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大峡谷之二——四天走了八公里(共有四部分)
转自搜狐
11月2日,队伍经过精减,只剩下8个队员和4个民工。其余的队员将从原路返回,从多雄拉山口进入墨脱,然后再与我们汇合。
转自搜狐
挑选出来的队伍实力确实大有改观。尽管我们比中科院队晚出发两个小时,但不到中午,就赶上了这支规模庞大的队伍。由于我们这支队伍没有向导,所以也只好捱着性子,慢慢地随着大队伍移动。看着这种情形,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无人区的路将超过12天,本来就粮食严重不足的队伍无疑会雪上加霜。
转自搜狐
果然不出所料,到下午两点钟,前面两支队伍停了下来,就地宿营,因为听他们的向导说,到下一个有水的宿营点得走6个钟头。虽然今天只走了四个钟头,各队的士气和体力都比较好,但谁也没有走过这条路。向导即使说路走错了,要原路返回,大家伙也只得照办。
转自搜狐
捷足先登的中科院队占据了斜坡上本来就不大的几块小平地,我们只得再往前走寻找宿营地。经过搜寻,好容易才在竹林中找到几个凹地。我和队员张涛同住一个帐篷,为了清理出一个勉强能够容纳张鹏的地方,搬石头,砍竹枝,整整折腾了两个钟头。
转自搜狐
为了节约粮食,从今天晚上我们就开始吃稀饭。队长杨勇挨个给队员盛饭。当盛最后一个碗刮得锅底响时,前面几个队员的碗已见底了。大家看没有再煮饭的意思,便各自缩回自己的帐篷。根据队长的意思,每人可以再吃一小块自带的压缩干粮。我躺在帐篷里,尽量慢地咀嚼着89年生产,已过期7年的“761”压缩干粮,直到苦日子要开始了。
转自搜狐
第二天大部分时间在暗无天日的竹林中行进,又陡又滑的下山道路差点让我神经崩溃。本来走这种路应该尽量腾出两只手来折周围的竹枝保持平衡,但斜挎在肩膀上重达10余斤的摄像机不仅破坏了我身体的重心,而且占去了我一只手,更要命的是我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若无其事地摔到。每每看到中科院队中央台记者拄着拐杖,连摄像机也由民工代劳时,我心里就有一股难以抑制的酸味。
转自搜狐
中午在一处有水的林中空地休息,这些藏族和门巴族的民工便停下来生火烧水,喝他们每日必喝的酥油茶。虽然我对这种茶的味道一直不太喜爱,但对里面的盐分、维生素,特别是高脂肪还是抱有好感。我问一个民工这里是不是向导昨天所说的有水的宿营地,当得到证实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表,今天才走了三个小时多一点,也就是说,我们又损失了半天有效时间。
转自搜狐
下午三点多钟,我们终于下到河谷下边。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大滩。在不到百米的距离内落差竟达二十余米。滩内巨浪滔天,急流冲击在大石上,腾起股股水雾,置身于此,只觉两股战战,头皮发麻,驾船过此滩如想不翻船,办法只有一个,将多只船并联成一艘大船,大得足以覆盖江面。
转自搜狐
晚上宿营点设在一块临河的平坦河地上。这里足够两、三百人在此驻扎,使我们在大峡谷里面最好的一块宿营地。
转自搜狐
由于发电机在加拉村被精减掉了,我们只带了六块电池,而每块电池顶多只能用半个小时。晚上,我怀着一线希望到中科院营地去请求让我们充一下电,但他们很委婉地拒绝了。第二天我们去西班牙登山队营地求援时,这些老外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对中科院队的举动表示困惑和不解。
转自搜狐
凭心而论,我们也得到了中科院队的支持,那就是向导。他们在前面开路,我们跟在后面,特别是他们聘请的西藏登协的队员,在险要地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得付出代价,我们虽然在体力上超过他们,可永远只能走在他们后面,并且在发生冲突时,得忍气吞声。
转自搜狐
路越来越难走,常常是走十来米就得停下来等上半个钟头。一些险要的地方通过,往往要耗上两、三个小时。当地猎人称之为“猴子路”,你可以想象我们通过时有多么艰难——因为猴子走路都是不背东西的。
转自搜狐
5日中午,在通过一处险径时,我的身体失去平衡。为了保护摄像机,我在空中转体90度,左脚插进一条石缝,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因而扭伤了踝关节。幸好伤得不重,经过简单绑扎之后,居然能一瘸一拐地走。
转自搜狐
晚上宿营时,我们拿出1:50万的地图定位,发现正好位于加拉的对面。在四天里我们总共翻了三座山,体力消耗大半,但直线距离不到8公里。原计划四天到白马狗熊,可现在连个影也没有。
转自搜狐
浪子/文
摘自《山野》19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