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雨的夜晚,孙雯从美国回到北京。
出现在首都机场的她一袭黑衣,头戴一顶鸭舌帽。
夜晚很黑,可孙雯依然戴着一副墨镜,神情显得有些落寞。
那天是10月10号。
随后,孙雯忽然消失了,几乎没有人知道她在哪儿,在做什么,她的打算,以及她的心情。
然而上周六,孙雯在自己的家里,接受了某电视台几位记者的采访。
孙雯的家在上海闹市区一栋别致的公寓里,那是她为自己购买的小窝。房子不大,白色的墙、白色的沙发,小小的客厅素雅宁静。客厅上方有一个小阁楼,很低,里面有一张床。这间房子里最让孙雯喜欢的,是那个小阳台,阳台上放着一张玻璃桌和4把同样白色的椅子,窗外看得见远处的黄浦江和近处的苏州河。一片片灰褐色的居民区里到处是行色匆匆的人群,还有拥挤的车辆和喧闹的汽笛声。孙雯说她喜欢这样一个闹市里的静处,可以让自己充分享受独处的快乐。
或许是心情不太顺畅,或许是因为感冒发烧,和孙雯的闲聊显得缓慢而随意,仿佛是老友叙旧。坐在小阳台上,听得见黄浦江中隐隐传来的汽笛声。
午后阳光洒进屋内,那明亮的金色与房内的白色调交叉着,调和出一份安详来。孙雯静静地说,这样的环境让她有安全感,其实自己的性格更加适合过这样闲适淡雅的生活,比如晚上找朋友喝喝咖啡、聊聊天,或者到黄浦江边吹吹清凉的江风,散散心,孙雯说她尤其喜欢从浦东那边望灯火辉煌的外滩,一切都足够小资,足够精致。
孙雯承认自己是一个喜欢小资的女人。
她喜欢看小说,不喜欢读讲哲理的书籍,觉着那样太累,小说里虚幻的生活环境和精神追求是她最向往的。她最中意的莫过于张爱玲的小说,孙雯说自己不管训练和比赛有多忙,都会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读张爱玲的小说。她喜欢张爱玲小说里透出的淡淡的颓废和松散,这显然是一个十足的上海女人的心态。
包括王安忆、陈丹燕在内的那些写上海风花雪月的作家都是孙雯的最爱。也许从那些故事里面,她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者渴望有的生活状态。
孙雯说,回到国内之后听很多人说她有些消沉和颓唐,而事实远不是那样。
她不过是选择了一种孤独的方式面对“结束”。她悠悠地说,很多的事情一下子理不清楚,心情同样有些零乱,对于未来的路,她还没有决定。即便是在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之后,曾经说过自己要退役,现在想来,又不确定当时是一种感情的宣泄,还是真正的心中所想。做不出决定不是因为无奈而是彷徨。复杂的心情很难让她选择断然离开足球,同样让她难以选择留下。
问孙雯,足球生涯中没有拿到世界冠军是不是非常遗憾?
孙雯说她一点都不遗憾,甚至包括4年前美国玫瑰碗体育场点球的失败,她都没有遗憾,这是她自己的性格使然。在内心,孙雯也渴望自己能像本届世界杯德国女足老队长那样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宣布退役……
但是,她不会勉强自己一定要达到那样的境界,仅仅是一种向往而已。孙雯说自己现在踢球完全是为了赢得一种应有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获得多少奖杯拿到多少荣誉,而是来自球迷内心的热爱,就像无论在哪里踢球、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总会有球迷为你加油呐喊和祝福一样,这样的足球是她喜欢的。
足球之外的生活,她宁愿选择躲在安静的角落,而不是成为镁光灯下舞台上的主角。
世界杯的话题我们没有谈到更多,因为担心会刺激孙雯的心情。
眼前的孙雯与绿茵场上叱咤风云的她相比,是个有点楚楚可怜的小女人。有着太多的感伤和柔弱,她不断地咳嗽着,顺手还拿起桌上的葡萄,轻轻地挤破葡萄皮放在盘子里,然后边吃葡萄边朝着窗外望去。
夜色逐渐笼罩下来,远处的江边亮起夜灯。
孙雯幽幽地说她从1985年开始踢球到现在,已经整整15年了。15年的青春,把一个少女历练成成熟女人。这15年的道路,她经历了足够多的荣耀,无数次站在世界女足个人荣誉的顶峰,这15年也让她变得甚至有些超凡脱俗,就像她已经看淡了所有的名与利,只在乎自己的心情一样。谈话到了后面,孙雯更多的像是在自言自语,这个时候窗外已经一片漆黑,楼下的人声、车鸣声响成一片,些许昏黄的灯光下,孙雯越发显得幽怨。
她继续娓娓而谈,说自己最喜欢有大山的地方,最好是那种郁郁葱葱的山林,里面有美丽的湖泊,湖边还有一座小木屋,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觉,那绝对是她最向往的。孙雯不喜欢大海,她说害怕大海的深不可测和波涛汹涌,会产生恐惧感,而山则更多地给了她宽阔的自由空间和安全感,但是孙雯同样否认了自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
这一周,孙雯要回到复旦校园重新开始读书了。孙雯说很不喜欢别人在这个时候还把自己当成明星,有些局促和不安,更会给同学带来不方便,虽然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如果连清静的校园都不能让自己安心的话,实在是不愉快的事情。
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孙雯说选择这样一个房间就是为了给予自己足够的空间,读书清心,听音乐凝神。记得她曾经清唱过一首巫启贤的歌,那一句“和你分享的快乐胜过独自拥有,至今我仍深深感动”唱得深情委婉。
未来,是走还是留,她说自己会首先考虑自己的感受,过去没有按照自己意愿的生活状态太多,这一次是最后的机会了,因为她已经31岁。
窗外,初秋的夜晚,云开月明。 文 /申友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