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u首页 > 体育频道 > newshoo新闻
假球情结
2003年3月25日01:28  北国网-辽沈晚报
  姚广安

  “难道‘假球’真的那样有吸引力,让你们宁愿拒绝真实的精彩,而去享受莫须有的猜疑?”这是涅波在1999年——沈足崛起的那个赛季留给记者的一句话。

  当年中国足坛最流行的只有四个字:假球、黑哨。

  当年的沈足新帅涅波启用了一批年轻队员担纲,引进了有实力的新外援,和今天的沈足很相似。年轻的沈足既激情十足又起伏不定,于是他们在与强队交手时赢下了一些“不该赢”的比赛,也在与弱队遭遇时输了几场“不该输”的比赛,于是“假球”的帽子自然而然地戴到了沈足头上。在涅波看来,“拒绝真实而宁愿享受猜疑”似乎是东西方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

  2003年,甲A最后一年。假球未现,猜疑先起。第一轮,记者的搞笑聊天竟然弄假成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川足百万买陕足”。第二轮,卧薪尝胆的沈足爆冷强弩之末的连足,立刻又有人炮制了“实德预谋为川足送分”的言论,认为实德是故意输给沈足,进而为下一轮靠“惯性”继续输给同为“实德系”的四川队打下舆论基础,想像力可见一斑。不过,正如那句话所说的,第一个把女人比喻成鲜花的是天才,第N个这样比喻的只能是猪了。在炒作假球胜过比赛本身的今天,某媒体把这样的猜测堂而皇之地发了头版,已经无法激起人们的好奇心了,充其量是三流炒作。

  在假球和黑哨的浸润下成长了多年的足球舆论界已经养成了“假球情结”——习惯了用“假球”这样简单的方式解释一些他们看不懂的现象,而无意去寻找真实的根源。这样“趟浑水”式的思维方式让获胜的沈足觉得辛勤的努力受了亵渎;让本可以接受失败的实德众将生厌。

  反对假球,勿庸置疑。但最好别活在“怀疑一切”的“假球情结”里。记住涅波的观点:享受真实的精彩吧!

我来说两句 去相关俱乐部 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