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令人畏惧的YOYO正慢慢丧失掉自己在甲A队员心目中刚刚建立起来的阵地。各队测试的成绩越来越好,YOYO的光环渐渐褪去,随之而来的是球员天下太平的宣言。 足协无疑会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发明变得不再脱离现实;俱乐部也会很高兴,因为进中超又少了一个障碍,当然最高兴的还是球员,YOYO一过,上岗无忧,模拟测试就如同定心丸。那么,越过YOYO,真的就万事大吉了吗? 光靠YOYO这么一个所谓的舶来品来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任何人都知道这是天方夜谭。YOYO只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特定环境下的一个代替品,它代替的是已经被证明为过时的12分钟体能测试。不管是重复中否定也好,否定中重复也罢,YOYO的出发点首先令人认同。世界杯上国足的脆弱体能,直接导致了三大战役的大溃败。足协从体能上抓起,尽管有避重就轻之嫌,但毕竟还是迈出了一步。 正是因为这点,来海南冬训的各支队伍,对YOYO基本上比较认可。但不少教练在谈到体测时,几乎都表达出对提高技术的渴望。“尽管体能很重要,但对足球来说,首先需要的还是技术,然后是意识,以后再是控球、传接、跑位。提高足球整体水平,起关键因素的不是体能,而是技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YOYO的标准放到欧洲是优秀运动员的平均水平,但甲A并非顶级的中远队却有信心全队都能通过,这样的对比显然说明了一个道理,体能远不是评价足球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 除了YOYO,我们还要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成为中国足球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心。足协似乎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如何提高球员的技术和技战术能力上来,而决不能用体能测试来粉饰太平和表明决心。技术足球,不应该放在嘴上。见习记者徐东海(本报博鳌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