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个作家洪峰。刚出了一本去年写的书,现在正在家里轻型放懒,基本上处于一门心思跟欧锦赛较劲的状态,这倒也适合他昼伏夜出的生活规律。有段日子没在足球媒体上吐口水了,还以为大作家“从良”了呢,不想,接通电话,还是一顿神侃,还是净往七寸上打,老风格老路子。
洪峰说球无所顾忌、横冲直撞,不知道啥叫留面子,一把利刃也似直指人心,刨剔一番后还要搅上几搅。洪峰论人有似曾国藩,他最爱盯着看人的眼睛,他认为那是心灵的自然流露,是无法作伪、无法逃避的第一手资料,日常待人接物如此,比赛时看台远观也是如此———他特意购置的高倍望远镜保证了他和球场的距离近于零,他曾经吹嘘说自己能看到球员脸上的根根汗毛。
说着说着就唠到甲A“移民足球”这个话题了。比如辽宁人在北京、大连人在四川、外地人在深圳。
辽足怎么整都好不了
辽宁球员在北京,你那就受气去吧。我以前形容过四个地方的人:上海人看谁都是乡下人,深圳人看谁都是穷人,大连人看谁都是不懂球,北京人看谁都是下级。想让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接受,不容易,北京人和东北人,那是一种奇妙的关系,这和近代文化有关。当年满清王朝遗留下的东西也有,还不少。京韵大鼓,东北人听着都特别舒服。北京人能侃,男人打架也在那理论,这些一般辽宁人就受不了,要是我急眼我就动手,俩老爷们在那骂啥啊?
还是往足球上扯吧。
说白了,没有根儿你怎么折腾都没用,你有多少偶像都没用。把整个俱乐部迁移,全世界都没有成功的例子,局部挪主场还算可以理解,球迷是俱乐部生存的最初起源,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城市依托,没有城市化的冠名,那么一切都是无本之木。
我分析曹国俊走的时候是赌一口气,我分析他不一定愿意走,应该是想和当地政府要点什么没得到,一口气就走了。现状对辽足不公平,但没办法,按中国的现实,哪个球队能真正离开政府的支持呢。走到这步天地了,我看是怎么整都好不了,即使回到沈阳,他们也够戗。
另外现在曹国俊思想有问题。他跟球员说,别人欠他钱所以他可以欠球员的钱,这个没道理,你是职业商人难道连商业规则都不懂?你有钱没钱是一回事,发不发工资又是另一回事。严格讲球员可以起诉他。但话说回来,这些球员没什么文化,不知道自身的权利要去维护,好像只有肇俊哲出来说几句,他是队长啊。辽足这帮小伙子其实相当不错,但受文化问题的限制,他们的视角很有限。有些人跟球迷吹胡子瞪眼行,他们不敢得罪俱乐部,这是官僚体制下的遗毒,在市场经济下也显形。
我说辽宁队就是把自己的一半人换成北京人都不行,没根儿啊。
冠城队是实德人的最大的败笔
说实话,我讨厌“实德系”这个称呼,这样的称呼没道理。在意大利,有许多经济上有关联的俱乐部,但人家一般都按游戏规则玩。我可能不知道内情,金德把实德赢了,外界说有猫腻,等实德把冠城赢了,还说有猫腻,你们还让不让人家活了?你要知道谎言说多了容易成真理的。
还是说球队吧。四川人有盆地文化的熏陶,排外的情绪比较激烈。你看看,除了当地人余东风挨骂的少点,哪个人没把他们喊过下课?徐弘就是怎么干也不能把冠城队弄明白。四川人还有个特点,他们讲义气,很血性,余东风是人家川足的袍哥老大,实德为什么不用。徐弘不明白,徐韬这个当哥哥的也应该弄明白啊。实德的最大的败笔是不应该把魏群、姚夏这样的人放走,这是最大的错误。他们这些当地球星在成都有相当大的号召力,魏群从父亲那辈在四川就有号,和这样的人较劲,我看是大连人在管理上的无能。魏群是有性格,但这个四川人是按理出牌的人,他总不至于像高峰那样难管理,他打架也是一个义字。大连人天真地以为换血重新干,那是他们对当地文化的不理解。高健斌、邹侑根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人,冠城把他们排除在外,不是败笔是什么?实德是个大财团,但对冠城的棋他们下臭了。
假如当初冠城能把真正的四川根子留下,他们现在的处境肯定要好得多。至少不会连赢球都挨骂。
深圳的成功是一个特例
有一个移民球队在当地活得很好,这个特例就是深圳队,原因很简单,深圳就是个移民城市啊。
李毅怎么样?和球迷闹得多僵,不管是食指还是中指,对球迷都是伤害,但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他进球,球迷照样鼓掌。要是换成李金羽在北京对球迷伸手指头,你想想,早翻天了。
有人说中国有一流的球迷,这话我不爱听。我先说外国的优秀的球迷吧,英国的米德尔斯堡降级的时候,很多球迷在唱歌,他们头上围着带有球队标志的红色头巾,因为什么,因为足球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是生活中很随意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喝杯水抽棵烟,有了也许不重要,但没有了是不行的。中国的球迷呢,赢了行,输了就骂,这样的球迷和日本、韩国的球迷比,能比吗?
主队情结对俱乐部来说太重要了,深圳队就是在这个生存空间下才有今天的待遇,换个城市,这个球队早垮了。
中国没有真正的金牌球市,湘潭的热闹也不会长久。
没有历史,足球就是个皮囊。 (作者:杜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