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一向给人团结奋进的典范印象,在记者历次采访中,女足从队员到教练的口径往往都非常一致——马良行对中澳之战表示满意,队员也就千篇一律的都是满意;马良行进行什么战术调整和安排,队员也从不会有反对的声音。然而,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明摆着,马良行“曲高和寡”,队员表面“高度”一致,却从欲言又止的神色中,透出言不由衷的实质。而中澳之战前后的几个细节,也在某种程度上传达出一些信息,让人心存悬疑。 悬疑之一:队员口服心不服? 有心的球迷会发现,白洁在第89分钟被替换下场,当马良行像往常一样准备同她握手时,一脸寒霜的白洁竟然如同没有看见一样,从马良行身边直走了过去。当时记者就是一愣,平局就是平局,一向团结如一人的女足难道也会因为一场平局出现将帅不和?然而,白洁的不满显然写在脸上,马良行当时的尴尬也并非掩饰就能过关。第一场对加纳比赛结束后,白洁的话外音就已经很明显,“在几分钟之内突然从后卫变成前锋,这样来回换位置,而且还是完全不同的位置,肯定不会太适应。”但快人快语的白洁表示:“我别无选择,但我会根据教练的安排尽力去做到最好。”显然,在第一场比赛白洁对于自己位置的变换已经心存“想法”,对澳大利亚队比赛时虽然固定打前锋了,但她的不满似乎比第一场尤甚,表层看白洁只是对提前被换下场不满,但这其中是否还包含对教练技战术安排的不满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这只是现在中国女足的一个缩影。据悉,马良行上任后,曾经因为重用自己上海队的老部下而引发议论,但这些都没能改变马良行的初衷。他的用人有自己的原则,但有时又飘忽不定,让主力和替补难以揣摩。也许正是马良行坚持己见,但又不能与一些队员很好沟通,队员对一些打法和用人敢怒而不敢言,恐怕是造成口服心不服“悬疑”的罪魁祸首。 悬疑之二:玫瑰有劲都往一处使? 张鸥影重回主力阵容是本场比赛马良行战术的点睛之笔。但明眼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表现异常活跃的张鸥影在场上虽然跑动积极,但经常形单影只,往往跑到位置却无人传球,无谓的浪费了大量体力。本来打活两边是中澳大战的战术亮点,但全场比赛更多的恐怕是赵利红的左路下底传中,张鸥影右路虽然很多时候下到底,但却无球可传。到底是队友不愿意传球给她还是她自己拿不到球?场上情况谁都看得很明白,因为队友眼里更多的是赵利红的那个“点”。据悉,张鸥影平常在队内就形单影只,就是去吃饭也往往是孤身一人,不像其他队友三五成群,那场上的情况是否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延续?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让事实来说话。其实,二十多岁的姑娘三五成群很正常,就是彼此间交情也有深有浅,但倘若到场上也分帮派,有劲恐怕也使不到一处了。显然,女足队员内部是否团结如一人,恐怕又将成为一大“悬疑”。 悬疑之三:统帅不满教练? 1:1被视为弱旅的澳大利亚队逼平,中国女足代表团团长、足协副主席南勇赛后难掩失望之情,虽然回答记者提问尽量回避敏感话题,但话里话外仍然表现出对以马良行为首的教练组的不满。南勇评价说,“1:1的结果可以接受,但这个结果同时又是不能让人满意和不理想的,教练组必须认真总结和反思。”南勇说,从结果来讲,1:1的比分虽然没能让中国队直接出线,但我们后面还有机会,因此结果可以接受。但是从过去中国队战澳大利亚总是胜多的战绩,而且热身赛我们都是2:0获胜,说明我们的实力和能力比对手都要强,因此从结果来看又是不理想的。南勇的这个表白虽然比较客观,但仔细分析却发现,结果1:1已经成为事实,不接受也得接受,弦外之音“不满意”和“不理想”应该占主要成分。果然,南勇在记者的逼问下,逐步展露出他对教练组的不满。 有记者认为,澳大利亚之所以能逼平中国队,就是通过赛前两场中澳热身摸清了中国队底细,南勇对此并不否认,只是强调,“两场热身的安排对这场中澳之战的影响,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来评价。我们现在的这个教练组认为与澳队热身是可以的,我本人没有异议。不过我希望教练组就这个问题好好总结。”言下之意“对于热身安排我只能听教练的”,话语之外颇多无奈。谈到比赛过程,南勇表扬了队员,认为队员很好地贯彻执行了教练的要求和部署,“队员要有创造性发挥,但教练更要思考:虽然破密集防守对每个队来说都是一大难题,但我们如何去解决?密集防守如何破?这是个问题。”显然,南勇对教练组没拿出破密集防守的招数感到失望和不满。再想起上一场对加纳队之后,南勇对教练组提出的置疑,就不能不让人联想些什么。有了马良行,南勇为何还要招来马元安?马元安在队内到底担负什么样的职责?恐怕只有南勇自己心里清楚。 这些细节虽然不足以证明什么问题,但已经在某些方面显示了中国女足内部存在矛盾的可能,三大悬疑也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女足队内老队员可能会与小马在战术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另一方面,队员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此外,以南勇为代表的中国足协对马良行的表现也难言满意。如果真如记者猜测的这样,内部矛盾影响了女足的发挥,那么中国队未来的表现恐怕仍将不容乐观。事实究竟如何不得而知,我们更希望这不是事实。特派记者陈建军(本报洛杉矶今晨专电)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