sohu.com true 环球体育传媒 https://sports.sohu.com/20171017/n518120950.shtml report 6614 中国的70末、80后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来没有为父辈们曾需时常面对的温饱问题困扰过,但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也谈不上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