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国外滑雪装备主导中国百亿市场 场地赚钱多靠“一锤子买卖”

近两年冰雪经济成为一个热词,国内冰雪产业发展迅速。但令不少业内人士遗憾的是,在装备、设备等产业链条上仍被国外厂商主导。

在ISPO北京2018第十四届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现场,雪上运动展览的滑雪装备、造雪机等品牌,仍然以国外品牌为主。这些品牌多是以代理分销为主,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顾客。

目前资本市场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滑雪产业的是新三板公司卡宾滑雪,而其也一度面临运营资金紧张,经营业绩和规模都难言理想。卡宾滑雪总经理伍斌表示,虽然公司被称为滑雪第一股,但由于市场发展制约,公司规模还比较小。

  造雪机国产占比仅15%

李腾翔两年前开始喜欢上滑雪运动,并购买了六千元左右的单板。李腾翔表示,对于滑雪爱好者来说,一般都会选择购买一款适合自己的滑雪装备,而国外品牌是首选。

滑雪装备主要包括三大块,它们分别是以滑雪衣裤、滑雪鞋为代表的服装,以滑雪板、滑雪杖等为代表的器械,以滑雪手套、护脸和滑雪镜等为代表的配件。国内品牌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尚不能与顶级品牌争锋。

李腾翔从2012年开始接触滑雪运动,当时滑雪运动在国内刚刚兴起,他认为这个行业潜在的商机巨大,他从国外滑雪装备品牌代理商拿到了销售权。像李腾翔这种代理分销的商业模式,是目前国内滑雪运动产品市场的主流。

就在他从业的这几年里,国内滑雪产业个人消费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2017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合2700亿元。简单的与《2017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提供的数据做对比,2017年滑雪人次1750万,约占冰雪旅游的十分之一,也就是270亿元左右。

  

除了个人所使用的装备以国外品牌为主外,国内滑雪场使用的索道、造雪机等方面,国产品牌虽然增幅较快,不过也仍以国外品牌为主。上行设备从根本上决定了滑雪场的运营效率,《2017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滑雪场脱挂式架空索道按进口、国产数量统计的48条中,国产品牌达到了15条,国产索道近两年大幅增长。2017年,全国滑雪场新增造雪机1420台,全部造雪机数量合计约6600台。其中,国产造雪机占比约为15%。

一位卡宾滑雪工作人员表示,以造雪机为例,海外品牌无论是造雪效率还是适应环境能力都高于国内品牌。

  滑雪第一股业绩平平

目前,A股市场还没有完全以滑雪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而卡宾滑雪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后,由于滑雪标的稀缺性被称为滑雪产业第一股。卡宾滑雪业务主链可分解为:新建雪场规划设计→滑雪设备销售(维修)→雪场运营管理→现有雪场升级改造,即公司所涉及的业务主链已覆盖雪场开发、建设、运营的各个阶段。而其业务核心为滑雪场规划设计和设备器材及个人装备销售,拥有国外知名滑雪设备授予的代理资格及专业的设备维修技术。

卡宾滑雪在公告中表示,由于我国滑雪产业起步较晚,滑雪设备制造商的制造技术与产品质量较国外知名品牌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保证雪场运营的安全性及滑雪者的体验感,国内雪场使用的大型造雪设备及器材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从经营业绩来看,卡宾滑雪2016年营收1.49亿元,同比增长131.61%,归属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1.97万元,同比增长19.52%,毛利率为28.38%。

  

虽然公司挂牌后营收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但公司现金流等方面并不理想。卡宾滑雪公告显示,201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2万元,表明公司营运资金紧张;而2017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则为-444.7万元。2017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346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6万元,但2016年上半年其扣非后净利润还在200万元左右。

