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 是什么东西 YOYO 体测由一位丹麦体育博士发明,主要是模拟比赛中频繁出现的加速、减速、急停、转身等动作,在队员达到体能极限的时候对其进行测试。 具体标准如下:队员在20米距离内随着“嘟、嘟”的声音进行带有5秒间歇的两组折返跑,声音节奏不断加快,队员的测试速度也将从8速起步,直至提高到17速。当达到17速时已接近队员的体能极限。队员第一次跟不上速度将受警告一次,第二次则被取消测试资格。 海南集训的球队体测标准是3次通过17速;在昆明海埂集训的球队体测标准1次通过17速。 YOYO 诞生于欧洲的一位丹麦教练手中,就在它几乎已经在故乡消失时,中国足坛却在这个春天给了它一次重生的机会,只不过在飘扬过海,长途跋涉之后,Y OYO 却似乎成为了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科学和伪科学 Y OYO 的出现自然让人想起了两年前同样让中国球员谈虎色变的12分钟跑,当年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体能测试手段,曾经遭到广泛的质疑,其中缺乏科学的依据、与实战脱节成为了其被诟病的核心。所以在当中国足协推出Y OYO 这种体能测试时,就宣称这是在欧洲足球俱乐部中采用的一种科学的足球体能测试。有了“科学”这道护身符也使体能测试在销声匿迹两年后重新出现在中国足坛的舞台上。 此后包括勒鲁瓦、可可维奇在内的外籍教练也表示,Y OYO 测试的确在欧洲出现过。中远主帅勒鲁瓦也认为,相对于12分钟跑而言,Y OYO 作为体能测试更能够反映足球运动的特性。 但外籍教练对于Y OYO 的认同仅仅是将作为一种体能测试手段而言。申花的体能教练可可维奇就指出,Y OYO 在欧洲通常是在球队的恢复调整期,用以检测球员的状态,而从来没有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体测标准。中远主帅勒鲁瓦也表示,在欧洲,Y OYO 的测试结果只是一种供科学研究的参考数据。但当Y OYO 飘扬过海来到中国后,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决定一个球员能否参赛的体能标准。如果说Y OYO 在欧洲是一把丈量球员体能的标尺,那在中国Y OYO 却成为了一把决定生死的利剑。 落后的中国足球借鉴和学习足球发达地区的经验无可厚非,但在奉行“拿来主义”时,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是应该具有的态度。可当Y OYO 成为一种判断是非的标准,它作为一种测试手段和参考数据的作用也在无形中被忽视了,结果决定一切的使体能训练成为了目的,沈阳金德外籍体能教练卡洛斯告诉记者:“在欧洲,体能训练是俱乐部自家的事,根本不存在任何行政干预,中国足协制定的体测标准多少有些强人所难。”卡洛斯不仅在嘴上对于这种测试表示了不满,在训练时对这种方式置之不理,金德也是唯一一支在正式测试前没有进行内部自测的球队。而从Y OYO 政策出台之日起,外籍教练也成为炮轰Y OYO 的主要力量。 YOYO 在其诞生之地遭到的如此广泛的质疑足以证明,强制性的体能测试与科学与否完全没有关系。即使是在特别注重量化标准的欧洲,Y OYO 也没有成为一种检验的标准,而中国足协却把它作为判决球员能否参赛的强制性标准,手段和目的混淆使“科学”也只能成为了一件漂亮的外衣,从某种意义上说,Y OYO 和12分钟跑并没有本质上区别。无论它是来自于哪里,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体能测试一旦成为强制性的措施,就已经背离了足球运动自身的规律,科学更是无从谈起。这恐怕也是诸多外籍教练质疑Y OYO 这个老相识的根本原因。 严谨和模糊 足协在举起Y OYO 这把利剑时,恐怕没有想到会伤到自己。 从中远测试结果引起甲B球队的不满,到大连实德公然挑战执法裁判的权威,最终在辽宁波导测试时,甚至发生了4名裁判退出的事件。在海口进行的两天Y OYO 测试中,由于判罚引发的争议使体能测试几乎成为了一场闹剧。抢跑、犯规、对裁判的判罚置之不理,为了能顺路通过体能测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到底是在考体能还是在考规则”一位甲A教练在测试结束后甚至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就像当年的12分钟跑一样,既然Y OYO 成为了体能测试的一项标准,它也应该具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判罚尺度。12分钟跑虽然一直成为抨击的对象,但在判罚当中,达标与否,一条3200 米的“生死线”简单明了。这也使判罚当中的人为因素相对减少。但Y OYO 却因为其形式的相对复杂使得判罚成为了这次测试中最大的问题,由此引发的争议几乎使得海口的金鑫基地怨声四起,这恐怕是中国足协始料未及的。 在每个球队结束测试之后,最多的镜头就是教练和官员上前质疑当值的裁判,后来甚至出现了球员和裁判发生口角甚至辱骂裁判的现象。由于判断球员是否抢跑或者到达几乎完全依据现场裁判的判断,缺乏客观仪器设备的辅助,这也使得判罚缺乏一个能足够让人信服的量化标准,尺度的宽严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一项本该科学严谨的测试变得模糊不清,争议就在所难免。 其实造成如此之多争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一种测试手段,Y OYO 在欧洲原本就是参考的数据,结果从来没有成为一个判断的标准。而作为一种强制性体能测试的标准,Y OYO 由于在判罚上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本身就是一个先天不足的“怪胎”,其公正性遭到如此强烈的质疑也就不足为奇。 特派记者唐舸(本报海口今晨专电)
|