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米卢在世界杯后淡出中国足坛时,中国足球的大讨论几乎将米卢彻底否认,由此,“三从一大”的思想在停滞了一段时间之后被重新调整为中国足球以后的重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此次国足选帅的目标人物就将与米卢存在天壤之别,在选帅组与阿里·哈恩的交流中,哈恩这样一句话彻底打动了中国足协,也最终得到了体育总局的批准,“球员在管理上要一视同仁,必须有严格的纪律性,要培养球员的求胜欲望,体能放在第一位!”可以看出,哈恩对足球的认识与将中国队第一次带入世界杯殿堂的南斯拉夫人米卢有着完全相反的看法。
在与中国足协的交流中,哈恩认为,“足球是一项以胜利为目的的集体竞技运动,因而,足球运动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求胜欲望。而中国队在世界杯上最缺乏的就是求胜欲望,世界杯是一个充分展示各自参赛国自身特点与求胜意念的舞台,像韩意之战,在0:1落后的情况下,希丁克居然派上了四五名前锋,最终拼垮了意大利队,显示了韩国队和希丁克对胜利强烈的追求,这是韩国队的真正可怕之处。球员的求胜欲望是完全可以培养、激发出来的,如果执教中国队,这是第一要求。”
关于技战术,哈恩作为一个欧洲拉丁派风格的教练,非常郑重地把体能放在第一位。“体能是足球运动的基础,缺了这个基础,谈不上任何技战术”,可以看出,哈恩在这一点的看法已经与中国足协不谋而合。哈恩还认为,“球员在场上的跑动节奏、变向和快慢交替变化是足球运动的关键,这是他执教中国队后要提升中国球员的主要所在。而结合球的训练是未来中国队训练的核心。”
哈恩特别强调中国队的管理要严格。在与选帅组接触时,哈恩曾问朱和元:“中国队中有罗纳尔多那样的球员么?”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哈恩明确表示:“那么所有球员在管理上就要一视同仁,不存在老队员与年轻队员,球星与一般球员之间的区别。”哈恩认为,一支球队要获得进步,就必须有严格的纪律性,这既包括平时的队伍日常管理,也包括比赛时的场上战术纪律。本报北京专电记者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