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冉雄飞北京报道 动荡的甲A江湖,曹国俊是一个特殊人物,他不能算是一个民营企业家,也不能给他冠以国企当家人的称谓,但这些并没有让曹国俊在职业足球大浪中销声匿迹。在辽足陷入动荡后,这位辽足董事长甫一现身,便很快就“摆平”了球队内乱。针对辽足让人揪心的前景,记者周一对其进行了一次专访,曹国俊滔滔不绝地发表了一番小到辽足,大到中国足球整体的足球资本论。 转自搜狐 “革命就要付出代价” 转自搜狐 TITAN:辽宁队的开局不利,这会不会影响到俱乐部的中超资格?曹国俊:我想不会,这个开局已经是俱乐部历史上最差的开始了,不过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周日这场比赛球队打得很好,那才是辽宁队的真实水平,我相信辽宁队的球员很快就会找回自信。 转自搜狐 >>全队上下似乎都对外援尤沃科夫有不满情绪,你有没有考虑换掉外援﹖<<目前没有,不合适的外援一定要换,但这也要尊重教练组的意见,既然佩内夫坚持使用尤沃科夫,肯定有他的考虑,我们必须给外援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中国的联赛。 转自搜狐 >>佩内夫到目前还没有显出他的执教水平,你是否考虑过对外教进行评估?<<在是否聘请外教这个问题上,辽宁队一直很矛盾,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认为我们是没钱请不起老外,但我们是一直从辽足队员的现实情况出发。这几年你也看到了,我们使用张引、王洪礼这种国产教练,成绩非常好,但总有人说他们耽误了这批年轻球员;于是咱请外籍教练吧,结果仍然有人说闲话。现在他和球队磨合还有些问题,有他的问题,也有我们的问题,既然选择了革命,那就要为革命付出代价。 转自搜狐 “辽足模式与众不同” 转自搜狐 >>很多人认为,是辽足一直以来的经济状况影响了俱乐部的发展,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球队开局不利有很多原因,而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总是在炒作辽宁队。其实,在国内的足球俱乐部中,存在着三种完全不同的足球俱乐部,这也是导致各俱乐部命运不同的内在原因。 转自搜狐 >>是哪三种俱乐部形式?<<第一种模式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后台的俱乐部,比如中远、鲁能等,这种俱乐部根本不需要足球俱乐部有太多的经营收入,企业的投入完全足够维持俱乐部的开销;第二种模式是以投资足球作为广告载体的俱乐部,他们充分利用足球庞大的广告效应,获取丰厚的回报,比如四川全兴在投资足球之前资产才3000万,但到2000年退出时,资产已经达到近10个亿;同样实德搞足球之前,徐明的资产不过3个亿,但几年时间已扩张到30个亿。他们每年投资足球的钱实际上就是企业本身就要花掉的广告费,而且投资足球见效更快,市场对品牌的认可马上就会换来利益的回馈。正是因为这个广告效应,有的俱乐部的心态很不健康,球队成绩下滑直接就会伤害到企业的广告效应,所以他们千方百计要保住俱乐部的成绩。 转自搜狐 >>按照你的意思,广告足球形式的俱乐部对中国足球没有好处?<<从长远看,肯定没有好处,日本在80年代搞足球时就是典型的广告模式,但90年代初日本正式推出职业足球联赛时,就明确规定禁止广告足球的存在,现在在欧洲也很难找到以企业直接冠名的足球俱乐部,广告足球是职业足球发展的初级阶段。 转自搜狐 >>为什么辽宁俱乐部没有成为广告足球的一个载体?<<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走股份制足球俱乐部的方向,这也是国外足球俱乐部的常见经营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中国范围内很少,它与前两种模式截然不同,因此也遭遇了很多现实的困难。 转自搜狐 >>你是指经营上的吗?<<说句实话,辽足这种经营模式,现在的确感到有些前路茫茫。辽足的股东无法直接利用辽足的广告效益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所以也不会像别的俱乐部那样猛往球队砸钱。 转自搜狐 >>那辽足的经营模式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成为上市公司,曼联俱乐部就是典范。但中国俱乐部上市还有很多困难,他首先需要一定标准的经营额度,市场业绩也要有良好的纪录,而目前的中国足球俱乐部几乎没有一个能够接近标准的。 转自搜狐 >>那就是说这种经营模式目前还是没有前途?<<辽足俱乐部只能是寄希望于职业联赛的品牌成功和扩大了,联赛经营好了,投资足球的商家会更多。现阶段中国足球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乏真正懂得足球经营的人才,好在情况正逐渐变好。 转自搜狐 曹国俊镇静地观看辽连之战,但内心或许正在绞尽脑汁地想着辽足的出路。冉雄飞 / 摄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