不仅如此,受上下游的挤压,卡宾滑雪资产负债率也高企,2016年底资产负债率为62.19%,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合计高达67.05%。不过,卡宾滑雪认为,随着冬奥会召开时间临近,公司设备供不应求,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向国外供应商全额支付设备采购款,以供新增滑雪场建设和设备更新需求,增加公司销售业绩、提升营业收入。

卡宾滑雪2017年筹划发行股票补充资金。此次发行的6200多万元主要用于自主研发生产国产压雪车、造雪机、滑雪板等设备,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伍斌认为,滑雪产业不是能够一下子产生暴利的行业,现阶段发展冰雪产业,一定要以长期投资的角度去考虑。有着丰富滑雪产业从业经历的他认为,冬奥会之前是滑雪场地集中建设期,真正的发展在冬奥会之后。

  旅游体验型雪场占多数

距离北京冬奥会还有4年,但明显感觉到了冰雪经济火热起来。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滑雪产业需要冷静看待,我国滑雪产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就作为市场最重要参与者的滑雪人来说,人数虽然持续增长,但选择第二次滑雪的人数比例很低。而这意味着,对于国内七成以上的旅游体验型滑雪场来说,目前赚钱还很大程度依赖着游客一次尝鲜的“一锤子买卖”。

凭借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中国冬季运动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政策也在助力中国滑雪运动的发展,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以及各方推动下,中国冰雪经济明显火了起来。

随着冰雪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甚至乐观的预测“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将在2022年提前超额完成。其中,东北地区将进一步巩固长距离游客第一选择的龙头地位,河北张家口加速从小众滑雪发烧友市场向大众冰雪旅游市场转变。

不过,冰雪产业由冰上运动和雪上运动组成,我国滑雪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2017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国内滑雪场分为三类:旅游体验型、城郊学习型及目的地度假型。此三类雪场在全部雪场中占比分别为75%、22%及3%。

上述白皮书主要作者伍斌表示,旅游体验型90%以上为一次性体验客户,而国外大部分的成熟滑雪场都是目的地度假型。在他看来,我国滑雪产业近几年才慢慢兴起,距离成熟期还有很长距离。

一家咨询公司负责人Laurent Vanat也表示,在中国,初次滑雪者第一次滑雪体验往往不怎么愉快,绝大部分人不会选择再次滑雪。

  产业成熟或还需10年

事实上,中国的雪上运动相比国外还有很大差距。

一项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庞大的基础人群,我国雪上运动基础偏薄弱。相比其它运动,雪上运动近几年增速才出现明显加快。

《2017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我国滑雪人次从2011年的700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750万人次,每年增速都超过了10%。与此同时,滑雪场数量也由300个快速增加到703个。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雪山运动增速有了明显放缓。滑雪人次方面,2017年同比增速为15.89%,2016年同比增速为21%。滑雪场数量2017年同比增速为8.82%,2016年同比增速为14%。

此外,滑雪场质量和滑雪人数的体验感还相对较低。

在南京边城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耿看来,目前国内滑雪产业的发展其实是“外热内温”。滑雪产业曝光率高,资本青睐让滑雪行业热起来。黄耿说,国内滑雪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这么光鲜。从硬指标来说,国内垂直落差超过300米的滑雪场仅仅才有20家左右。另外,滑雪爱好者转化率不到1%,这与国外5%左右的转化率还有很大差距。

黄耿认为,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滑雪产业有其发展规律,滑雪产业较为成熟还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从2015年左右开始代理国外滑雪运动品牌的他认为,滑雪产业“充满希望,但要抱有耐心。”

Laurent Vanat则乐观认为,随着滑雪运动的发展,中国能够找到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方法,为世界滑雪运动提供有益经验。

— END —

  

sports.sohu.com true 互联网+体育 https://sports.sohu.com/20180129/n529562007.shtml report 5389 近两年冰雪经济成为一个热词,国内冰雪产业发展迅速。但令不少业内人士遗憾的是,在装备、设备等产业链条上仍被国外厂商主导。在ISPO北京2018第十四届亚洲运动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