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名北京三元目标直指中超 辽足文字游戏很巧妙 |
![](/images/bj00.gif) |
![](/images/bj00.gif) |
2003年4月4日10:04
东方体育日报
|
![](/images/bj00.gif) |
在借鉴了北京现代和国安俱乐部的冠名策略之后,辽足俱乐部巧妙地玩了一把文字游戏,使球队的冠名如愿以偿地脱辽入京。昨天上午,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冠名辽足,末代甲A中便多了一支北京三元队。
关于三元入主辽宁的消息风传已久,因此消息背后的内幕和细节更引人关注。在双方签署的合同中这样描述:原辽宁足球俱乐部所属的足球队正式冠名为北京三元足球队,该冠名有效期为三年。而俱乐部董事长曹国俊向记者表示:“这种做法是一种创新,它也许会违背某些人的想法和观念,但市场足球就是要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这是生存的原则。”
据记者了解,辽足俱乐部最终冠名“北京三元”,董事会的态度和冠名上的擦边球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辽足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工商注册的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它的股东包括北京嘉华兴业投资有限公司(63.3%),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20%、中国北方航空公司6.7%、北京宏强系统集成责任有限公司6.7%、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3.3%。它的企业法人代表是曹国俊,他也代表着最大股东的利益,第二大股东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代表辽宁省体育局的利益,而三个小股东中至少有两家也唯曹国俊马首是瞻。如果是通过董事会讨论冠名一事,曹国俊的主张肯定能得到大部分的支持。同时,在具体的冠名上仍然保持辽宁足球俱乐部的番号不变,同时把“北京三元”作为一个品牌冠名球队。
曹国俊解释:“抚顺特钢不也没有辽宁的称号吗?北京三元同样是一个品牌。”这种冠名策略某种程度上也是借鉴了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现代汽车足球队的冠名策略,而目前负责辽足俱乐部经营的就是前国安俱乐部经营部的负责人郭维维。据悉,辽足此次的冠名行动并未得到辽宁体育局方面的完全首肯,因此这次行动或许将成为俱乐部运作中的一颗随时可能发作的“炸弹”。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三元食品最终的冠名费用三年是7200万,赞助费用将和球队的战绩挂钩,并且分阶段地划拨给俱乐部。在谈到冠名费用时,曹国俊并没有直说,但他非常肯定地表示年均赞助额要略高于波导的赞助金额,而波导的赞助金额在2100万左右,由此分析,7200万的总额也符合曹国俊的说法。
在昨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俱乐部还正式提出了今年的目标就是要力争进入前三名,并进入明年的中超。
|
|
|
![](/images/bj00.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