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了近半年的国足选帅过程,昨天终于由选帅组负责人南勇和朱和元揭开了全部谜底。
半年中选帅组都在忙什么
从7月初到现在,选帅小组的工作进展分成了五大阶段。第一阶段从7月1日至7月26日,选帅小组草拟了工作方案和流程计划,并经足协主席办公会议审定。
第二阶段,7月底至9月15日,选帅组初定了一些候选者,并将他们的相关信息,汇总整理,确定了选取方向。
第三阶段,9月16日至11月16日,选帅组成员两次奔赴欧洲与9位候选者进行面对面交谈与沟通。
第四阶段,11月初至12月1日,选帅组进行了两次意见征求会,一次是足坛元老,一次是中国足协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这时选帅组提供的候选者范围已较为明确,在征求意见后呈交足协主席办公会议通过,上交体育总局领导审定。
第五阶段,12月中下旬,足协正式确定将荷兰人阿里·哈恩列为国足未来主帅的第一候选者,邀请他来北京,就执教合同进行详细地讨论。
国足新主帅为何选取欧洲
选帅组最终将选帅取向定位于欧洲的法国与荷兰,其理由有三条。第一,法、荷两国足球理论比较完善,其足球理念是国际足坛公认的先进理论流派;第二,法、荷两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均自成体系,与我们的需要接近;第三,法、荷两国足球风格属于典型的欧洲拉丁派,比较适应中国球员的身体特点,这一风格也是我国足坛公认的中国足球发展目标。
哈恩为何能最后胜出
选帅小组两次赴欧期间,共接触了9名候选者。选帅组把中国足协的一些要求和未来国足面临的一些课题,以提问的方式向9位候选者进行了提问,9位候选人都进行了回答,各有其特点和长处。朱和元透露,哈恩能最后胜出,就是因为他的综合条件得分最高。
哈恩受同胞希丁克在韩国执教大获成功的启示,对来华执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年8月,哈恩出任斯图加特踢球者俱乐部体育主管一职,不少人对他委身一支业余球队且不拿薪水的做法表示不理解。其实,当时哈恩的中方经纪人青岛吉荣体育经纪有限公司,得知足协确定国足新帅的标准后,于7月16日通知哈恩不要再寻找新工作,等待中国足协的挑选。这段时间,哈恩收到过一家埃及俱乐部的邀请,但为了能来中国,他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足协选帅组第二次欧洲之行与哈恩秘密接触了两次,留下了良好印象,并草签了合约。此后,中国足协为了能成功将哈恩“娶”到手,反复做工作,经过多方游说,这一纸具有冒险意味的执教合同终于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