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变迁沾染时代痕迹 食用调料都特意从德国邮购 |
|
|
2003年7月18日09:59
东方体育日报
|
|
从砧板圆桌到自助餐厅,从品种单一到中西合璧,申花十年,俱乐部食堂的变迁也沾染着时代的痕迹。
1993年12月,江湾体育场正式成为申花俱乐部足球训练和活动基地。由于江湾体育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作为体育场使用,只作为球队的基地,再加上原来经费困难等原因,训练和生活条件确实都很差。由于体制的改变,体育场的工作人员大多抽回到了体育系统的其他部门,仅留用了两名原体委的退休人员,既负责门卫,又参与食堂的管理。然后再从社会上招了几名中年的下岗女工来负责食堂工作。
据申花球员回忆,当时的食堂是间破旧的大房子,四面通风,如果正值冬天,菜上来就冷。吃饭时大家围坐在一个巨大的砧板周围,有点像过去农村里吃大食堂。刚开始食堂里尚无一名像样的厨师,无奈只得由当时的领队张德发亲自动手,每天安排好第二天的伙食之后才能回家。据一些老队员回忆说,当时队里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30元,与今日相比当然是天壤之别。
如今,申花基地已乔迁至现在的康桥。食堂在硬件以及人员配备上比起江湾时代来说,有了全面的改进,完全是按照餐厅的标准。在设计上更是考虑周到,将餐厅与住宿部进行联体建造,显得极为方便。丰富的品种也让球员可以自由选择而不再为吃不到爱吃的菜而发愁。
但球员的饮食不能光吃口味,更应该讲究的是营养均衡。今年“五一”,吴金贵到阿尔贝茨的新家做客时,偶然发现阿尔贝茨的未婚妻米亚娜烹饪的牛排味道一流,于是便萌发了请她去申花基地为申花的大厨和所有队员授课的念头。因为“米氏牛排”中还需要一道特殊的调料,即便在上海也难以买到,于是乎,俱乐部便特意从德国邮购了一整箱的调料过来,足可以确保球员们吃上一整年。“一天到晚都是红烧大排,球员吃厌之后,又哪里来的营养准备训练和比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